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应城盐业项目投资分析简报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6KB
约20页
文档ID:49643264
湖北应城盐业项目投资分析简报_第1页
1/20

湖北应城市盐业项目投资湖北应城市盐业项目投资分析简报分析简报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行业分析行业分析.1一、行业供求分析 1(一)历史和现状1(二)主要影响因素2(三)供求趋势预测4二、行业竞争分析 4(一)行业集中度4(二)行业整体竞争水平4(三)湖北省井盐竞争力分析6(四)竞争趋势预测8三、影响行业的 PEST 分析 8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公司分析公司分析.9一、公司基本情况 9二、公司竞争力分析 11(一)主要竞争对手11(二)波特“五力”分析及竞争策略14(三)产品分析15(四)原料与燃料分析15(五)设备、生产与技术分析15(六)市场营销分析15(七)公司治理与经营分析16三、公司 SWOT 总结 16四、公司价值评价 17(一)资产净值估算17(二)永续经营价值17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投资分析投资分析.18一、投资方案 18二、投资收益分析 18三、投资后的经营治理方略 18四、主要风险及对策 18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19一、结论 19二、建议 20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行业分析行业分析一、行业供求分析(一)历史和现状(一)历史和现状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原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是世界上原盐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产盐国,仅次于美国,盐产量占全球盐产量的 18.3%,其中,海盐总产量 2004 年世界排名第一,并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盐的产销状况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经历了产不敷销一一严重产大于销一一产销基本平衡的曲折过程1、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国内工业原盐的供需失衡,促进了沿海地区盐业迅速发展,为我国两碱工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2、“八五”、“九五”期间,盐的产能快速增长,14 个大项目陆续上马,地方兴建小盐场成风,导致 10 年间产能大于社会需求近 1000 万吨,供过于求造成盐价过低,80%以上的企业连年亏损,整个行业长期处于产销失衡的矛盾和困境中2、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国内原盐市场调节作用,盐厂在经济效益下降制约的影响下,纷纷转向海洋养殖业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原盐产能增长幅度不大,年平均产量的增长水平仅保持在 8%左右,大大低于烧碱 15%、纯碱 13%的增长幅度这种上下游增长幅度的差距积累,使我国原盐短缺在近 2 年逐渐呈现出来3、2004 年,我国原盐市场供需比例失衡,价格大幅攀升2004 年国内原盐缺口 250 万吨,2005 年国内原盐缺口达到 400 万吨。

年初国产原盐价格为 150 元(吨价,下同),年末达到 400 元左右,上涨 160%;进口原盐价格由年初的 18 美元上涨至年末的 45 美元,上涨幅度为 150%4、自 2003 年以后,我国原盐进口急剧增长,分别为 150 万吨、250 万吨和 400万吨,增长幅度为 50%、66%和 64%原盐供应国也由原来的澳大利亚扩大到亚洲与南美等国2005 年我国进口原盐 400 万吨,其中印度进口量占 40%左右,澳大利亚占 45%,其它占 15%左右原盐进口价格情况为,印度原盐进口年初为 43 美元/吨,年末为 27 美元/吨,下降幅度为 37%澳大利亚进口原盐年度短期合同年初价格在45 美元/吨,年末在 33 美元/吨,下降幅度为 26%5、受原盐市场再度紧张和较大产品利润空间驱动,国内原盐工业扩产建设再度升温,各地方原盐生产企业都在努力提高原盐产量在经历了 2003、2004 连续两年的供应紧张后,2005 年逐渐达到供需平衡,市场价格呈现下降趋势2005 国内原盐产能比上年提高了 1000 吨左右,原盐出厂平均价格由年初的 380 元/吨降至年末的2250 元/吨,下降幅度为 34%。

进口原盐(短缺合同)价格也由年初的 41 美元/吨降至年末的 31 美元/吨,下降幅度为 24%6、2006 年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原盐市场表现得比较平稳,但季节性的价格波动仍将难免 (二)主要影响因素(二)主要影响因素1 1、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原盐总产量的 90%用于两碱工业及化学工业生产原盐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快速增长的两碱工业和聚氯乙烯工业2005 年我国烧碱产量为 1240 万吨,纯碱产量为 1421 万吨,两碱产量共计 2600 万吨左右,需原盐 3900 万吨,占全国原盐产量的 88%保守预计 2006 年两碱用盐量将达到 4390 万吨,使得两碱对原盐的需求保持着一定速度的上涨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好转,世界氯碱业也表现为良好的增长势头全球炼油工业、电子工业、机电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农药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等都呈快速增长势头全球烧碱工业和纯碱工业分别增长 1.9%和1.5%与此相比我国烧碱和纯碱工业增长分别为 22%和 12.7%,是其世界烧碱和纯碱增长幅度的 10.5 倍和 8.3 倍,远远高出平均增长速度2005 年我国两碱出口呈现大幅增长势头。

烧碱出口 85.4 万吨,占全国烧碱产量的 6.9%,增长幅度为 149.3%我国纯碱供大于求,产量的 10%左右依赖于国际市场,32005 年我国纯碱出口 177.5 万吨,占全国纯碱产量的 12.5%,增长幅度为 24.1%聚氯乙烯出口 12.5 万吨,占聚氯乙烯产量的 2%,增长幅度为 516.7%不仅利于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两碱工业与原盐工业健康发展2005 年我国纯碱产能在 1800 万吨,美国产能在 1300 万吨,欧洲产能在 1700 万吨我国纯碱12.5%出口,美国 35%出口美国纯碱主要是天然碱为主,具有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但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美国纯碱的生产成本和海运成本大幅上涨,逐渐减弱了在亚洲市场的竞争优势,为此使我国纯碱出口量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近几年和未来几年内,我国烧碱和纯碱产能的增长分别每年都保持在 300 万吨和 2007 吨左右的水平到 2010 年我国烧碱和纯碱产量将分别达到 2400 万吨和2600 万吨,加上其它行业所需原盐,市场总需求量将达到 9000 万吨这就要求我国原盐工业以每年保持在 20%的速度增长。

