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分析

凯和****啦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8.28KB
约10页
文档ID:222937517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分析_第1页
1/10

1 -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汉语拼音(一)教学内容及要求1.学习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拼读方法),只要求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不要求默写,在检测中不要求给汉字注音2.认识 70个汉字只认不写,不教笔画,偏旁名称,整体识字3.读词语和句子复习巩固字母和音节,让学生可以独立拼读4.读儿歌一是借助儿歌复习拼音(标红的音节);二是发展学生语言;三是增强趣味性教学建议:先拼一拼标红的音节,再找一找没标红的音节有没有会拼的教师带学生读儿歌不宜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它不是重点可以鼓励学生背诵,但不强求背诵二)教学重点学拼音识汉字是教学重点,学拼音是重中之重三)注意事项1.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进行整合从第三课开始,拼音教材中出现了汉字,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安排了词、短语或句子,还有童谣在这一部分,词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是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的句子和童谣里面有学生本课学过的音节,可以尝试拼读,其他不会的老师可以领读这样编排,把识字与拼音的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不是把汉字学习孤立于拼音之外,及时发挥了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而且对儿童来说,掌握拼音工具的过程就不再仅仅是拼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

2.加强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教学字母不要过分强调发音部位和发音要领,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包括拼读的示范;教学时要注意抓难点;增强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大写字母的要求要把握好:一是了解大写字母的名称音,二是熟记大写、小写字母的转换;三是鼓励学生记大写字母的排列顺序,利于查字典;- 2 - 二是对于童谣朗读的示范学生不认识汉字,拼音又识得不多,教师要进行示范示范要用普通话,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强调在会拼音的部分,学生留意拼音3.以前的考试方式往往是就拼音考拼音,学生不了解学习拼音的价值,因此学得枯燥无味语文课程标准里关于汉语拼音的评价有这样一段话: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可见,汉语拼音教学的测评着眼点是汉语拼音能力而不是汉语拼音知识所以,汉语拼音测评意见要求学生当场拼,当场读,既关注学生是否正确掌握了音节,又关注学生是否能读准音节;并且要求学生认读的不只是一个个孤立的音节,而是赋予汉语意义的音节,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拼音可以帮助识字、阅读,了解到学习汉语拼音的意义所在,更加激发学好汉语拼音的兴趣4.在把握汉语拼音的要求上,要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学会汉语拼音是第一学段的任务,不要苛求一步到位,立竿见影2 个月或一个半月还学不会拼音,教师着急,影响教学进度起步阶段先达到保底要求,以后在不断的运用中巩固并达到熟练,以及信息社会对拼音程度的要求:拼音输入法所要求的再现认知水平,现在只需再认即可第二部分识字写字一、识字写字特点:一是安排专门的识字单元或识字课, 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韵语识字、归类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会意字识字等等二是鼓励学生生活中有意识识记汉字在语文园地中意图很明显二、教学要求1.打好识字、写字的基本功:认识笔画偏旁名称,认识常见部首;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逐渐提高质量2.学习查字典3.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回写的字教学要求不同:只要求认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具体语境大概了解意思,不要把字从词句中拎出来讲解意思,不要繁琐分析字形,不书写;会写的字,要读准音,认清形,理解意思,会书写,并能在口头或书面中正确运用 3 - 三、识字课的教学重点(专门识字课):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成语、谚语,重在积累,不要过细解释意思(图画、感悟);短文和儿歌以读为主,少讲或不讲,可以鼓励学生背诵积累四、写字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打好笔画笔顺的基础;二年级提高写字质量,间架结构、笔画笔顺要注意。

五、识字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借助汉语拼音学字音;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学习生字;引导学生发现生字和熟字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学习生字的习惯2.对只要求认识的字,不要繁琐地分析字形关于字的结构,不必字字分析,可以用典型字例告诉学生汉字的结构3.结合词语学习生字,注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识字方法4.重视辨析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5.注意生字的复习和巩固(在一节课不同教学环节复现,学后面的复习前面的)引导学生尽早进入汉字阅读状态6.倡导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倡导学生多读书,在阅读中巩固认过的字7.教学查字典,重点是教方法,要多练习,不要求速度第三部分阅读(一)课文编排形式不同1-4 册都有连环画的编排形式,目的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猜识汉字,读通句子,了解内容,观察理解能力,借助这种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二年级时还要学习课文怎样用句子来表达图画的 二下生字在文下列出,但这些不都要求学生认识,以字条为准二)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一年级训练重点读正确,读通顺,尤其是上学期;二年级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后题也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从朗读课文到有感情朗读) 4 - 2.培养初步阅读能力,即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识字,写字三)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 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这是二上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的教学片断教师把课文的最后一段出示在大屏幕上,并如下面一样在有关字词下面加上了着重号,让学生来读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师:请同学们读大屏幕中的这句话,注意加点的词语要重读生:老师,为什么“这”要重读呢?童言无忌,感谢童言无忌! 如果没有这个孩子这样的疑问, 老师们司空见惯的做法,是不会让我们的思维稍作停留的 那整齐的声音,足以掩盖朗读指导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低年级朗读的重点是正确、流利,有的课文还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怎样读好课文,确实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低年级, 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但要明确的是,这里说的“指导”,跟 “告诉”、 “教”是有本质区别的,“指导”应直指语感的培养, 这是朗读指导的“本”而我们看到的不少课中,恰恰只重视朗读的结果,忽略朗读的过程,本末倒置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常见的不良做法有四种:标注词语,暗示重音;先定感情,然后再读;抓住一句,不顾整体;不管体裁,偏好齐读上面举的案例是第一种,标注或涂红词语,暗示学生读出重音,机械地按照老师定的调子朗读也难怪学生会产生疑问。

