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肖邦故园》导学案3

1810****63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73KB
约14页
文档ID:211052483
《肖邦故园》导学案3_第1页
1/14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肖邦故园》导学案3 《肖邦故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肖邦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的意图 2.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步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祖国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文本结构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设计】 课 前 预 习 一、关于肖邦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肖邦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对于波兰的意义非同一般,他的头像被印在波兰纸币上,他是波兰民族精神的象征,现在他的故居也成为了波兰人们朝拜的圣地以及每一个去华沙的游客必去瞻仰的景观 二、语言训练 1.词语抄写积累 马厩 掳掠 富丽堂皇 养尊处优 庇护 夙愿 通衢大道 不容置疑 烙印 荒诞不经 瘠薄 粉妆玉琢 缱绻 命途多舛 浮想联翩 坚韧 坚忍 寥寥无几 有条不紊 婆娑 玲珑剔透 雪橇 2.给下列加点的子注音 马厩( )夙愿( ) 通衢大道( ) 茕茕孑立 ( )( ) 瘠薄( ) 缱绻 ( )( ) 命运多舛( ) 天籁( ) 簌簌( ) 3.词语解释 养尊处优 夙愿 茕茕孑立 缱绻 命途多舛 经年 荒诞不经 4.选词填空 ①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 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

简朴 俭朴) ②它也 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 (渡过 度过) ③它一直保留了下来,不意竟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 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享有 享受) ④他的作品 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 的组成部分不仅 而且 / 既 又 )(不容置疑不容置喙) ⑤但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一起 故里 (探望 看望) ⑥甚至在他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 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专程 专诚) ⑦人们有时会由于事情多,工作忙,任务完成得 ,或由于一些打算落空而发愁;有时又会在频繁的工作中碰到某些 从事或令人不安的现象,因而思想上产生了疑虑 (不尽人意 不尽如人意 草率 轻率) 文 本 探究 (提示;下面的问题尽量用文本原句简要回答,以训练信息筛选能力) 1.肖邦故园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2.肖邦故园有哪些特点?它与肖邦的音乐创作有哪些联系? 3.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系? 4.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其音乐结合起来的?(请按照示例填表)并思考将两者结合起来写有什么作用?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景 物 嫩黄色的栗树新叶 引发 联想 所用 修辞 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比喻) 呈现 音乐 特征 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5.人们为什么会怀着景仰的心情,来朝拜肖邦故居这座圣地? 6.为什么不以肖邦故居为题? 达 标 检 测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厩(j) 窒息(zh) 灰烬(jn) 掳掠(lǔ) B庇护(b) 厄运() 夙愿(sh) 通衢(q) C陶冶(yě) 烙印(lo) 瘠薄(j) 缱绻(quǎn) D瞻仰(zhān) 排筏(f) 婆娑(shā) 雪橇(qio) 2.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厩(ji) 夙(s)愿 通衢(q)大道 养尊处(ch)优 B.缱绻(juǎn) 瘠薄(jb) 命运多舛(chuǎn) 茕茕(qing)孑立 C.簌簌(s) 栗(l)树 玲珑剔(tī)透 树影婆娑(suō) D.陶冶(yě) 树冠(gun) 令人窒(zh)息 有条不紊(wěn) ★解析:A 养尊处优(chǔ) B 缱绻(quǎn) D 树冠(guān) 答案: C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府第 草垛 依稀 简仆 富丽堂皇 B.苍桑 伶仃 踱步 狐裘 不容质疑 C.隐敝 渊源 蕴藏 覆盖 茕茕孑立 D.招摇 目睹 蔚蓝 宛如 荒诞不经 ★解析:沧桑 不容置疑 答案: B 4.在下列句中的空格里填入虚词,恰当的一组是( ) 肖邦,这个欧洲文化的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 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 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A.不仅 而且 又是 因此 B.不仅 更是 所以 因此 C.既然 也 还是 所以 D.因为 所以 又是 因此 ★解析: 注意关联词语的搭配 答案:A 5.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它曾经是个相当热闹的处所,斯卡尔贝克家族在这儿 了一座宫殿式的府第 (2)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 的联系 (3)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 (4)绚丽的大都会风光, 的旅行,丰富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 A.修建 密切 远征 频繁 B.建造 紧密 远征 繁杂 C.修建 密切 征程 频繁 D.建造 紧密 征程 繁杂 ★解析:修建:(土木工程)施工建造:建筑;修建密切:关系近;仔细紧密:十分密切、不可分隔;多而连续不断远征: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征程:远行的路途;行程频繁:多繁杂:多而杂乱 答案: A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B.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C.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D.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荒诞不经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解析: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答案: D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B.因此,可以说,此时的肖邦,眼前浮现了故乡的景色和多半是在这儿第一次听见过的歌 C.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 D.到了肖邦之家,会确信,而且亲眼见到,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

★解析:A 分句间关系颠倒 B “眼前浮现……歌”搭配不当 D 缺主语 答案:C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 B.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 C.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D.他在信中写道:“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解析: 句号应置于引号里面 答案:D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