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1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 学号 碳纤维增强材料 1 内容 一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概况 二 碳纤维的特性 结构及分类 三 碳纤维的应用与发展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2 1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简述 碳纤维 carbonfiber CF 是由有机纤维在保护气氛 N2或Ar 下热处理碳化成为含碳量90 99 的高性能无机纤维材料 1860年 英国人瑟夫 斯旺 J Swan 将细长的棉线纸化制取碳丝 以此制作电灯的灯丝 这是人类第一次记载使用碳纤维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 具有高比强度 高比模量 耐高温 抗化学腐蚀 耐辐射 耐疲劳 抗蠕变 导电 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 此外 还具有纤维的柔曲性和可编性 一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概况 3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概况 碳纤维既可用作结构材料承载负荷 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 因此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日本是碳纤维的最大制造国 特别在PAN原丝的d制造技术和产量方面 美国是碳纤维的最大应用国 这次将就碳纤维的特性 分类及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介绍 碳纤维微观结构图 4 2 碳纤维的发展简史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概况 5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概况 续表 6 二 碳纤维的特性 结构及分类 1 碳纤维主要具备的特性 碳纤维的性质主要包括力学性质 强度 模量 伸长 热学性质 热容 热导率 热膨胀 化学性质 氧化性 腐蚀性 电 磁学等性质 就综合性质而言 碳纤维是一种优异增强材料 下面主要是其所具备的一些特性 密度小 质量轻 碳纤维的密度为1 5 2g cm3 相当于钢密度的1 4 铝合金密度的1 2 强度 弹性模量高 其强度比钢大4 5倍 弹性回复为100 热膨胀系数小 导热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耐骤冷 急热 即使从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突然降到常温也不会炸裂 7 碳纤维的特性 摩擦系数小 并具有润滑性 导电性好 25 时高模量碳纤维的比电阻为775 cm 高强度碳纤维则为1500 cm 耐高温和低温性好 在3000 非氧化气氛下不熔化 不软化 在液氮温度下依旧很柔软 也不脆化 耐酸性好 对酸呈惰性 能耐浓盐酸 磷酸 硫酸等侵蚀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耐油 抗辐射 抗放射 吸收有毒气体和使中子减速等特性 8 碳纤维的品种与规格碳纤维与玻璃纤维一样 有长纤维 短纤维 有布 毡 有扭绳或编制绳 三向或多向立体织物等不同形式的产品供应 如下将列出主要碳纤维的品种与和性能 碳纤维的特性 9 主要碳纤维的品种和性能 碳纤维的特性 10 碳纤维的结构 2 碳纤维的结构 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是与其结构分不开的 碳纤维的结构取决于原丝结构和碳化工艺 但无论用哪种材料 碳纤维中碳原子平面总是沿纤维轴平行取向 与石墨晶体类似 石墨晶体是三维有序的各项异性材料 沿层平面方向具有非常高的模量 试想发展层平面与纤维轴向一致的纤维材料 必将会具有高模量由此导致了碳纤维问世 CF的结构 11 碳纤维的结构 碳纤维结构示意图 用X 射线 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 真实的碳纤维结构并不是理想的石墨点阵结构 而是属于乱层石墨结构 如右图所示 构成此结构的基元是六角形碳原子的层晶格 由层晶格组成层平面 在层平面内的碳原子以强的共价键相连 其键长为0 1421nm 在层平面之间则由弱的范德华力相连 层间距在0 3360 0 3440nm之间 层与层之间碳原子没有规则的固定位置 因而层片边缘参差不齐 处于石墨层片边缘的碳原子和层面内部结构完整的基础碳原子不同 层面内部的基础碳原子所受的引力是对称的 键能高 反应活性低 处于表面边缘处的碳原子受力不对称 具有不成对电子 活性比较高 因此 碳纤维的表面活性与处于边缘位置的碳原子数目有关 12 碳纤维的分类 3 碳纤维的分类 1 根据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可分为 通用级碳纤维 GP 和高性能碳纤维 HP 其中高性能碳纤维又包括中强型 MT 高强型 HT 超高强型 UHT 中模型 IM 高模型 HM 和超高模型 UHM 等几种 其高性能碳纤维 HP 的性能如下表 13 碳纤维的分类 2 根据先驱体纤维原料的类型可分为 14 碳纤维的分类 3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选用各种基体材料和复合方式来达到所要求的复合效果 碳纤维可用来增强树脂 碳 金属及各种无机陶瓷 而目前使用得最多 最广泛的是树脂基复合材料 i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具有优异的耐蚀性 耐磨性 耐高温性和化学稳定性 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产品 但是 它的致命弱点是脆性大 并且对裂纹 气孔和夹杂物等细微的缺陷很敏感 用碳纤维增强陶瓷可有效地改善韧性 改变陶瓷的脆性断裂形态 同时阻止裂纹在陶瓷基体中的迅速传播 扩展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CarbonFibersReinforcedSiliconCarbideCeramicMatrixComposites CFRCMCs 是碳纤维增强碳化硅材料 因其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 在高温下服役不需要额外的隔热措施 因而在航空发动机 可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5 ii C C复合材料C C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的简称 也是一种高级复合材料 它是由碳纤维或织物 编织物等增强碳基复合材料构成 碳 碳复合材料主要由各类碳组成 即纤维碳 树脂碳和沉积碳 这种完全由人工设计 制造出来的纯碳元素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 除具备高强度 高刚性 尺寸稳定 抗氧化和耐磨损等特性外 还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假塑性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 强度高 不熔不燃 仅是均匀烧蚀 这是任何金属材料无法与其比拟的 因此广泛应用于导弹弹头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以及飞机刹车盘等高科技领域 碳纤维的分类 16 碳纤维的分类 iii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CarbonFiberReinforcedMetal CFRM 是以碳纤维为增强纤维 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 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碳纤维 铝合金复合材料在400 高温下 强度和弹性模量基本无变化 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 具有高的耐热性 与陶瓷相比 具有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 金属基体多采用铝 镁 镍 钛及它们的合金等 目前 在制备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时碳纤维的表面改性主要采用气相沉积 液钠法等 但由于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所用长纤维的价格昂贵 制备工艺复杂 限制了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17 