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分类整理(一)精神1 .民族精神的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 .改革创新精神的表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3 .创新精神的表现: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 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 怀二)核心、中心1 .坚持创新开展,必须摆在国家开展全局核心位置的是创新2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3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4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5 .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6 .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平安、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先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 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基本保障7 .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8 .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9 .宪法的核心价值: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10 .人类追求的水恒主题,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11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12 .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14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即“一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5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6 .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三)目的、目标1 .近代以来,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2 .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4 .开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5 .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6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7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开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 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开展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 .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国策、政策、制度、方针、战略、方略1 .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男女平等、珍惜和保护土 地等2 .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那么;坚持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3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①国有经济一一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政策:巩固和开展)②集体经济一一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政策:鼓励、指导和帮助)③非公有制经济一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政策:鼓励、支持、引导)7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 .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9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0 .我国的开展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开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 调开展战略,可持续开展战略,军民融合战略等11 ,区域开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开展战略、东部率 先开展战略12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13 .走绿色、循环、低碳开展之路坚持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换发用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 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开展五)最、全、集中、首先、第一、一切1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2 .引领开展的第一动力:创新3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兴旺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4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广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5 .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制度: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6 .促进开展放在首位的是提升开展质量7 .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8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 .建设法治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厉行法治10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11 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12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13 .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泰民安14 .实现国家统一的最正确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6 .世界上最大的开展中国家:中国17 .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19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20 .最刚性的社会规那么:法律21 .人们行为的底线:不违法22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23 .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犯罪24 .在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利益25 .人民利益的集中表达:国家利益2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 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27 .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平安28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29 .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39 .无诊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学有学习40 .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宪法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42 .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43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领导一切的是中国共产党44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45 .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贫穷46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47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48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49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0 .我国最局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51 .我国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52 .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53 .我国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54 .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55 .接纳自己就要接纳自己的全部56 .在金钱、权势等外在的东西面前高于一切的是生命价值57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58 .社会生活中,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59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60 .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的是网络保护61 .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方针: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 并蓄62 .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63 .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减贫行动六)基本、基础、基石1 .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那么:依法行政2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3 .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利谐之本:民生4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5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的原那么6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那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7 .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平安8 .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9 .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 多样性10 .实现文化创新与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11 .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从事一定的职业12 .网络生活的基本准那么:恪守道德、遵守法律13 .社会关系的基石,人际和谐的基础:道德14 .民法的一项基本原那么:老实信用15 .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6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那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7 .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8 .为个人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国家和民族未来:教育19 .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0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1 .宪法规定的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 .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23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24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 层群众自治制度25 .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 制经济26 .我国正在实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27 .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28 .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那么之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9 .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分性30 .我国的基本国情: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1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2 .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33 .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34 .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35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3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开展基层民主七)根本1 .开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2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3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共同富裕4 .国家的根本法、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5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完成祖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