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计算和图像题 第一课时一、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计算:1、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设金属为R,,其反应后的化合价为+n价,则其与强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如稀H2SO4): 离子方程式是:2R + 2nH+ = 2Rn+ + nH2↑,从上面两个方程式可以看出金属、H2(转换为H)与转移电子e-三者之间的量的关系:N(H)=N(转移e-)=N(H+)=金属的化合价总数则:n(H2)=n(H)/2=n(金属)×化合价数/2(若金属全反应)=n(H+)/2(若金属有余,酸完全反应)或:m(H2)=m(金属)·化合价数/M(金属)(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2、活泼金属混合物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计算:⑴质荷比与平均质荷比不同的金属在与酸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不同(则在产物中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因此相同物质的量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的H2不同,而又由于金属的摩尔质量也不同,故相同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生成的H2也不同但同一金属如R每失去1mole-所对应的质量是相同的即:M(R)/化合价数是一定值(化合价数始终等于转移电子的数目),把M(R)与化合价数的比值或M(R)与转移电子数的比值称之为质荷比,它等于金属的质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即M(R)/化合价数=m(R)/n(转移e-)。
如果是混合物,则混合物的总质量与转移e-的比值称之为平均质荷比如:12g镁与足量的酸反应时,有下列关系:镁的质荷比=M(Mg)/化合价数 = m(Mg)/n(转移e-) = 24/ 2 =12g/(0.5mol×2)=12⑵质荷比的应用:① 一定质量的金属完全与酸反应的计算 质荷比反映出不同金属与生成1molH(即转移e-)的关系如:金属(摩尔质量)Na(23)Mg(24)Al(27)Fe(56)Zn(65)Ca(40)1mol金属转移e-的物质的量123222金属元素化合价+1+2+3+2+2+2金属的质荷比231292832.520生成1molH时金属的质量23g12g9g28g32.5g20g例1、⑴ Na、Mg、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等体积的H2,则Na、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⑵ 等质量的Na、Mg、Al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比为 ⑶ Na、Mg、Al分别与足量的硫酸反应,产生等质量的H2,则Na、Mg、Al的质量之比为 ② 金属混合物与酸完全反应的计算: 用以解决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题:例2、有一金属混合物7.5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L。
则此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Zn和Fe B.Mg和Al C.Mg和Cu D.Zn和Al故选C、D练习:1、有一金属混合物10g,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后,固体质量增重17.75g,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Zn和Cu B.Fe和Al C.Mg和Fe D.Zn和Al2、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Na B.Mg C.Al D.Zn3、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8g,跟氯气完全反应时,消耗氯气2.24 L(标准状况),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镁和铁 B.钠和铁 C.钠和铝 D.铁和铜3、Al与酸或碱的反应的计算 Al与强酸、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 + 6H+ = 2Al + 3H2↑ 2Al + 2OH- + 2HO=2AlO + 3H2↑,对比这两个离子方程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Al完全反应所消耗的H+、O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其中消耗酸的物质的量3倍于OH-,但产生H2的物质的量相等。
例3、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练习:1、取18.4g铝锌合金溶于足量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氢气11.2L,则由铝和锌分别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 )A.1︰3 B.2:3 C.3︰2 D.3:12、取一定量的Mg、Al合金用足量盐酸溶解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滤出沉淀物,加强热最后得到白色粉末,干燥后称量,这些粉末与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Mg的质量分数为( )A.40% B.20% C.60% D.65.4%4、极活泼金属(K、Ca、Na等)与酸溶液反应的计算 一定量的K、Ca、Na等与酸溶液反应时,若酸不足,剩余的金属还可以与水继续反应产生H2故不管酸的量有多少,只要按照金属的量来计算即可例4、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A.1︰2︰3 B.6︰3︰2 C.3︰1︰1 D.1︰1︰1 练习:1、将0.51 g的Mg—Al合金置于50 mL 1 mol /L的盐酸中,合金恰好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金属钠,刚好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则所投入的钠的质量为A.1.15 g B. 0.92 g C.0.69 g D.0.23 g2、在托盘天平上有放足量水和盐酸的A、B两烧杯,且质量相等,调至平衡,然后在A、B中同时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的Na和Mg,对于天平的正确描述是 A.