2 2、生产的季节性波动、生产的季节性波动原盐为海原盐和内陆原盐两大类海原盐主要产区分布在我国渤海湾地区,原盐总产量的 60%左右海原盐一般有效生产时间仅有 6 个月左右,春秋两季春秋两季则是海原盐生产主要季节,春季原盐占有主要地位气候依然是影响北方海盐产区至关重要的因素内陆盐分为井盐、矿盐和湖盐,主产区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占原盐总产量的 40%左右近年来内陆原盐产量呈现较大幅度上升趋势,对调整国内原盐市场结构起到了积极补充作用内陆原盐生产几乎不受时间与季节的影响,生产均匀性比较强3 3、进出口的影响因素:、进出口的影响因素:首先,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使国际原盐价格出现回落国际市场价格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国内原盐市场价格其次,国际能源资源的不断紧张,国际原油价格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并带动物流成本继续不断提高,因为距离我们较近的原因,这将对我国两碱与聚氯乙烯在亚洲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出口十分有利再次,进入 7月份,同时作为世界原盐供应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将开始进入非产盐期这也将影响市场供货能力和价格的稳定性最后,东南亚市场对我们原盐的进口逐年上升4 4、国内生产和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国内生产和物流成本影响因素:(1)原煤成本的提高使厂家获得利润减少,降低其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2)石油涨价、电力涨价会增加化工行业生产、物流成本、生产综合成本,或者降低其产能,或者提高销售价格。

(3)由于距离所造成的运输成本差异较大,各盐场的出厂价格差距也较大5 5、扩大产能的壁垒:、扩大产能的壁垒:(1)行业进入壁垒;(2)设备维护和更换、升级的所需原盐基础投入和转换为生产能力的时间盐田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资金回笼周期长,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4(三)供求趋势预测(三)供求趋势预测1、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10年,中国总用盐量将达到6500万吨,这为 盐和盐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世界盐的总产销量在今后五到十年 内将以每年2-3%的幅度递增,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而亚洲市场将更加活跃,增长 速度将会达到年均5%以上 2、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产盐大国,从2001年起盐的进口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这 两年增长幅度更大原盐出口市场空间广阔,进口市场受运输成本和国内价格降低 影响增长小于出口3、我国原盐生产能力与产量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国内原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逐渐增加,原盐产量的增加平抑了市场价格4、原盐市场价格随季节性供应量的变化而调整,总体价格维持在一定的利润水平局部情况下,受海盐生产季节性和气候影响以及中小盐厂歇业、设备老化,以及出口的迅速增长,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和价格的突然攀升。

5、国际原盐价格的与国内原盐价格互动性加强,互相影响由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提高,进口原料盐价格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会影响到国内市场盐价6、受运输成本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对外售价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并形成区域的垄断价格同时,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生产采购成本波动也会影响原盐价格的稳定性7、食盐专营政策会对食盐价格造成直接的影响2005 年 4 月 25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出《关于国家碘盐基金停止征收后有关价格政策的通知》,从 4月 20 日开始,食盐出厂价格每吨上调 25 元,并调整食盐批发价格政策二、行业竞争分析(一)行业集中度(一)行业集中度我国制盐工业经过建国以来 50 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位于东部沿海的 10 个海盐 区、中南和西南的 10 个井矿盐区和西北的 3 个湖盐区2005 年全年 CR4 大于 10%而 小于 50%,说明这一行业厂家数目相对较少,存在较显著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中等或 较大,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市场竞争处于垄断竞争二)行业整体竞争水平(二)行业整体竞争水平1 1、产业集中度低,总体上存在小、散、弱、乱的、产业集中度低,总体上存在小、散、弱、乱的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制盐企业 800 余家(不包括证照不全的小盐场) ,平均 产能 5 万吨左右,5 万吨甚至几千吨以下的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原盐产能前 20 位的制盐企业,其生产能力仅占总能力的 41%这从国家看,法国南方盐业公司一5家几乎主宰全国盐业从单个企业看,墨西哥的 Exportadora del Sal 年生产能力 达 700 万吨澳大利亚丹皮尔(Dampier Salt)盐业公司 750 万吨/年这些国家的 制盐工业和大型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资源利用结构合理,生产集约化程度高、质量 好、效率高、成本低,市场竞争能力强 2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盐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的综合能耗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盐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的综合能耗较 高 我国在盐的结晶理论和应用研究、关键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制造、自动控制等 方面处于明显劣势,解决高耗能、资源浪费的产业化进程还比较缓慢制盐工艺技 术、装备水平,总体上仍停留在先进制盐国家上世纪八十年的水平 大中型北方海盐企业的机械化率仅达到 60%,盐产品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海 盐的氯化钠含量平均比国外低 1-2 个百分点,水不溶物含量比国外高 30%以上,钙、 镁离子高出数倍;生产面积平均单产仅为每公顷 50 吨,距国际先进水平每公顷 200-400 吨存在很大差距。

盐田生态体系的平衡和控制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 大型井矿盐企业的综合能耗为 180-200 公斤标煤,国外为 80-120 公斤标煤而 国外大型海盐厂引入生物技术净化卤水、藻垫防渗,全部机械化生产,工艺技术先 进,全员劳动生产率 10000 吨/人.年,效率为我国最好海盐场的 10 倍我国井矿盐 大型企业,矿山采卤、制盐生产工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