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作业三及答案参考1. 哪位诗人称自己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A.高适B.王维C.李白D.杜甫参考答案:C2. “苏门四学士”,词的成就最高的是( )“苏门四学士”,词的成就最高的是( )A、晁补之B、黄庭坚C、秦观D、张耒参考答案:C3. 西汉时御史大夫也不是专职的监察官,其主要职责包括监察和执法两个方面,成帝时更名为大司空御史大夫的下属有中丞,因在宫中办公,是皇帝近臣,常可与御史大夫抗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出自( )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出自( )A、《泊船瓜洲》B、《雨过偶书》C、《明妃曲二首》(其一)D、《杜甫画像》参考答案:C5. 李白的著名诗句“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 )李白的著名诗句“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 )A、《梦游天姥吟留别》B、《蜀道难》C、《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D、《将进酒》参考答案:A6.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与民同乐”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T.对F.错参考答案:F7. 面容美化主要针对女士而言,男士不必每天修面剃须面容美化主要针对女士而言,男士不必每天修面剃须错误8. 《红楼梦》是我国传统的章回小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9.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一组是( )A炼约输碉B唾睹理明C油姚破益D特灿威慕参考答案:A10. 超文本具有多个层面和节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 苏轼在文学理论上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主张( )A.言必中当世之过(白居易)B.观察事物应了然于心,也了然于口和手C.诗有别材,诗有别趣D.诗贵乎枯淡,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E.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赞王维语)参考答案:BDE12. 《古文观止》最常见的解读方式是( )A.评点式B.语义学C.文化学D.社会学参考答案:A13. 最早使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提出 )最早使用“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提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下列四组语法结构中属于体词性偏正词组的是( )A、他是会来的B、他的话正确C、他的准时到来D、跑来上海一趟正确答案:C15. 关于《战国策》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它的作者是刘向B.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等C.主要记录了战国进谋臣、策士游说诸候的言论行动D.行文中多用排比和比喻,夸张渲染参考答案:A16. 直觉-表现说是以意大利哲学家和美学家( )为代表的直觉主义的美学理论。
A、费希纳B、克罗齐C、谷鲁斯D、布洛正确答案:B17. 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 )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参考答案:D18. 《孔雀东南飞》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 )A.《玉台新咏》B.《乐府诗集》C.《新序》D.《文选》参考答案:A19.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出自李煜的( )A.《虞美人》B.《乌夜啼》C.《忆江南》D.《浣溪沙》参考答案:B20. 思想性、政治性强的文章,我们首选语义学解读的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1. 七水硫酸镁又名泻盐、泻利盐、硫苦、苦盐、镁磺氧、麻苦乐儿七水硫酸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画出以盐湖苦卤法生产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简图七水硫酸镁又名泻盐、泻利盐、硫苦、苦盐、镁磺氧、麻苦乐儿七水硫酸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画出以盐湖苦卤法生产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简图22. 战后西欧被分区占领的国家是?( )A.法国B.比利时C.卢森堡D.德国正确答案:D23. 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缩酒,浓缩的酒B、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涉,趟水过河这里有进入的意思C、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臣属于二主D、颖考叔,纯孝也纯,笃厚正确答案:A24. 从“实科中学”的创设分析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华东师大2006研)从“实科中学”的创设分析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华东师大2006研)正确答案:“实科中学”的创设和发展是近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教育的进步实科中学是近代欧洲国家实施科学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适应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其特点为接近实际生活开设实用课程培养从事工商业的中等技术人才实科中学的创设与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n (1)17~18世纪实科中学的萌芽科学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后欧洲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文主义思想获得广泛传播自然科学中一系列重大发明和发现使欧洲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贴近现实、注重世俗并引发了对传统权威观念的进一步挑战和新思想的流行从17世纪的英国革命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反映这两百年的社会需求和科学进步的新兴教育思潮使欧洲教育逐步由注重书本转向注重经验由注重思辨转向注重科学实践这推动了实科中学的萌芽和科学教育的进步。
