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介绍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的作用,显示了这个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全文六个自然段,分四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先讲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写出了河道纵横交叉的特点然后用汽车和小艇作比,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使人很容易地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小艇的特点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个是外形上的特点,又窄又深,两头翘起;一个是行动上的特点,轻快、灵活先讲有多长,紧接着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这一行动上的特点是由构造上的特点决定的,接着又讲了坐船的乐趣 第三段(第4、5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表现在“速度快,船只多,操纵自如”,“不管多么拥挤,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最后通过坐船者的感受来说明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一方面是船夫长期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小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课文第二、三段之间有密切联系。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第5 自然段从白天人们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说明小艇的作用,作者抓住忙着做生意的商人、年青妇女、到郊外去的小孩、上教堂的老人等四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显示了小艇同市民的密切关系第6自然段通过戏院散场,人们乘船离去,来说明威尼斯的小艇同人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写了小艇的作用 这篇课文原来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独立阅读课文新编教材安排在第九册第五单元,改为讲读课文,增加了一类生字六个:“艇”、“纵”、“叉”、“拥”、“雇”、“梁”原来的习作训练项目是“静态和动态”,现改为“抓住事物特点写”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中,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项目重新安排和设计教法在前两课掌握学法的基础上,以这一课为例,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己分析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独特的功用和市民的关系来安排行文结构的,以便通过学习来掌握写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现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谈一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懂得它和这座水上城市的关系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4.学会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我们预习了16课《威尼斯的小艇》,翻阅了大量资料,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板书)看题目,谁能根据题目提出问题呢? 2.围绕课题提问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威尼斯是个怎样的城市?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它在这个城市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 二、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分段,概括段意 三、布置自学,提出要求 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思考题: 1.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3.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四、检查自学,相机点拨。
1.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窄”、“深”,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 (2)“翘”,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两头翘起的样子新月两头尖尖的,弯弯的,很美,作者用“新月”比喻小艇这一特点,形象地描写出小艇独特的美 (3)“快”,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水蛇在水里游动,行动灵活自如,用水蛇比喻小艇行动快,就更能使人形象地体会出小艇这一特点,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读,体会小艇的特点 2.坐在这样的小艇里,那将是什么样的情趣? (让学生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坐在这样小艇里的乐趣) 五、作业 1.复习巩固课后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第三、四段,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学生思考: 1.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1)速度快,来往船只多,能够操纵自如; (2)非常拥挤时,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 (3)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还能做急转弯。
最后从坐船者的感觉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3.有感情地朗读,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充分表现出来 4.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与小艇自身特点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四段 自由读思考: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作者是抓住了哪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的?说明了什么? (商人、年青妇女、小孩、老人,说明了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小艇) (2)作者抓住哪两个不同的时间?说明了什么? 四、齐读全文,思考 1.为什么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2.作者写威尼斯小艇是为了什么? (为了显示水上城市的特有风光) 五、总结中心 六、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小艇的特点 ┌外形:窄、深、翘 16.威尼斯的小艇│ └行动:快 │驾驶技术:特别好 │ └小艇的作用┌白天 └晚上B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3.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3.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4.全班交流: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自由交流感悟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三、深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要想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是又窄又长5.读出小艇的美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
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4.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1.读: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句子2.说:交流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4、演:造型独特的小艇带领我们浏览威尼斯风光,小艇随着浪花时起时伏,我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坠入水中如果此时你就是我所坐的小艇的船夫,你会怎样来帮我?(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唱歌助胆;介绍威尼斯风光;播放威尼斯地方的音乐……)5.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1.读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说话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5.如果请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配一首曲子,你想选择哪一类的音乐?(抒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配乐朗读6.小结: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四、作业1.背诵课文4~6自然段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