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试题

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6.96KB
约10页
文档ID:367634286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试题_第1页
1/10

亡吸作用:指农药施到植物上或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至植株各部分,害虫取食后引起中毒死亡熏蒸作择性、抗生性、避害性、耐害性毒力: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是衡量和比较农药潜在活性的指标,以LC5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选择性:指农药对不同生物的毒性差异药效:是农群落的演替:指杂草群落在农业措施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作用下,一个杂草群落被另一个杂草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第.-第一章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 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 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 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 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 3R 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 )、 有害生物抗药性( 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 :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围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5、有害生物(pests) :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6、生物灾害 :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 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 而被寄生的生物成 为寄主9、植物保护的方针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第二章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 非生物因素) 的作用, 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 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呈病态,甚至死亡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3、病状有哪些 :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有哪些:霉状物、 粉状物、 锈状物、 粒状物、 索状物、 脓状物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的区别:非侵染性病害不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发病无规律、发生过程迅速(发病对象具有普遍性)有些能恢复定规律有明显的病变过程侵染性病害具传染性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6、真菌(fungus): 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主要类群 :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① 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② 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③ 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 可修编.各虫期的历期,就能推导后面某一虫期的发生时期分级分龄法是选择害虫幼虫期和蛹期作1到2次发育进度调查和末端钩状等,口器虹吸式或退化,下唇须发达,翅2对,鳞翅,膜质,翅面上常有很多花纹,完全变态举例:原:立枯丝核菌越冬和初侵染源:土中的菌核适宜的发病条件:28~32°C、RH>97%,矮秆品种,氮肥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接合菌的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②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和分枝,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②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 菌丝体发达,分隔分枝,细胞一般双核,在双核细胞分裂以前,两个细胞之间可以产生钩状 分枝,形成锁状联合,它有利于双核的并裂② 无性繁殖除锈菌产生无性孢子外,其余很少产生无性孢子③ 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发达,分隔、分枝②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③有性阶段尚未发现7、真菌的无性孢子主要有 :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是植物病害的再侵染源8、真菌有性孢子的种类: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休眠孢子 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是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哪两大类:细菌和菌原体 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 G-10、喷菌现象: 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 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这种现象成为喷菌现象11、病毒: 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具有侵染性的寄生物 典型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外壳组成 传播方式:非介体传播: 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介体传播: 昆虫、螨、线虫、真菌、 菟丝子 (口针型病毒、循回型病毒、增殖型病毒)12、线虫的一生经历几个时期:卵、 幼虫、成虫1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接触期(侵入前期 ):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 根围或叶围,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与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然后至形成某种侵入结构 的一段时间。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 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14、真菌的侵入方式: 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直接 (穿透) 侵入 细菌的侵入方式: 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病毒的侵入方式: 伤口侵入15、病害循环: 侵染性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季节再次发病的过程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 没有再侵染的病害, 称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一个生长季节中具有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害, 称多循环病害16、病原物的传播: 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或其他生物传播、人为因素传播17、转主寄生: 指生活史中各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18、柯赫法则:用来证实侵染性病害及其生物病原性的通则是不是所有植物病害均可以运用该法则进行病原鉴定:不是, 柯赫法则是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 可修编.发育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等)进行系统调查,当调查到其百分率达到始盛期和高峰期时,分别加上当时气温下哪两大类:细菌和菌原体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G-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体系在中国主要由草、牛繁缕、打碗花、大巢菜、千金子、马唐、看麦娘、香附子、牛筋草、水莎草、矮慈姑、播娘蒿、铁苋菜杂草.-上的,因此它仅适应于侵染性病害。

第三章1、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 3 段,生有 6 足 4 翅的节肢动物头部着生口器、触角、复眼和单眼 是取食和感觉中心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3 节,各节上着生有胸足 1 对,中、后胸一般 各有 1 对翅是运动 中心腹部一般由 9-11 个体节所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 1 对尾须;各种脏器官大部分位 于腹是新代和生殖中心2、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3、昆虫的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单眼的构造比较简单,单眼只能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不 能形成物像复眼是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由许多的小眼组成4、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 3 节组成足是一种分节的构造,自基部向端部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5、口器的类型 :咀嚼式、吸收式、刺吸式、虹吸式、舔吸式、 锉吸式6、昆虫的部器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 消化、排泄、呼吸、 循环、生殖、 神经和激素调控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包括纵贯体腔中央从口到肛门的一根消化道及与消化有关的腺体组成, 其功 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防治害虫的药剂有些是通过害虫的消化道起作用,如胃毒剂和拒食剂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液里的细长盲管,开口在消化道中肠和后肠的 交界处。

马氏管的主要作用是从血液中吸收代废物并将其送入后肠后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相当 于高等动物的肾杀虫剂对马氏管的影响,主要是破坏其组织,使之不能行使正常的生理活动;昆虫的呼吸系统由许多富有弹性和一定排列方式的气管组成,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当空气中混合有一定量的毒气时,随着昆虫的呼吸, 毒气通过气门进入虫体, 使其中毒而死, 这就是使用熏蒸杀虫剂的基本原理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循环,血液充满整个体腔,部器官浸浴在血液中由背血管和心脏组成,背血管前段伸入头部, 称大动脉,后段由一连串的心室组成, 称为心脏7、完全变态: 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 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不全变态: 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完全变态昆虫蛹主要有几类: 根据蛹的翅、触角、足等附肢是否紧贴于蛹体和能否活动等特征, 可将蛹分为离蛹、被蛹和围蛹 3 类8、滞育: 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 一定的发育阶段, 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 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一年中光周期的变化是诱导滞育的主要因素9、休眠: 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 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 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10、假死性: 是建立在神经反射活动基础上,昆虫对外来刺激作用所作的一种运动反应11、趋性: 是昆虫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现的或趋或避的反应,是一种无条件的反射12、趋光性: 昆虫通过视觉器官,对光源刺激所产生的反应13、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14、多型现象: 有些昆虫同一性别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这种现象称为多型现. 可修编.湿、氮肥多、花期长杂交制种田母本田最重要的病害(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南方稻区重要检疫性病害病原:水稻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世代重叠:多化性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不集中,而造成前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抑制酶活性影响水分代和营养的吸收化感作用的意义利用化感作用,:Resista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urgenc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idue:农药残留化.-象 15、食性:昆虫由于种类繁多,通过自然选择,各自形成了特有的取食习惯和围,这种对食物的选择性称为食性。

通常按取食的食物类别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16、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