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二胡名家名曲欣赏 二胡名家名曲赏识篇一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作品鉴赏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作品鉴赏 2022级 音乐文化学 41213153 王莎莎 【摘 要】: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一首民族风格特别浓郁的二胡独奏曲, 也是苦难、曲折一生的写 照; 作品旋律委婉流畅、意境深远, 表现了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对生活的喜欢、憧憬, 具有猛烈的感染力本文从 曲式布局、旋法特点、情感表现 3个方面,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二泉映月; 华彦钧; 艺术特征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华彦钧(1893~ 1950) 又名阿炳, 江苏无锡人, 自幼随其父华清和学 习各种民族乐器, 13 岁已学会琵琶、二胡、笛子等多 种乐器, 18岁时已被公认为技艺优良音乐人才。
华 清和死后, 华彦钧经常同民间艺人交往、交流、切磋, 不仅使演奏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更重要的是 在这一时期他学习、接触和掌管了大量的不同风格 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以 及演奏风格的形成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28年他因眼疾双目失明, 被人称为 瞎子阿 炳由于当时社会混乱, 又因家境贫寒而流落街 头, 不得不以卖艺为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生活的流 动性, 也为他摄取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音乐供给了 大量的、丰富的、 崭新的音乐素材他的大片面音 乐作品便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阿炳一生创作了多 首不同艺术形式的器乐曲全国解放后, 党和政府 曾筹划录制他的作品, 但只录制了 6首, 他即于 1950 年病故所以我们现在仅有他的这 6 首作品(二胡曲二泉映月、听送、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的记录,阿炳的去世使其其它的作品失传,这成了我们永远的可惜在这仅存的6首作品中,以二泉映月最为出名我们针 对这首不朽作品的艺术特征作以下浅析 一.曲式布局: 本曲由引子和 6 个段落构成。
它以一个音乐主 题为根基, 在全曲中举行了 5 次变化和进展, 这是我 国民间音乐中最常见的变奏体曲式布局概括布局是: 引子( 第一小节) + A( 主题 a、 b、 c) + A1( a1、 b、 c1、c2) + A2( a1、a2、 b、 c1、 c3、c4) + A3( a3、 b1、c5、c6) + A4( a4、 b1、c7、c8) + A5( a5、 b1、c9) A 主题由 3 个 乐句组成第 1 乐句 a 以引子的尾音为旋律的起 点, 上行至角音, 然后相继在徵、角音上停留后, 全句 在宫音上终止第 2句 b, 只有两个小节, 在全曲共 展现过 6次, 它从第 1乐句尾音的高 8 度音上开头, 终止在徵音上, b 的呈现打破了前面的沉静, 无 限感慨, 音乐开头昂扬起来当主题进入第 3 乐句 C 时, 旋律在高音区上滚动, 并展现了 和 新的节奏音型使旋律柔中带刚, 心绪更为冲动主题 A 的整段音乐从开头时的宁静沉重而转为冲动昂 扬, 深刻地透露了阿炳的内心生活感受, 表达了他的 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音乐中悲怆的心绪正是这 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楚的盲人思想感情的流露 A1, a1 是 a 的缩减。
b 保持不变c1 是 c 的引 伸c2 将 c1 之羽音作进一步伸展, 并且用碎弓演 奏, 使人们联想起泉水涟漪中碎月的情景, 给人一种 悲怆的感觉 A2, a1、 a2是 a 的微变, b、c1、c3 旋律展现新的 高 音点, 变宫音的展现起离调的作用c4 进入更高音区, 展现全曲旋律的顶点音它综合了 b 的材料, 清角音的展现使旋律具有新的色调本段 c 的 3 次 变化重复, 音区一次比一次移高, 加之旋律中新的因 素不断展现, 使音乐不断向前进展, 的心情逐步 高潮 A3, a3在旋律线的起伏上比 a 稍大些b1 和 b 的变化虽然微小但其作用颇大, 即中间展现了长时 值的高音把音乐切成布局均匀的两个小分句, 这一 音之差使两者所表达的情愿不尽一致, 增加质疑的 语气c5 是 c 的微变, 甚至可以认为它是 c 的重复。