先偏向B后不偏 B.先偏向A后不偏 C.偏向A D.偏向B3、用铝箔包好的2.3 g钠块投入足量水中,则产生氢气的质量是A.0.1 g B.> 0.1 g C < 0.1 g D 无法确定5、金属与氧化性酸反应的计算 ① 金属与浓硝酸(或稀硝酸)、浓硫酸的反应金属与浓硝酸(或稀硝酸)、浓硫酸反应无H2生成,反应方程式如下:6HNO3+Fe=Fe(NO3)3+3NO2↑+3H2O、2H2SO4(浓)+CuCuSO4+SO2↑+2H2O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② 活泼金属与浓硫酸反应的计算过量的活泼金属Zn、Fe等在与浓硫酸反应时,先发生下式反应生成SO2:2H2SO4(浓)+FeFeSO4+SO2↑+2H2O,而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则Fe或Zn与之反应时生成H2:H2SO4 + Fe = FeSO4 + H2↑故整个过程产生的气体有SO2和H2。
6、Na2O2的有关计算 Na2O2能与CO2、H2O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 Na2O2 + 2CO2 = 2Na2CO3 + O22Na2O2 + 2H2O = 4NaOH + O2↑注意一下几点:⑴ Na2O2与CO2、H2O反应时差量的计算 ①Na2O2与CO2反应时差量的计算 ②Na2O2与H2O反应时差量的计算 注意:应用时同种物质单位必须一致,不同的物质单位可以不同⑵ Na2O2“吸收”CO和H2的有关计算 将CO或H2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当有O2(或CO2 或H2O 蒸汽)存在、在电火花点火的条件下,CO或H2可视为被Na2O2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原理是: ① 2CO +O2 = 2CO2 ② 2 Na2O2 + 2CO2 = 2Na2CO3 + O2①+②整理得:Na2O2 + CO = Na2CO3同样有:③ 2H2 + O2 = 2H2O ④ 2Na2O2 + 2H2O = 4NaOH + O2↑③+④整理得:Na2O2 + H2 = 2NaOH 即:有mgCO[或H2或组成满足通式:n(CO)·m(H2)的物质],与O2反应后的产物(CO2、H2O)通入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使Na2O2增重的质量为mg,即CO[或H2或组成满足通式:(CO)n(H2)m的物质]的质量,固体差量即为CO(或H2)的量。
例5、10g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Na2O2的质量增加了10g,则原物质不可能是( ) A.H2 B.CO C.C2H5OH D.CH3COOH⑶ 少量Na2O2与CO2和H2O混合气体的计算 少量Na2O2与CO2和H2O蒸汽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反应,若Na2O2有余再考虑与H2O 反应7、Na2CO3、NaHCO3的有关计算和图像: 1).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有关①把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的化学方程式:a.CO32-+H+=HCO3- b.HCO3-+H+=H2O+CO2↑生成CO2与加量的关系:②把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盐酸溶液化学方程式:CO32-+2H+=H2O+CO2↑③<2有关NaOH、Na2CO3、NaHCO3图像题的分析与计算 NaOH、Na2CO3、NaHCO3构成的 混合物或单一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产生气体的有关图像题目应抓住一下特点:V(CO2) OAABn(Na2CO3)=VOA·C(盐酸)n(NaHCO3)=(VAB-VOA)·C(盐酸)BAO训练1. 将5 g Mg、Al、Fe三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反应完全时共放出H22.8 L(标况),则三种金属物质的量之和为 A.等于0.15 mol B.可能小于0.125 moI,也可能大于0.125 moI。
C.小于0.125 moI D.无法确定2. 取对水蒸气的相对密度为0.4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若干克,通入到盛足量的Na2O2固体粉末的容器中,并同时加入少量的O2,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称重发现固体粉末的质量增加了2.1g,则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比为A.1:4 B.2:3 C.6:5 D.7:23.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A.3:4:1 B.3:3:2 C.6:7:3 D.6:9:04. 在标准状况下,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密度为10/7g/L),充满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2.4L),用不间断的电火花引发至充分反应,反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