iv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CarbonFiberReinforcedPlastics CFRP 是目前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之一 它以轻质 高强 耐高温 抗腐蚀 热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及耐高温抗烧蚀材料 是其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所用的基体树脂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热固性树脂 另一类是热塑性树脂 热固性树脂由反应性低分子量预集体或带有活性基团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 CFRP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 人们甚至将CFRP在航天结构上应用的规模视为衡量航天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碳纤维成本的降低以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发展 土木建筑和海底油田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新增长点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传统金属材料制作建筑物的横梁 抗震结构 补强 修补或加固桥梁 制造油田勘探和开采器材以及平台 油 气储罐等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分类 18 三 碳纤维的应用与发展 1 发展简述对于近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来看 在航空航天领域PAN CF已成为重要的主导材料 汽车和风电叶片则是未来CFRP的重要市场 日本在CFRP研发方面 比美欧晚10 20年 然而近年来发展迅速 而且在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的成型工艺方面都有所创新 值得我国借鉴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 多功能的先进复合材料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工艺优化以及复合材料及结构的损伤破坏和承载能力分析等领域 相信随着我国在碳纤维生产以及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建筑 交通 化工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将十分乐观 而其在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 19 碳纤维很少直接应用 大多是经深加工制成中间产物或复合材料 碳纤维及其深加工制品如图右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20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2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复合技术的不断地提高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日臻完善 应用领域也逐步的拓宽 接下来将通过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简要做一些介绍 1 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i 在航空航天及军事方面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人类的活动范围延伸至地球以外的太空 各种宇宙飞行器 探测器 空间站和人造卫星等在太空中运行飞行 在这复杂环境中飞行碳纤维复合材料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宇宙航天及战略武器方面应用的主要碳纤维增强材料是C C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可克服在地球大气层及在太空中高温 辐射 冲击磨损 使用寿命和减重等系列问题 21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 军事领域的应用 22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ii 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应用 在核聚变方面的应用 氢 H 元素的原子核聚合 可释放出巨大能量 称之为核聚变 轻核聚变的燃料是氘 D 海水中氘储量丰富实现核聚变的装置称TOKA MAK 核聚变过程氢原子同位素氘和氚 T 形成燃料生成氦 He 并释放高能中子 n 研究中子辐射材料格外重要 而C C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 抗核辐射 极低中激活和中子伤害容限等特性 以其代替石墨作第一内壁的热内衬 装置在失控或运行不正常时C C复合材料可作为原液的紧靠件 铀的分离与浓缩 新一代铀 U 的浓缩采用高分离系数的激光分离法 采用极锐利激光照射铀 仅被235U吸收使之分离化 并在电极板上回收 电极板可采用 C C复合材料 正负电子对撞机配套的CFRP构件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单元的夸克和轻子的设备及仪器 可采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湿式缠绕工艺制得束流管主漂移室内 外同构件 23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2 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i 汽车及交通运输领域中应用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潮流下 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尤其对于新型混合动力汽车 汽车工业采用新材料使其轻量化 可显著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并节省燃油 使每加仑 1USgal 3 7854dm3 汽油行驶里程显著提高 减少行驶阻力是降低汽车耗油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 减小行驶阻力最有效措施是减轻车的重量 CFRP制造汽车部件的减重效果如下 减重效果一般在50 以上 CFRP制造汽车部件的减重效果 24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在铁路交通运输上 磁悬浮列车磁铁的核心部分是超导线圈并以液氦 4 2K 冷却 该线圈在大气温度 300K 下的磁铁外槽内由负载支撑体支撑 支撑体除要求刚性和强度外 还应具备隔热性能 可采用CFRP作为使用材料 铁路机车高速化需要车本身轻量化 需要采用大量的新材料 采用耐火优异的酚醛树脂为基体的CFRP不仅可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而且防火 运行中噪声低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应用 25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ii 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材料 碳纤维可用于制造风电叶片 新型电池 太阳能暖屋 用于制造半导体单晶的坩埚等许多新能源领域的使用器材 例如 专家对风电叶片预测 当风电叶片长度超过40m就需要部分使用碳纤维 当前风电装备制造商经营举步维艰 碳纤维在该领域的大批量应用也非常艰难 可能的突破思路有两条 第一是叶片结构设计上充分利用碳纤维的优势 全面创新结构设计 第二 从叶片的设计要求看 碳纤维的模量 中模 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是与玻璃纤维竞争的关键所在 开发中模大丝束 提升碳纤维的竞争优势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26 碳纤维应用与发展 iii 在土木建筑结构领域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许多新型建材进入市场 其中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