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豚生存现状及保护.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5MB
约18页
文档ID:116807492
江豚生存现状及保护._第1页
1/18

江豚生存状况及 保护措施 壹 关于江豚 中文学名:江豚 拉丁学名: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别称:露脊鼠海豚、黑鼠海豚 、新鼠海豚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鲸目 亚目:齿鲸亚目 科:鼠海豚科 属:江豚属 分布区域:印度洋沿岸及香港 ,长江及马祖,韩国及日本 外形 江豚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约120~190cm,体 重100~220kg,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江 豚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 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 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 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 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 ,长约为体长的六分之一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 左右两叶,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 之一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 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cm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 多角质鳞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 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 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 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 显著。

它们的体色在死亡后才会变黑 习性 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 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江豚能发出 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 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一120个之间,为声纳信 号或称为回声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 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由于频率 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象羊叫,有的似鸟鸣 它与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尔在一起共同 嬉戏 江豚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从4一20℃均能够 正常地生活它的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 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 侧游时尾鳍的一叶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从空中划 过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动,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 身体腾空,大部分露出水面,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 ,偶尔全部身体都跃出水面,高度达到0.5米直立 游动时,身体的三分之二都露出水面,与水面保持垂 直的姿势,能够持续数秒钟每当江中有大船行驶, 江豚则喜欢紧跟其后顶浪或乘浪起伏它还有有趣的 吐水行为,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 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有时可将水 喷出60一70厘米远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 水下,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

呼吸间隔一般为1分 钟左右,但如果受惊,下潜的时间可达8一9分钟 江豚的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 、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 变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 ,呼吸声也较大,有时嘴上还沾有污物,在水面激起数十 厘米高的涌浪发现猎物后就向前猛冲,接着快速转体, 用尾叶击水、搅水,驱赶鱼群,使其惊散接着快速游动 ,迅速接近猎物,头部灵活地转动、摆动以便准确定位 咬住猎物后,将鱼头调整为正对着咽喉的方向快速吞下, 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捕食,也有时将较小的数条鱼都衔在口 中后,再一次吞下饱食后便缓慢地游动或悬浮在水中 如果集体发现鱼群,就协调行动,彼此分开游动,潜水不 深,游动方向不定,常伴有前扑和甩头的动作,将猎物包 围,被追逐的数十至上百条银白色的小鱼被迫跳出水面, 使水面一片银光闪闪,场面蔚为壮观江豚捕食同时,空 中盘旋的鸥类就会及时赶来,趁小鱼露出水面时不停地飞 速掠过水面,抢食小鱼 贰 生存现状 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 国际联合科学考察组经一个多月调查发现,江豚 数量已不足1800头;2011年,它们的数量可能仅 为1000余头,洞庭湖仅剩85头江豚。

长江江豚的 数量比国宝大熊猫更少,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少 截止2012年,由于长江流域水体污染 加剧、人类肆意采挖江砂、非法使用渔 具等原因,长江江豚的生存和繁育受到 严重影响长江江豚的数量只剩下1200 头,并且每年以月6.4%的速度在减少, 如不抓紧保护,长江江豚将会在10~15 年出现功能性灭绝 保护江豚迫在眉睫 关注江豚保护的水生生物专家王克雄博士说 :“国家每年都在统计死亡江豚的数量比 如2008年我们一共收到21头搁浅死亡江豚的 报告,但我们估计,实际死亡数量很可能是 这个数字的4倍,即100头左右,死亡速度超 出了我们的预期如果死亡速度维持在这个 水平,那15年后江豚就剩不下几头了,所以 我们认为,未来的15年是江豚这个物种能否 继续存活下去的关键 叁 死亡原因 一、突发性自然灾害 二、人类活动(主要) 突发性自然灾害 v 2011年南方大旱,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 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 受到影响保护区内的水位、水体面积降至建立以 来最低湖区大部分深不足3米,个别地方甚至低于 2米,让江豚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据介绍,正常情 况下,江豚都有自己适应的活动区域,现在水位下 降,造成了江豚的活动区域减小,有时候会冲到岸 上去,搁浅了就不能游回来,最后死亡。

除此之外 ,由于水位下降,水生植物大面积减少,洲滩裸露 之后鱼类无法产卵,江中鱼类的繁殖能力有所下降 ,这也让以鱼为食的江豚面临着食物短缺危险 人类活动 v密集的航道使江豚无处容身 v采砂—产生湖函子破坏生态系统 v滥捕—渔民和江豚同处困境 v污染—化工业布局让江豚受伤 肆 江豚保卫战 官方与民间组织合作 保护洞庭湖江豚 渔民与协会携手 政府措施 v东洞庭湖暂停所有砂石开采工作,对洞庭湖周边企 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包括排污企业、挖砂船,发现 问题严肃查处 v出动救护艇24小时开展江豚救助保护工作,同时就 洞庭湖水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进行地毯式排查,启 动问责程序,对相关责任人严肃查处 v增拨5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解决江豚异常死亡 的调查处理,并决定从明年起将江豚保护专项经费 纳入财政预算 民间行动 v2012年,成立江豚保护协会,每天巡湖一到两次 寻找江豚,查看江豚的生存状况 v渔民相互监督,禁止非法捕捞,如电打鱼,迷糊阵 ,矮围 v与媒体明星合作,宣传江豚保护如2011年夏天, 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与明星志愿者张靓颖共同参与 了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寻找江豚最后的 避难所”湿地使者行动, v在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洞庭湖边的11个城市96个 社区开展了调研和宣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