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电探测器主要利用哪些物理效应?哪些属于外光电效应?哪些属于内光电效应?,§4.1 光电探测器的物理效应 凡是把光辐射量转换为电量的光探测器,都称为光电探测器 光电转换的实现主要是利用物理效应: 光子效应 光热效应 光电磁效应 在每一类中又分为若干细目,详细分类见讲义表4-1光子效应分类:① 外光电效应: 光电发射效应② 内光电效应: 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 光电磁效应2.何为光子效应?其物理实质、特点及分类是什么?利用光子效应制作的探测器有哪些?,1 光子效应 定 义:单光子对产生的光电子起直接作用的光电效应 物理实质: 光子直接引起原子或分子的内部电子状态的改变 光子效应的特点: ① 光子能量大小, 直接影响内部电子状态改变的大小;② 光子能量为hυ,光子效应对光波频率表现出选择性;③ 在光子直接与电子作用下,响应速度一般较快探测器见书106页表,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像增强管,光导管或光敏电阻,光电池,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肖特基势垒光电二极管,光电磁探测器,光子牵引探测器,3.何为光电发射效应?其数学表达式及物理意义是什么?光电发射效应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利用光电发射效应制作的探测器有哪些?,(1)光电发射效应(外光电效应) ①定义:在光照下,物体向表面的外空间发射电子(光 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发射效应。
②数字表达式:著名爱因斯坦方程描述了光电发射效应. 或 其中: :电子离开发射体表面时的动能, m:电子质量, :电子离开时的速度, :光子能量, :光电发射体的功函数(逸出功),从材料表面 逸出时所需的最低能量③爱因斯坦方程的物理意义: 如果发射体内的电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 发射体功函数的值, > 电子就能以相应的速度从发射体表面逸出④ 光电子发射效应产生的条件 式中: 〉: 表示电子逸出表面的速度大于零; = : 表示电子以零速度逸出,即静止在发射 表面上; :产生光电发射的入射光波的截止频率 如用波长表示,则为:,,,,,,,,,,,,,,,因为: , -- 产生光电发射的入射光截止波长 (普朗克常数) 所以:可见: 小的发射体,需要 大的光辐射产生光电发射; 大的发射体,需要 小的光辐射产生光电发射。
探测器:光电管,4.何为光电导效应?利用光电导效应制作的探测器有哪些?,(2)内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物体时,光电子不逸出体外的光电效应 ① 光电导效应 光电导效应只发生在半导体材料中,金属没有光电导效应 * 金属导电:由于金属原子形成晶体时,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的浓度 n==常数,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 半 导 体:在 0oK 温度时,导电载流子浓度== 0; 在 > 0oK 温度时,由于热激发产生载流子(电子、 空穴),在扩散过程中又受到复合作用而消失在热平衡条件下,单位时间内: 热生载流子产生数目===因复合而消失的数目 因此,在热平衡下,导带和价带维持着一定数目的电子和空 穴浓度,它们的平均寿命分别表示为: 和 在外电场 E 作用下,载流子产生漂移运动,载流子的迁移 速率μ定义如下: 式中:V--外加电压;L--半导体的长度;υ--漂移速度因为载流子的漂移运动效果用半导体的电导率描述,所以:定义半导体的电导率: 半导体的截面积是A,则其电导G(热平衡暗电导)为: 所以半导体的暗电阻为: 若入射光波长满足如下条件: 本征半导体 掺杂半导体,,,,,,,,,,,,,,则光子在半导体中激发出新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 即在原来热平衡载流子浓度值上,增加了Δn、Δp, 称其为非平衡载流子,亦称为光生载流子。
显然,在无光照射时,常温下的样品具有一定的热 激发载流子浓度,因而样品具有一定的暗电导率,其表 达式为: 光照射后,产生光生载流子,则光照稳定情况下的 电导率为:,,,,,,,∴ 光电导率为: ∴ 光电导则为 : 上式也可变为: N型杂质 P 型杂质,,,,,,,对本征情况,如果: 式中: N --光辐射每秒钟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目, AL --半导体体积 , , ---电子和空穴的平均寿命 所以,本征光电导为: 其中:eN---光辐射每秒钟激发的电荷量 由于光电导的增益ΔG,使外回路产生电流增益Δi: 式中V是外电压从上式可见,电流增量Δi并不等于每秒钟激光发射的电荷量eN,于是定义: M -- 光电导体的电流增益 对n型半导体: ——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渡越半导体长度 L 所 花费的时间,称为渡越时间。