c6 是 c 的变化紧缩, 删去了 c 的尾部一小节, 并终止 在宫音上本段是段式布局的收缩, c 句的变化少, 它使得前 3 段音乐逐步高潮的心绪至此暂时宁静了 些许这样更有利于下面段落的进一步进展 A4, a4是a 和 a3 的综合, 其心绪变化不大b1、c7 根本上保持了 c1 的面貌, 但其结果的 , 这八度的腾跃预示着下面紧接着的 c8 在音乐上的 亢进c8 是全曲的高潮, 它是 c4 的进一步进展, 旋 律的顶点音不象在 c4 那样一带而过, 而是被强调, 并用 ff 力度强奏, 积压在阿炳心头愤慨的心绪象火 山一样爆发出来了 A5, a5是 a 的微变b1、C9是 c 的尾部扩展, 它 综合了 a 的音乐素材A5 在布局上与A 遥相响应 二.旋法特点: 乐曲的开头是短小的引子, 这好象一声凄楚的 长叹。
微弱但又分外吸引人的音调作为开端, 旋律 以迂回下行有如内心思绪万千的无限感慨叹息, 以罕见的独特的艺术手法揭开了乐曲的序幕 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开头是较为平稳的波浪 式的举行, 这是继引子之后寻思的、倾诉性的乐思表演第 5小节继之以较强的力度, 在二胡的第 2 把 位上奏出了亮堂有力的短句、强劲的弓法, 多变的节 奏, 仅仅两小节的音乐, 显示了乐曲旋律的独特的个 性及旋法特点, 呈现出一个新的画面, 有如发愤向 上、郁闷不平心绪的一个爆发它是主题性格的一 个主要片面, 每一次变奏时, 这一片面旋律都几乎保 持原形, 不举行大的变化主题旋律的结果片面, 在 二胡高音区变化展现了主题第 1 乐句旋律, 华彦钧 以其变幻不定的重音, 独特的演奏指法, 更加值得注 意的是力度的急剧变化和新的节奏音型, 使旋律铿 锵有力、富于变化、寓意深刻, 进一步抒发了不 宁静的思绪, 达成段落的高潮 二泉映月的主题变化重复 5 次, 旋律开展主 要表现在第 3 乐句上。
它的变化特点是每次都要在 重复、强调第 3 乐句的根基上, 运用扩展的手法, 引 进新的素材, 使乐思获得进展如第 1 次变奏中引 进的新因素、羽音的碎弓, 使人们联想到泉水中明月 的浮动, 使你陷入深深的思量, 略有凄凉之感第 2 次变奏具有向上 5 度移宫的倾向, 给人以别致亮堂 的心绪变化第 4 次变奏中, 第 3 乐句作了较大的 进展变化, 反复强调了全曲的最高音, 并以简练的手 法, 把乐曲再一次推向高潮音乐高亢有力, 铿锵如金之声, 表露了内心 深处无法抑制的激情全曲在变化重复中, 没有运 用江南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加花变奏手法, 而是在骨 干旋律不断重复的根基上运用扩展、补充等手法进 行新的素材, 充分运用二胡各把位不同音区、音色变 化, 使音乐层层开展, 一气呵成, 着墨甚少而音境深远乐曲既有宁静、抒情的倾诉, 又有高亢坚实沉重 有力的反问和探求, 深刻地透露了他的内心世界, 在 确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沉 重呻吟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具有深刻的、猛烈的艺术 感染力 三.情感表现: 1950 年阿炳先生录完这首乐曲之后, 有人问他 这首乐曲的名字时, 他说: 这首乐曲是没著名子的, 信手拉奏, 久而久之, 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问: 你 常在什么地方拉?答曰: 我常在街头拉, 也在惠山 泉庭上拉 当时杨荫浏先生脱口而出: 那就叫二 泉吧 祝诸先生说: 名为二泉, 不象个完整的曲 名, 粤曲里有三谭印月, 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 印月呢? 杨先生说: 印 字抄袭得不够好, 我们无 锡有个印山河, 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 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下来了 这段资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 这首乐曲本来 没有标题, 是杨、祝诸先生即兴商定, 与乐曲内容并 无紧密联系因此, 我们对音乐的理解貌似不应完 全借助于标题, 而应从乐曲本身的音乐表现举行恰 当的、符合情理的分析 我们在赏识这首作品时, 按乐曲的心绪设想, 应 该是在沉痛表达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