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古人喜欢写食谱 想要烹调出美食,务必要懂得烹调之道,于是,就有了食谱,食谱里说的就是烹调之道可以说,食谱是烹调之道的集大成者 尤其是在古代,大量文人既有过人的才华,也热爱美食,于是,大量文人就在品尝美食的同时,热爱动笔写下阐述美食的烹调之道的食谱 南朝时期的浙江余姚人虞宗就是一位热爱美食的文人虞宗做官的时候,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虞宗对答如流,皇帝听得喜不自胜,就重赏了虞宗虞宗写的《食珍录》就是一本很不错的食谱《食珍录》里记载有六朝帝王和名门之家的贵重食谱,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等 北宋文人陶谷写的《清异录》记述的是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趣闻轶事,其中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是食谱,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还要多《清异录》中记载的隋朝的《谢讽食经》、唐朝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谱《烧尾食单》是当时韦巨源升官之后请皇帝吃的一顿饭,其中包括了用羊骨脂拌的小牛肉香肠,叫做“通花软牛肠”,还有用蟹黄蟹膏蟹肉制成的切开呈现黄白相间的煎糕,名为“金银夹花平截”,以及用鱼白和各种河鲜蒸的鸡蛋羹,名为“凤凰胎”,用烤熟的羊舌和鹿舌堆砌的烤味拼盘,叫做“升平炙”,用羊脂炖的甲鱼,叫做“遍地锦装鳖”,用上好糟驴肉和其他肉食一起蒸的一个锅,叫做“暖寒花酿驴蒸”。
这些菜品看着都不错,只是做起来太麻烦,比起味道来,更多的是在讲排场 《食经》是隋朝文人谢讽写的一本食谱,记载了南北朝、隋朝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北齐武成王生羊脍”、“越国公碎金饭”、“虞公断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华饭”、“千金碎香饼”、“乾炙满天星含浆饼”、“撮高巧装坛样饼”等食谱,分外精致 宋朝陈达叟写的《本心斋食谱》记载了蔬食二十品类,有菜羹、韭菜、山药、笋、藕、绿豆粉丝、水引蝴蝶面、水团、白米饭等食谱每类食谱后面都有简括为十六字的赞语,还有小引说明其做法,如“水团”的做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其赞语是“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生动高贵 《山家清供》是南宋时期的文人林洪写的一本食谱,以素食为主,包括当时流传的104种食品《山家清供》就是山家野饭的意思,也就是山居家庭待客用的清淡饮馔这本食谱虽以素食为主,但是也有少量的荤菜,如饭、羹、汤、饼、粥、糕、脯、肉、鸡、鱼、蟹等,选料大多是家蔬、野菜、花果、粮米,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平常,烹饪方法奇异,大量菜肴别出心裁。
而且,这本食谱中有不少是用中草药加工制配的食疗饮馔,如“萝菔面”、“麦门冬煎”等 元朝文人忽思慧写的《饮膳刚要》是一部融合蒙汉两族饮食文化的食谱,这本食谱寓养生治病于日常饮食,是古代食疗专著之一,除了阐述各种美食的烹调方法外,更提防阐述其性味与补益作用,即提防饮食与养分的关系,这是别的一般食谱中所没有的《饮膳刚要》里记载了狼肉汤、熊肉羹之类的珍馐,这个约莫是难以做出来的,就算蒙古人真的粗豪到要吃狼肉熊肉,那些野兽的皮肉也不是用来做汤羹的料《饮膳刚要》所列举的一盆小菜所用的食材往往是羊蹄20个、猪头2个、羊头5个、鲤鱼10条、肥鸡5个、姜葱各1斤,搭配和数量实在令人咋舌 元朝文人贾铭写的《饮食须知》也是一本不错的食谱贾铭生于南宋,曾在元朝任官职,卒于明初,历经三朝,活了106岁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贾铭的饮食养生之道很感兴趣,问他保养之法,他回复道:关键在于饮食随后,贾铭以他写的《饮食须知》进呈朱元璋御览,朱元璋大为赞美《饮食须知》全书八卷,第一卷水类30种,火类6种;其次卷谷类50种;第三卷菜类86种;第四卷果类59种;第五卷味类33种;第六卷鱼类65种;第七卷禽类34种;第八卷兽类40种。
另附几类食物有毒、解毒、珍藏之法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是元朝无锡文人倪瓒写的一部反映元朝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食谱书中搜集食谱五十多种,都以菜品命题,逐条而记,除记述原料、配料外,都说明烹饪方法这本食谱中有不少食谱都很精致,如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更加是“烧鹅”的食谱,清朝出名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加以录用,并改用倪瓒之号题名为“云林鹤”倪瓒写的是真有水准的菜谱,《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写了好多精致而朴实的太湖菜,现代还有好多菜式源自这本菜谱倪瓒切实是懂得厨艺的,写的食谱也实在,很值得一读 元朝无名氏写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一本家庭食谱,共收录了四百多种饮料、调料、乳制品、蔬菜、荤菜、糕点、面食、素食的做法,颇有影响后来成书的《多能鄙事》、《饮馔服食笺》中,转录了此书中大量食谱 元末明初的文人韩奕写的《易牙遗意》这本食谱托名齐桓公时的名厨易牙,称为《易牙遗意》,是仿古代食经之作全书分为脯、蔬菜、糕饵、汤饼等十二类,共记载了150多种调料、饮料、糕饼、面点、菜肴、蜜饯、食药的做法,浓淡适合,适应面广,做法简明,一看就会而且,这本食谱还收录了“火肉(火腿)”的熏制法,别具特色。
《多能鄙事》是明朝刘基(字伯温)写的一本食谱,内容都是强调切合民生实用的,还有老人食疗的食谱,专述老年保健饮食 袁枚的《随园食单》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袁枚的文字很美丽,食谱很有江南风情,所以,《随园食单》这本食谱写得浪漫而且条理明显,读起来感觉很惬意 清朝的大文人李渔的《闲情偶寄》中的饮馔篇也是不错的食谱,表达的是清淡、自然、讲究悲悯的饮食观,提倡清淡饮食李渔觉得“肉食者鄙”,“脍不如肉,肉不如蔬”,所以,食物是越简朴越好,口味也是越本真越好李渔最热爱笋,其次是菌菇,另外,李渔最爱吃的荤食是蟹 《醒园录》是清朝李化楠撰写、其子李调元整理的一本食谱,因李家有“醒园”,故取名《醒园录》这本食谱共记载了一百二十多种关于调料、美食的做法,所收菜点以江南风味为主,也有四川风味 不过,让人可惜的是,古代的食谱大多都不是厨师写的,而是文人的作品,有的食谱确实写得很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却有着种种不便 古代文人写的食谱大多都是雅得不行,不过,有时候某种食谱到底用了什么油盐酱醋做的,却没有说明白,这理应不是古代文人有意这样写,而是古代文人往往根本就没下过厨,因此,古代文人写的食谱中的烹调之道大多是纸上谈兵,读起来很美,假设照着去做,做出来的未必是美味。
(责任编辑:武学沪)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