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作品中的长妈妈.以她动听的故事赢得了一代代学子的爱,但着力描写的另一个人物──"三味书屋中的"先生,却阴差阳错地以其"迂腐遭到了本不应有的非议有人说:"先生也和一般宿儒一样的古板、迂腐他认为学生只应读正经的书,不该问旁门杂学他那书读到精彩处的姿势,也是非常迂腐可笑的①也有人说:"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丘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② 鲁迅笔下的"先生,真是一位"迂腐之人吗? 作品是这样写鲁迅拜孔子、拜"先生的:"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③有人据此断言说:这位"先生是"典型腐儒好象只有不要学生拜孔子和拜先生的人才不是"腐儒。
如是,我以为这实在也太苛求"先生了,因为"先生不可能超越历史,去要他的学生对着五星红旗注目再说,行礼时,"先生并不摆放孔子牌位,也不挂孔子圣像,而是让学生对着写有"三味书屋的匾行礼,"先生的做法,从"三味是劝人读书多吟味,多体会④的含义看,其良苦用心,略见一斑"典型腐儒怎有如此并不墨守陈规之举? "先生不回答鲁迅"怪哉问题,是"迂腐论者进行非议的重要话题如有人就认为鲁迅"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先生为什么要让鲁迅"碰这"一鼻子灰呢?这里,且不说鲁迅问"先生的内容与私塾中蒙童通常应受的教育是否背道而驰,也不说"先生如果给他解释"怪哉虫是不是"冤气所化、以及为什么"用酒一浇,就消释了的道理,他是否能正确理解,单就在课堂上向"先生问如此与自已所学的课程毫不相干的内容来说,我看,这"一鼻子灰就应该让他"碰,因为别说是在旧时的私塾课堂里,就是在现在社会主义的学校课堂上,那样做,也是不能容许的譬如,现在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有哪个学生在语文课上回答完老师的提问后,问起电子游戏机的原理来,这位语文老师对此懂不懂且不论,就是精通此道,难到可以放下课文不讲,去为他解说一番不成?如不解释,这位语文老师便是什么"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如是,真称得上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了。
在我看来,"先生让鲁迅"碰的这"一鼻子灰,不仅"碰得对,而且"碰得好你想,不正是这一"碰,才使鲁迅"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⑤吗?不正是这一"碰才使"我就只读书⑥了吗?不正是这一"碰,才使他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而写了君子自重的红纸条贴在书桌上,学习成绩"总是最好的⑦吗? "先生在课堂上的入神读书,更是"迂腐论者进行非议的主要话题作品是这样写"先生读书的:"先生自己也读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⑧有人认为"先生"书读到精彩处的姿势,"是非常迂腐可笑的,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先生"一面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是"典型腐儒我从做学生到教学生,不知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过了多少遍,恕我愚昧,我还从没有认为"先生读书的形象是"迂腐可笑的,从来没有认为"先生读的是"无聊文章,更没有认为"先生是在"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恰恰相反,每当我读到和教到关于"先生入神读书的地方时,便不由的从心底涌出一股对这位"先生的敬佩之情。
敬佩他"须发都花白了⑨,还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敬佩他虽不再是为金榜题名而读,却那样神情专注;敬佩他身为名师,却还那样注重身教,执着敬业"先生读书的内容,是清代武进人刘翰写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中的两句,这两句是刘翰写唐藩镇李克用因一次对梁战争的胜利,在三垂冈置酒庆贺,手挥如意,倒空酒杯,欣喜若狂的情景的赋的内容是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又写得生动、传神,怎么是"欣赏无聊文章呢?书是要用"心来读的书读到精彩处,动了情,"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怎么就"是非常迂腐可笑的呢?不是有许多人书读到感人处也常常潸然泪下的吗?难道那也"是非常迂腐可笑的?鲁迅之所以把"先生读书的情景当作特写镜头写进作品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要写下文的"做戏和"画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先生是怎样读书的印象太深了当然,印象再深,如果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没有什么作用的话,他也是不会写进作品里去的写进作品,定有其用意用意究竞是什么?难道就只可以理解"先生在"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那种认为对三味书屋的描写是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⑩我认为这是"先生在为学生做表率,教育学生读书耍做到"三到即"心到、口到、眼到,从而表现"先生执着敬业的,这有史实可证: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 10个字,夹在书页里。
"先生入神读书对鲁迅的影响,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先生不仅教学生读书,而且以身作则教学生怎样读书,即读书时要"多吟味,多体会他在课堂上不是心猿意马,想入非非,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这敬业的执着精神,难道不是连现在为人师者都应该好好学习的吗?如今商潮涌来,有人干起了"第二职业双休日难得休息,工作日就更忙了,因"雀巢鲜果棒要天天进货,虽有"野马代步,但终因种种原因也难尽如人意常常是"野马立足未稳,上课铃声就连连敲响,不得不饥肠轭输,气喘吁吁,拎起教本疲惫不堪地进了课堂如果不是原来教他的老教授们执着敬业,坚持严格要求,使其学得倒还踏实,只怕是登上讲台,连今日这"十年一贯制的讲授也难以为继了每当我读到"先生入神读书的一节时,每当我将"先生的形象与现在有些人的作为联系起来时,我就常常作如是想:"先生不容否定如果世上真的每个教师都对"赵公元帅礼拜勤起来,都变得不"迂腐了,将"孔方兄供在心灵的搁板上,一门心思求发财,那时,只怕"希望学校也就变成"无望学校了 因此,我认为;如果说长妈妈是以她动听的故事给鲁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的话,那么,"先生则是以其执着敬业的精神受到了鲁迅难以忘怀的崇敬说"先生"迂腐,实在有欠公允。
"迂腐论可以休矣 解释: ①涂元济《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札记两则》,载《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 ②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 ③⑤⑥⑧⑨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④⑦⑩常国武、王震理《中学语文教材析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