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回顾,山东作为第二批高考改革省份,确定2017级高中学生实施新高考模式2020年,新高考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广大一线师生也终于有了切实的复习指挥棒,从雾里看花逐渐走向了云开日朗回看2020山东新高考,历史卷可圈可点试题立足立德树人,以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为导向,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考查,难度适中,具备较好的区分度,体现了很高的命题水准和较好的选拔功能其灵活创新的试题形式,颇受关注与好评,也给2021届毕业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了明确的导向高考考查的指挥棒,学科核心素养,新高考评价体系,,要将所认识的史实置于具 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查,对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用科学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全面客观认识,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核心思维,核心方法,核心理论,核心能力,核心价值观,,,,,,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立德树人,构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五大核心素养,一核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新高考评价体系,1、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育人导向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第7题劳动精神的教育、第10题积极参政和关心国事的引导、第17题少年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教育等 (2)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史、国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考查,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如第1题对孟子、韩非子思想的考查,第5题对黄宗羲思想的考查,第9题对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考查,第13题对苏联史的考查,第18题对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考查 (3)积极回应热点问题,选择反映时代主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通过历史关注现实,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如第2题体现了国家的基层治理,第3题考查古代国家制度,第4题体现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第5题体现关注民生,第6、11、18题体现社会变革与改造等 (4)突出素质教育评价,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发展要求,将审美情趣、健康理念、崇尚劳动等融入考查范围如第7题体现了崇尚劳动的精神2020年山东卷的特点,2.以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为中心 试题回避死记硬背的纯识记性考查方式,以灵活多样的材料创设情境,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
如第16题,以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为材料,侧重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力,并考查了考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解释能力;“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特点,第18题以一个村支书工作笔记的史料价值设问,突出了对考生史料实证能力的考查作答该题,需要考生将问题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进行说明,这就需要考生具备基本的时空观念;对材料史料价值的说明则需考生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客观叙述,这正是考查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现象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思维过程3.以对关键能力的考查为重点,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过程,包括辨识历史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和解读历史信息,这一思维过程当中还涉及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真伪等,要求考生运用概括、归纳等方法对试题素材所提供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山东卷几乎所有试题均体现了对该能力的考查 (2)“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指将历史问题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认识的技能和本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事物,并规范地阐述历史事物。
如第8、16、18、19(2)都明显体现了对该能力的考查 (3)“高考试题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综合运用历史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和独立提出历史观点试题共四道大题,几乎都是开放或半开放类型,均能显著体现对该能力的考查这也是本套试题最大的一个变化4.以对必备知识的考查为基础,体现了考查的基础性 试题所考查的必备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基本史事为主的陈述性知识,例如,诸子百家、王安石变法、国民革命运动、启蒙思想、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等,都是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线索,都是考生熟知的主干知识二是基本的历史学科理论、方法、技能和观念等程序性知识,如第16题要求考生提取历史地图中的有效信息去判断其历史时期,考查了考生基本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时空观念等;第18题要求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其史料价值,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史料和史料价值判断等基本理论知识5.延续了全国卷及山东省自主命题情境类命题的灵活性,并有创新 无情境不命题,所有试题均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材料创设情境,新颖活泼,体现了浓浓的历史味选择题中出现了两个表格、两幅地图、一幅图表、一幅曲线图材料,全面考查了考生对不同形式材料的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