1647年英国经济学家配第首次提出“实科学问”的概念17世纪末至18世纪前期德国路德新教的虔信派教育家尝试建立实科学校弗兰克1695年在哈勒开办了一所国民学校以实科内容和直观教法施教并对贫家子弟免费提供教材此后又设立了科学学校等教育机构1708年席姆勒创办了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学校教授各类自然科学知识赫克1747年建立了类似的学校所开设的实科课程更为广泛又附设工艺学习班、师训班影响更大\r\n (2)19世纪实科中学的创立科学教育的比重在逐步增大19世纪西方国家的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的过渡教育反映了一定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教育教学内容逐步从人文走向科学虽然在19世纪以前实科教育的教育机构在一些国家已经获得了较大发展但直到19世纪中后期在多数国家中实际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取得和文科中学同等的社会地位19世纪中期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家尖锐批评古典教育落后于时代要求大力提倡实科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实科教育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西欧在中等教育改革中逐渐使实施实科教育的机构特别是实科中学与实施古典教育的教育机构享有大体平等的地位在实科教育发展迅速发展的德国实科中学已经成为德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
实科中学主要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1832年普鲁士率先颁布了《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它标志着实科中学这一形式得到政府的承认1859年普鲁士颁布《实科中学课程编制》规定高级实科中学修业年限为九年高年级设置拉丁文尽管如此它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开始时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只能升入哲学院甚至只限于升人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和现代语科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和文科中学同等的地位\r\n (3)20世纪实科中学进一步发展科学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19世纪后期教育的迅速发展为20世纪前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教育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中等教育和实科中学的问题中等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古典主义倾向与工商业发展急需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一些新的因素影响了20世纪前期教育的进程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在一些国家的完成使得最低水平的初等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生产部门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不仅要求改变初等教育的课程也要求对中等教育的课程和结构进行改革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的职能问题等成为改革家关注的中心扩大中等教育的范围加强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联系加强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构成了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这一时期改变双轨制加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联系改革中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实科中学”的创设和发展是近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教育的进步实科中学是近代欧洲国家实施科学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适应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其特点为接近实际生活,开设实用课程,培养从事工商业的中等技术人才实科中学的创设与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7~18世纪实科中学的萌芽,科学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后,欧洲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文主义思想获得广泛传播,自然科学中一系列重大发明和发现,使欧洲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贴近现实、注重世俗,并引发了对传统权威观念的进一步挑战和新思想的流行从17世纪的英国革命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反映这两百年的社会需求和科学进步的新兴教育思潮,使欧洲教育逐步由注重书本转向注重经验,由注重思辨转向注重科学实践,这推动了实科中学的萌芽和科学教育的进步1647年,英国经济学家配第首次提出“实科学问”的概念,17世纪末至18世纪前期,德国路德新教的虔信派教育家尝试建立实科学校。
弗兰克1695年在哈勒开办了一所国民学校,以实科内容和直观教法施教,并对贫家子弟免费提供教材,此后又设立了科学学校等教育机构1708年,席姆勒创办了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学校,教授各类自然科学知识赫克1747年建立了类似的学校,所开设的实科课程更为广泛,又附设工艺学习班、师训班,影响更大2)19世纪实科中学的创立,科学教育的比重在逐步增大19世纪,西方国家的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的过渡,教育反映了一定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教育教学内容逐步从人文走向科学虽然在19世纪以前,实科教育的教育机构在一些国家已经获得了较大发展,但直到19世纪中后期,在多数国家中实际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取得和文科中学同等的社会地位19世纪中期,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家尖锐批评古典教育落后于时代要求,大力提倡实科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实科教育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西欧在中等教育改革中逐渐使实施实科教育的机构特别是实科中学,与实施古典教育的教育机构享有大体平等的地位在实科教育发展迅速发展的德国,实科中学已经成为德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实科中学主要传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知识。
1832年,普鲁士率先颁布了《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它标志着实科中学这一形式得到政府的承认1859年,普鲁士颁布《实科中学课程编制》,规定高级实科中学修业年限为九年,高年级设置拉丁文尽管如此,它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开始时,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只能升入哲学院,甚至只限于升人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