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单元设计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2.50KB
约5页
文档ID:90118239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单元设计_第1页
1/5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honguaminzu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共4课时,课内3课时,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是八年级上册民族解放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包括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抗日战争的胜利”四个方面本单元共分三个专题,专题一:难忘九一八;专题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专题三:血肉筑长城这三个专题,分别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中体现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中共七大的召开和它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台儿庄和百团大战、中共七表大等重大历史事件 ,能完成历史事件分析表, 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并完成一份宣传抗战知识的演示文稿本单元的难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以史为鉴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军民抗日的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究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发探究,学生自主发言,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 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为基本原则,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发现并探究抗战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牢记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产生对侵略者的憎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结合目前中日问题,使学生形成对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对应课标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视线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4.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5.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主题单元问题设计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提出问题:1、为什么说这时候“中国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是指什么?这一“新的长城”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能形成?3、在抗日战场上,我们是怎样“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最终的结果如何?4、这场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什么?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极力掩盖罪行、美化侵略,你能列举他们的一些行径吗?针对日本右翼势力的行径,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办?专题划分专题一:难忘九一八; (1课时)专题二: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课时)专题三:血肉筑长城; (1课时)其中,“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难忘九一八 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专题问题设计1、为什么日本会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2、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3、中国人民展开了哪些局部性的抗战?4、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兵变?5、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1、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2、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音频材料《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和《九一八小调》3、文字材料:记者专访资料、小辩论家资料4、相关网站: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 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1、[视频]九一八事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南蛮铁路柳条湖一段过程: 2、探究一:为什么日本会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出示历史资料,学生小组探究,学会“论从史出”3、歌曲《九一八小调》从歌词中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并引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4、秘密档案明确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5、探究二: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攘外必先安内”的指导思想第二篇章 民之坚强——局部抗战1、《九一八小调》引出第二部分2、根据歌词结合课本,找出哪两部分组织展开局部抗战3、补充杨靖宇的英雄故事,学习英雄精神4、了解日本将侵略矛头又指向华北,中共此时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5.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第三篇章 族之大幸——西安事变[视频]西安事变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时间:1936年12月12日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经过:兵谏局势:小记者:采访社会各界人士 小辩论:杀蒋还是放蒋?结果:和平解决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探究三: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完成四、你掌握了吗?完成课件的两个表格,巩固本课重点内容五、课堂练习六、联系实际、谈论感受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赵薇日本国旗事件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引导他们明白“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七、教师寄语: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有义务告诉你们这段历史,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有责任知道这段历史!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这节课,你们会明白为什么每年的 九月十八日这一天,防空警报会响彻整个中华大地!希望你们牢记这一天,珍惜现在,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评价要点精神状态1.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

2.学生精神饱满、坐立端正、表情自然、脸带微笑3.学生的发言响亮、清晰4.学生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程度1.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长(>70%),投身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之中2.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3. 学生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4.积极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分工明确,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且能够确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认识参与效果1、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准确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学会运用材料分析、归纳、评价历史现象,多角度学习,把握历史3、语言表述流畅、清晰,富有感染力4、积极承担分配任务,参与小组学习讨论,态度认真,合作意识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