四道非选择题更是运用了形式、风格各异的材料创设了情境,特别是第18、19两题在情境创设和题目设计上令人耳目一新考生对今年历史试题褒贬不一,是高考科目中反映最激烈的,他们大多认为试题难度偏大,试题形式变化较大,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其实,这正说明我们的复习备考还没有完全适应高考改革的步伐与教材渐行渐远的考查方式恰恰体现了高考是对学科能力的考查而非知识记忆的考查 ,考生们手足无措的慌乱应对则暴露了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做法与高考要求的些许脱节 2020年高考,我校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山东省高考状元出自我校,在全省特招线比去年自招线计划减少近8000人的情况下,我校1353名普通考生特招线(重本)上线1027人;700分以上2人,690分以上5人,680分以上12人全省前10名2人,全省前50名3人,全省前100名4人 6选3科目全省A率为3%,我校历史学科的A率高达22.06%!,一轮夯基础,一、未雨绸缪,早做规划部署,在教学部统一部署下,借鉴上届高三的复习方案,2019年4月份即开始商讨、制订一轮复习计划,精打细算,周密部署,对高三总复习提早规划,多次讨论修订后,定稿上交,展示交流做到复习方略了然于胸,操作路径烂熟于心,任务分工明确细致。
早动手,早打算,抓住高三复习备考的主动权二、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明确复习方向,及早订购2017版新课标及课标解读,人手一套,认真学习领会,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交流提高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学科双向细目表,并印发给学生,细化考点,扫雷式复习排查,销号落实,指导复习,同时,也作为老师命题考练的依据,考练不留盲点握住高考指挥棒,是做好复习备考的首要环节三、反复研做真题,探索高考规律,在认真研究近年全国卷高考真题的基础上,每人写出研究报告,交流展示共享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研究 张伟 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遵循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积极追求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目的,全面落实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内容,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历史试题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强调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继承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传统命题风格,突出“问题意识 ,着重考查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 一、试卷结构稳中有变 从通史角度分析,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重,与2017、2018年相比,中国古代史考查比重有所下降,中国近现代史明显增加,世界史略有下降,基本保持了“三分天下”的态势。
这体现了“厚今薄古”的观念和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的考查 从专题模块角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考查内容所占比重,体现三个突出特点:第一,突出了综合性,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相互交织第二,延续了近年命题特点,经济史保持较高的考查比重,其中卷经济史的考查比重和去年一样,仍然超过政治、文化的总和第三,与2017、2018年相比,文化史的考查比重明显增加,尤其是卷文化史的比重超过历年各卷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孙秀英 2019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注重历史关键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贴近现实,注重培养考生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一、试卷特点 2019年高考全国卷的历史试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紧扣历史学科高考的四大考核目标 2016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有四大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四大目标是按照学生答题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2019年高考特别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说明和表达结论这些方面的考查表现得最为明显 2.突出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把发现问题置于能力要求的首位,这是因为发现问题是一切能力的前提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体现在图表类试题上在全国卷中有2个图表,28题和41题,图表题不仅增加卷面的活跃感,更是增加了试题的信息量,加强了对考生发现问,高考题研究心得 李炳芹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 一、探索“四层”考查内容与素质教育要义 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如文科综合全国卷第27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主干知识;第32题考查人文主义思想注重人的价值的思想特点,强调了对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如对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文科综合全国卷第45题将日本中下级武士的命运置于明治维新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要求考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对历史探究能力的考查,如文科综合全国卷第42题考查批判性思维,要求考生独立提出历史见解,对已有历史认识进行审辨式思考立足高考真题,才能准确把脉复习方向,指导学生备考四、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捆绑评价,团队优先的评价方式把备课组所有成员变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也让每周两次集体备课卓有成效,固定周一、周五,领导包靠,着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求真务实 主要任务包括:拟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确定主题主线,提炼重点难点;梳理知识要点,整合知识结构;构思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精选例题习题,编制考练试卷等 备课组做到所有教学资料统一,集思广益,集备完善后共享使用一个和谐团结、无私协作的团队是搞好学科教学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五、加强课型研究,讲好每周一课,根据学部要求,每周由一位教师主讲一节研究课,集体研讨评议,取长补短讲课老师认真对待,用心备课;听评课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借助周研究课不断改进、完善高三复习的几种基本课型,尤其是知识梳理课和习题讲评课,围绕提高课堂效率做文章教研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保障,不断切磋,精益求精才能日精日进六、抓好前3后5,提高课堂效率,压缩老师讲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