而上述例举的几种做法,是不利于语感培养的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读出一定的语气呢?很多老师的做法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一是加强教师的朗读示范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擅长朗读的教师,教的学生朗读能力大多都很强,这固然有其他的因素,但教师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毋庸置疑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把握语气的朗读经验多来自模仿我们看一上小松鼠找花生中的几个句子: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5 - 这三个句子,一句是跟鼹鼠对话中的问话,小松鼠看见“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才生发了问的想法,这是因喜欢而问,因好奇而问,问中有对答案的期待;二句是当小松鼠听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时,心中所想,愿望的美好,心情的愉快尽在其中了;三句是小松鼠没看见希望中的花生果,心中自言自语的嘀咕,有失望,更多的是困惑和不解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体会这么深,更不容易准确地把握这丰富的语气,老师适时的示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从老师的示范中,他们会听出自己体会不到的意味。

当然,这一过程不是机械教和模仿的过程,熟谙教学艺术的教师,会给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自己为什么这么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示范,就不光是语气的示范,而是思维、理解等过程的示范,这是至关重要的二是重视对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是二下酸的和甜的的教学片断:师:看一看二三自然段,谁把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读出来?生:读“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师:你觉得小松鼠相信狐狸的话吗?哪个词告诉我们小松鼠相信了呢?生:“一定”这个词告诉我们小松鼠非常相信狐狸的话师:你能读出这个意思吗?生:读“狐狸很聪明,它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学生自然把“一定”强调了出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对词语给予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留意这些词语,感悟这些词语传递出来的信息,继而读出它们的意思这样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除了文中重点词语,提示语也是不容忽视的低年级的课文,多是有趣的故事,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前面通常都有明确的提示语,比如二上从现在开始中,三个主要人物的语言前面都有提示语,猫头鹰说话是“神气”的,袋鼠说话是“激动”的,小猴子说话是“笑眯眯”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他们各自的神态与心情注意到了这些提示语,自然就容易把握相应的语气了。

三是在学生读不好的地方点拨指导学生朗读不好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两点:一是不良习惯的惯性使然,比如读二上回声中“小河上有座石桥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6 - 一段,学生习惯强调“大”字,与作者的原意“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像月亮”这个意思不符;二是不能联系上下文来读,比如二上小柳树和小枣树中“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一句,学生读时多强调“说”字可是要联系前文,小柳树几次“说”过小枣树,说他树枝难看,说他不长叶子,当小枣树结了枣子时,小柳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她满心以为小枣树会像她一样也说自己,可是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她忍不住了所以才这样发问这样看来,读这句话时应该强调的是“我”,而不是“说”,因为小柳树的潜台词是“我几次说你,你怎么不说我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自己的朗读实践无论如何是不能省略的环节在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只要用心倾听,就会听出学生理解上的一些问题,对症入手,指导学生读出应有的语气四上要重视学生间相互的朗读评价在很多老师的阅读课上,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案例:二上纸船和风筝(指名朗读 2、3 自然段师:他读得怎么样?你可以夸夸他,也可以说说他那读得不够好,来帮他读好。

生:我觉得他“祝你快乐”没读好生:“祝你快乐” 后面是感叹号, 说明松鼠非常希望小熊快乐, 应该读出这个意思师:真心祝福别人的话应该怎么说?你能来读一读吗?生:读“祝你快乐!”师:我听出来了,你多希望小熊过的快乐谁还希望小熊快乐,想把祝福送给他?生:祝你快乐!生:祝你快乐!师:我们一起来祝福小熊吧!生:(齐)祝你快乐!朗读评价看起来是这样简单的过程,你读我评,实际上,对别人朗读的评价,是以用心倾听和理解为基础的,在评价中,不仅涉及到对词句、标点的理解,还有生活经验和积累的充分调动而这样的过程,是学生自悟的过程,是直指语感的2. 如何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 7 - 低年级阅读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低年级的课文,内容虽然浅近,没有生僻的词语,但是,有些词语,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注意到了它们,会给低年级阅读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让我们清晰地听到词语开花的声音案例一:让“感激”开口说话师:同学们,小熊一家没舍得砍树,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很感激他们,给他们送来了一束束鲜花看看图,都有谁来了?生:小鸟来了,小松鼠来了,小兔子也来了。

生:还有小鹿、野猪、野鸡来了师:啊,来了这么多啊看看他们感激的笑脸,猜一猜,当他们把手里的鲜花送给小熊一家的时候,会说什么感激的话呢?生:小鸟说:“谢谢你们不砍树,我们不会担心没有地方住了生:小鹿说:“谢谢你们,你们这么爱护树,就是爱我们大家的家啊!”生:小兔子说:“谢谢你们,你们的心真善良!”生:松鼠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