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KB
约7页
文档ID:493317294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_第1页
1/7

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学具准备:学生:直尺一把(带刻度的,并且刻度要清晰) 硬币一枚(一分的)四、教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1毫米1)猜测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师: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交流师: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硬币,身份证,公交卡,十张纸)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5)练习 60毫米=( )厘米 120毫米=( )厘米 8厘米=( )毫米 教材自主练习第二题(6)小结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有什么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2.认识1分米1)猜测师: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师: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交流师: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

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巩固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小朋友的手长,粉笔盒的高度)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5)练习 60厘米=( )分米 120分米=( )厘米=( )毫米 100毫米=( )厘米=( )分米 课本自主练习第十题(6)小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思考一下分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有什么关系 3.认识1千米1)猜测师: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 (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 板书 1千米=1000米(3)举例体会师:同学们沿200米的跑道走5圈,体会1千米的距离有多远,并记录所用时间谁能说一说从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4)练习 1200分米=()米 5千米=()米 1千米=()米 1米=() 分米=()厘米=()毫米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5)小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思考一下千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有什么关系。

师: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设计意图:结合故事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感知---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长度单位概念的认识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自主练习第1题1)同桌交流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2.第2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 )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手势游戏的比划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猜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五、课堂小结、交流评价本节课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课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通过放手让学生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的实践活动,体会1毫米、1分米、1千米有多长,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形成长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自主练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反思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通过实际丈量使同学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反思自身的教学,有以下可取之处与缺乏之处我认为闪光点有:1.确立难点,重组教材利用故事线贯穿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2.借助多媒体的一些演示,使同学建立直观的表象如毫米的认识,我让同学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学习首先引导同学观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厘米,然后找一找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1毫米和1厘米是什么关系?再借助多媒体把1厘米长度放大,使同学能清晰地观察到:1厘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通过数一数得出1 cm =10 mm,形成毫米的概念3.通过用手比划长度单位的游戏,手脑并用,加深印象同学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学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要用手比划让同学仔细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通过动手比划,加深同学对毫米的印象。

改进之处:1.虽然准备了较多实物,以为同学很熟悉,就出现了一下,没有让同学摸一摸感知它们的长短2.1厘米的“一半”(中间的长线表示)就是5毫米,引导同学发现,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数3.画线段时应该演示,提醒同学注意画上端点,标上长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4.课件的取与舍,怎样少而精的用在点子上,课堂上如何不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张旭 峄城区古邵镇明德小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