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狗》学案.docx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84KB
约5页
文档ID:563526755
《天狗》学案.docx_第1页
1/5

《天狗》学案学习目标: 1.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  3.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学习内容:郭沫若《天狗》 问题导学: 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他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郭沫若开创了现代新诗的自由诗,他的不拘一格的诗歌体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2.背景链接:《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3.文体知识: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 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现代诗歌特点主要有:1.形式自由;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二、诗歌朗诵(15分钟,自主揣摩,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口头展示 1.生自读诗歌,揣摩朗读时应把握的情感、节奏、轻重音等,并大胆试读 2.听录音与自己的朗读进行印证,再读诗歌 3.小组竞读 三、探究理解(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概括,各组抽号展示在黑板上) 1.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便是我了!点评: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拜歌颂的偶像诗人借助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想象,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月星辰、囊括自然万物、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踞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形象,使之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

2.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点评:这句话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槃”精神的基调中3.“天狗”形象有几重内涵?提示:在这首诗里,“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我”(民族与时代的新人),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叛逆的“小我”这里牵涉到了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的关系郭沫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张“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四、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剥削 盘剥 剥皮 生吞活剥B.咬啮 始龀 韶龄 龇牙咧嘴C.血脉 血汗 流血 血口喷人D.爆发 暴动 曝光 一曝十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宇宙/寅时 沫水/摸仿 燃烧/荏苒B.狂飙/彪悍 脊髓/隋唐 脑筋/帮助C.废品/荒费 裨益/婢女 良辰/星晨D.品相/像貌 撕拼/厮守 熔铸/融汇3.下列对本诗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整体上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时代精神。

B.郭沫若更看重的是一种内在的节奏,即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形成的韵律,他往往通过铺排、复沓等手法来实现这样的韵律效果,如连续三个“我飞跑”就让人感到某种迅疾的节奏C.“我便是我”这句在诗中出现两次,构成排比,不仅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在语感上前后呼应、相互印证,突出了“天狗”的自信与自我完成D.拟人手法的运用便于诗人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天狗”吞了“月”“日”“星球”以及“全宇宙”,“天狗”的“飞奔”“狂叫”“燃烧”乃至剥皮、食肉、吸血、啮心肝,就变得十分自然、合理五、阅读理解阅读文本,完成第4~6题4.“天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在诗中,作者用剥食自己的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了怎样的情绪?6.怎样看待这首诗的自由诗体?答案:1.B 解析:A项,“剥皮”的“剥”读“bāo”,其他均读“bō”;B项,依次读niè、chèn、líng、zī;C项,“流血”的“血”读“xiě”,其他均读“xuè”;D项,“一曝十寒”的“曝”读“pù”,其他均读“bào”2.B 解析:A项,“摸”应为“模”;C项,“费”应为“废”,“晨”应为“辰”;D项,“像”应为“相”,“撕”应为“厮”3.C 解析:“我便是我”这句在诗中出现两次,构成反复。

4.这首诗借用“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又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5.作者用剥食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了要扫荡一切、彻底破坏一切的焦灼、狂躁的情绪6.这首诗的诗体形式同它展示的“天狗”形象和表现的思想主题是相得益彰的,也同《女神》里的其他诗篇一样,是完完全全的自由诗体郭沫若称:“形式方面我主张绝对的自由,绝端的自由”(《论诗三札》)《天狗》正是如此,似乎唯有采用这自由的诗体,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天狗”的狂放不羁在这首诗中,诗句是长短不一的,每一节的行数也不固定,且没有统一的韵脚不过,郭沫若更看重的是一种内在的节奏,即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形成的韵律六、能力拓展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来源:学,科,网Z,X,X,K]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弃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饿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1.首先用心读诗,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明确:抒发爱国情怀,眷恋祖国的情绪2.诗歌是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像花的芬芳寄托于花朵一样本诗有哪些形象?象征意义是什么?明确:(1)年青的女郎   炉中煤   (2)年青的女郎象征受过五四运动洗礼后,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祖国;    炉中煤象征作者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火热激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