当 时,M >1,就有电流增益效果探测器:光导管或光敏电阻,5.何为光伏效应(结合pn结图示说明)?请画图说明短路光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并推导出其数学表达式②光伏效应 光电导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体效应, 光伏效应则是半导体材料的“结”效应 实现光伏效应需要有内部电势垒,当照射光激发出电子空穴对时,电势垒的内建电场将把电子—空穴对分开,从而在势垒两侧形成电荷堆积,形成光生伏特效应 由于所用材料不同,内部电势垒可以是:半导体p-n结势垒,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的肖特基势垒,以及异质结势垒等等 本节主要讨论 p-n 结的光伏效应的原理p-n结的特性 * 在零偏状态下 n 型材料中, , p型材料中, ; 在 p-n 结处,空穴向 n 区、电子向 p 区扩散运动;p 区留下带负电的电离受主,n 区留下带正电的电离施主; 正负粒子在结区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称为耗尽区;区内存在一电场为内建电建,方向由 n 到 p; 在内建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出现漂移运动,电子由p到n区,空穴由n到p区; 漂移运动方向与扩散运动方向相反,在结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内建电场; 此时没有静电流流过pn结。
P-n结两端无电压,为零偏状态 在正偏状态下: 由于耗尽区的电阻远比体电阻大,外加电压V几乎全部降落在耗尽层上,势垒高度降低到 ,空间电荷变窄扩散与漂移的关系被破坏,扩散电流增加,外加电路中形成正向电流,能级图如图所示 在反偏状态下: 当p-n结反向偏置时,施加的电压方向与自建电场的方向相同,势垒高度增加( ),空间电荷区增宽扩散与漂移的关系被破坏,漂移电流占主导地位,能级图如下所示 无光照的 PN 结伏安特性曲线: 在无光照时,p-n 结的伏安特性为:式中: ---暗电流, ---反向饱和电流, u ---结端偏置电压, e ---电子电荷量, ---波尔兹曼常数, T ---绝对温度 光伏效应: 在零偏时,若照射光的波长满足: ----零偏时p-n结的自建电场强度 设: 光由p区入射,在p区激发出电子空穴对 因光生空穴对 p 区空穴浓度影响小,光生电子对 p 区电子浓度的影响大,则从 p 区表面向 p 区内自然形成电子扩散趋势。
若 p 区的厚度小于电子的扩散长度,则大部分光生电子都能扩散进入 p-n 结 一旦电子进入 p-n 结,就立刻被内电场 扫向 n 区 这样,光生电子—空穴对就被内电场分离出来,空穴留在 p 区,电子通过扩散流向 n 区此时,用电压表就能量出 p 区正,n 区负的开路电压 光照零偏 p-n 结产生开路电压的效应,称为光生伏特效应如果用理想电流表接通p-n结,则有电流通过,称为短路光电流: (p-n结的零偏电阻) 如图所示为p-n结的 伏安特性曲线与光电二 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由曲线可以看出: 光照零偏p-n结,产生开路光电压(光电池工作原理), 光照反偏p-n结,有光电流(结型光电探测器工作原理),,,1.光电转换原理 p-n 结光伏探测器的典型结构及作用原理如图所示 假定: * 光生电子-空穴对在 p-n结的结区---耗尽区内产生 * 内电场Ei的作用,电子向n区、空穴向P区漂移运动, * 光伏探测器两端被短路,被内电场分离的电子和空穴就在外 回路中形成电流 ,称为短路光电流 。
6.请画出pn结光伏探测器的等效电路图,并写出光照下pn结的电流方程,画出其伏安特性曲线,并说明该曲线的特点,请说明利用光伏效应制作的探测器有哪些,分别工作在伏安特性曲线图中的那个区域?,§4.5 光伏探测器 光伏探测器与光电导探测器相比较,主要区别:① 产生光电变换的部位不同 光电导探测器是均值型,光照任何部分电导都增大; 光伏探测器是结型,只有结区附近光产生光伏效应.② 光电导探测器没有极性,工作必须外加偏压; 光伏探测器有正负极,不需外电压也进行光电转换.,③ 光电导探测器主要依赖于非平衡载流子的多子产生复 合运动,弛豫时间长,响应速度慢,频率响应性能较 差 光伏探测器主要依赖于结区非平衡载流子中的少子漂 移运动,弛豫时间较小,响应速度快,频率响应时间 特性好 相同点: 都是利用内光电效应1.光电转换原理 p-n 结光伏探测器的典型结构及作用原理如图所示 假定: * 光生电子-空穴对在 p-n结的结区---耗尽区内产生 * 内电场Ei的作用,电子向n区、空穴向P区漂移运动, * 光伏探测器两端被短路,被内电场分离的电子和空穴就在外 回路中形成电流 ,称为短路光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