文档详情

普通话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全)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KB
约39页
文档ID:401242386
普通话测试用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全)_第1页
1/39

一般话与方言常用语法差别对照表1、本材料供一般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体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此外一种文献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一般话与方言语法差别的所有,并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代、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一般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 ,表达当a b两句体现的意思不同步,两句都是一般话的说法a=b方,表达a b两句体现的意思相似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一般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体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一般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对的的另一方面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某些相对前两者而言,一般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意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一般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

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一般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体现效果这里说的方言和一般话的差别,事实上重要是指在测试中体现出来的地方一般话(指处在方言向一般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原则一般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别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体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别重要表目前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重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别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互相渗入某些方言的句式或体现习惯,几种不同方言区也许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因此我们在做语法差别对比时,不以地辨别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方言中有某些句式,似乎和一般话同样,例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她好”,意思是“我没有她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由于一般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一般话中“我不比她好”涉及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她好”,二是“我和她同样”广西话“我不比她好”只能体现前一层意思,如果要体现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因此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干判断出正误来一、词  尾 一般话和各方言均有某些词尾,最常用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一般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用的是“子”尾,但一般话说“虾”,不带“子”,江苏诸多地方都说“虾子”。

与此相反,一般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一般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一般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一般话中的“来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来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尚有某些一般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一般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称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一般话用得多些我们说一般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一般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

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种眼儿 b、门上有一种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 一般话中,批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达“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某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 (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  量 福建等某些方言的称数法与一般话说法不大同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一般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她今年二十一岁 b、她今年二一岁 (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 (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尚有一种多月 b、距离考试尚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种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  (选对a* b c方)a、她审视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她审视了二百十三个方案 (选对a* b方)四、二与两 在一般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同样的,但是根据一般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某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一般话不同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a、她大概要两三个月才干回来 b、她大概要二三个月才干回来选对a* b方)  a、尚有二两油 b、尚有两两油 (选对a* b方)  a、下午两点多  b、下午二点多选对a* b方) a、我家住在二层 b、我家住在两层选对a* b方)  a、两个人的世界 b、二个人的世界选对a* b方) 五、给动词“给”在湖北、湖南等地常说成“把”,南昌话把“给”说成“到”,在构造上也有不同。

 a、把书给她b、把书把给她 c、把书把我选对a* b c方)  a、给我一本书  b、拿一本书到我  (选对a* b方) 六、能(善于)“能”在一般话里一种意思是表达“善于”,前边可以有限度副词“很”“非常”修饰有些方言区用“会”替代“能”,一般话“限度副词+会”也有“善于”的意义,因此在这种状况下“能”和“会”通用限度副词+不会”表达不善于,但“不能”的前面不可以用限度副词前面没有限度副词的“不会”和“不能”意义不同 a、她很能说  b、她很会说c、她很不会说话 d、她很不能说话选对a* b* c* d方)  a、妈妈很能干活 b、妈妈很会干活  c、妈妈很不会干活  d、妈妈很不能干活选对a* b* c* d方)  a、她不会不来一定会来) b、她不能不来一定要来) (选择a≠b* a=b方) 七、能(可以)“能”在一般话中,尚有“可以”的意思四川等地在句中动词的背面加“得”表达可以,也许做某种动作闽南方言也用“会”来表达可以、也许做某种动作 a、这凳子能坐三个人 b、这凳子坐得三个人 c、这凳子会坐得三个人  d、这凳子会坐三个人选对a* b c d方)  a、你能走吗?能走 b、你会走吗?会。

c、你走得不?走得选对a* a=b方 c方)  a、这条裤子你能穿 b、这条裤子你会穿c、这条裤子你穿得选对a* a=b方 c方)  a、开了刀,她笑都不能笑 b、开了刀,她笑都笑不得 (选对a* b方)  a、她伤好了,能走路了 b、她伤没好,不能走路c、她伤好了,会走路了 d、她伤没好,不会走路选对a* a=c方 b=d方)  a、可以看,不可以摸  b、会看得,不会摸得选对a* b方)  a、路太滑,我不能开快车  b、路太滑,我不敢开快车选择a≠b* a=b方)  a、她能听得懂 b、她会听得来c、她听会来 d、她能听得知 e、她晓得听 (选对a* b c d e方) 八、来、去 “来”“去”在一般话句子中均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实意动词,一种是意义虚化,在动词后只表达一咱趋向;但“来”“去”所示的趋向相反在某些方言区中常常在“去”之前衍生出一种“来”字有的动词后的“去”又说成“来”闽南话中“来去”尚有“将要”的意思,表达一种意向,指目前正开始行动 a、我正要吃饭去 b、我正要去吃饭  c、我来去吃饭 (选对a* b* c方)  a、我告诉她 b、我去告诉她  c、我来去告诉她选对a* b* c方)  a、我们逛街去。

 b、我们去逛街 c、我们来去逛街选对a* b* c方)  a、我们去问她 b、我们来问她 c、我们问她去  d、我们去问她来选对a≠b* “趋向不同”c* a=b方 d方)  a、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好吗?b、我们一起来去看电影好吗?(选对a* b方 九、起  来一般话里趋向动词“起来”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达动作或状态的开始,格式有“动词+起+宾语+来”,有时也可以说成“宾语+动词+起来”有些方言把“起来”放在宾语之后 a、下起雨来了 b、下雨起来了  (选对a* b方)  a、说起话来没个完 b、话说起来没个完  c、说话起来没个完选对a* b* c方) 十、形容词重叠  形容词在一般话中可以重叠,但单音节重叠一般要在背面加上“的”字,如“红”重叠为“红红的”但在湖北、浙江等某些方言里常常没有“的”有的方言里有三叠状态形容词及其重叠形式和某些方言中的表达法也不同此外要注意,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不再受限度副词的修饰  a、她的手洗得很白 b、她的手洗得白白c、她的手洗得白白白  (选对a* b c方)  a、她穿着谈红色衣服 b、她穿着浅红色衣服  c、她穿着红红的衣服一般话话“红红”是“很红”,闽南话“红红”是“有点儿红”) (选对a* b* c方)  a、血红血红的    b、血红红的  c、红蛮红的  d、红红哇的(选对a* b c d方)  a、冷冰冰 b、冰冰冷  c、冷冰哒 d、冰嘎  (选对a* b c d方) a、洁白洁白的b、雪洁白的 c、洁白白的(选对a* b c方) a、喷喷香 b、香喷喷 c、喷香香 (选对a* b* c方)  a、清清白白 b、清清白 c、清白清白  (选对a* b c方)  a、认认真真 b、认认真(选对a* b方) a、高快乐兴 b、高快乐(选对a* b方)  a、大大方方  b、大大方 c、大方大方 (选对a* b a≠c*) a、普一般通  b、普一般 (选对a* b方)十一、限度副词  一般话里“很、太、非常”等限度副词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表达动作、性状的限度,不能直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

有些方言(如四川话)里却常把“很”直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达限度有些方言虽然限度副词也可直接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但所用的是不同于一般话的方言副词,如“好、好好、忒、过、老、异”等 a、菜太老了,不能吃了  b、菜老很啰,吃不得啰选对a*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