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础工程施工工艺2.1 现场浇筑基础施工工艺2.1.1 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浇筑基础施工2.1.2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图2-1 施工准备钢筋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基础养护模板拆除 质量验收 图2-1施工流程图2.1.3 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准备(1) 按施工图要求对基坑尺寸进行验收2) 经检验合格的砂、石、水、水泥等原材料已运输到位,备料充足混凝土配合比已确定砂、石、水泥等应与地面隔离,水泥要采取防潮措施,见图2-2、图2-3、图2-4图2-2现场原材料堆放示例一 图2-3现场原材料堆放示例二图2-4现场原材料堆放示例三(在底部插入垫木垫高)(3) 施工用机具准备就绪2.1.3.2 钢筋制作与安装(1) 一般规定:1) 钢筋的使用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检查该批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并按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2)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3) 基础配筋按施工图要求布置排列2) 钢筋加工1)钢筋弯制前必须对照施工图对钢筋的级别进行核对,严禁混淆。
a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b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制作及成品示例见图2-5、图2-6 图2-5 钢筋制作示例 图2-6 钢筋制作成品(两种弯钩)2)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3) 钢筋连接1) 钢筋连接应遵守的基本原则a.实际发生焊接的各种规格钢筋均须作焊接试验b.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c.在受力钢筋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超过50%d.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超过50%2) 钢筋焊接的要求:a 钢筋焊接接头的两种常用形式:(见钢筋焊接图)类别接头形式示意图适用范围钢筋类别钢筋直径 搭接焊双面焊d0 (5d0) 4d0HPB235HRB335HRB400RRB40010-2010-4010-4010-25单面焊d0 (10d0)8d0HPB235HRB335HRB400RRB40010-2010-4010-4010-25帮条焊双面焊 5 do 4d0 (5do) HPB235HRB335HRB400RRB40010-2010-4010-4010-25单面焊 5 do 8d0 (10do) HPB235HRB335HRB400RRB40010-2010-4010-4010-25图中括号内数据为HRB335、HRB400、RRB400钢筋b. 钢筋焊接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
c. 钢筋焊接所用焊条、焊剂等焊接材料的型号、属性应与所焊接金属相适宜d. 焊接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的有关质量要求及焊接工艺,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钢筋焊接过程示例见图2-7图 2-7 钢筋焊接过程 3) 钢筋绑扎连接a.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对应混凝土强度C15C20-C25C30HPB23545d35d30dHRB33555d45d35dHRB400、RRB400——55d40d注: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粗钢筋的直径计算b.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上表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4) 钢筋安装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 立柱与地脚螺栓用的箍筋应与受力主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是主柱角上的主筋处并沿受力主筋方向错开设置,各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基础钢筋安装示例见图2-8、图2-9、图2-10图2-8 板式基础钢筋安装示例一 图2-9板式基础钢筋安装示例二图2-10基础钢筋安装示例3) 立柱主筋上端四角应采取措施,以确保主筋的保护层厚度。
钢筋弯钩朝向按图纸要求布置,尽量一致4) 绑扎的偏差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施 工 项 目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的排距±5 钢筋弯起点的位置20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5) 岩石基础锚筋安装:锚筋应正直,不得弯曲,浮锈应用钢刷清除;锚筋在锚孔中的位置应居中,埋入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安装后应有临时固定措施,防止松动(见图2-11、图2-12)图2-11 锚筋安装示例一 图2-12钢筋安装示例二2.1.3.4 模板安装(1) 模板及其支撑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支模前应检查基坑的深度、大小、方位,清除杂物基础支模示例见图2-13、图2-14、图2-15、图2-16图2-13板式基础支模示例 图2-14 台阶式基础支模示例图2-15基础支模局部示例一 图2-16基础支模局部示例二(3)地脚螺栓应安装牢固,尺寸校核准确,安装前应除去浮锈,螺纹部分应予以保护4) 插入式角钢一般采用单腿定位施工,各腿单独支模与找正立柱模板应牢固支撑,并在四周打设水平拉线,用于稳定立柱筒体,防止水平位移,钢模位置采用花兰螺栓调节,对于不落地的插入式角钢,应有防止角钢下沉措施。
插入式基础支模、主角钢安装示例见图2-17、图2-18图2-17 插入式基础支模示例 图2-18 插入式主角钢安装示例(5)配置模板应使其接缝相互错开,合缝严密,各部位的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符合图纸要求6)模板表面应采取有效脱模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7)基础有预高要求时,应按施工图要求设置预高值2.1.3.5 混凝土浇筑(1) 浇筑前复核支模后地脚螺栓的规格、间距,基础根开、标高,钢筋的规格、布置及保护层厚度,并作好签证插入式基础施工宜采用双测工制2) 坑内积水、杂物、塌土应清理干净钢筋上泥土及浮锈应清除干净(见图2-19所示) 图2-19 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及基础进行清理(3) 基础混凝土严禁掺入氯盐4) 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配料,对砂、石、散装水泥、水用秤或量桶计量(见图2-20、图2-21),需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混凝土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两次 图2-20 原材料计量示例一 图2-21原材料计量示例二(6)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坍落度试验见图2-22、图2-23。
图2-22 坍落度试验示例一 图2-23 坍落度试验示例二(7)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捣固,特殊地形无法机械搅拌时,采用“三干四湿”人工搅拌方法,混凝土配合比须重新设计基础浇筑施工见图2-24、图2-25、图2-26 图2-24机械振捣混凝土图2-25预拌混凝土基础浇筑示例一 图2-26预拌混凝土基础浇筑示例二(8)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应不离析、不分层、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稠度9) 试块应在现场从浇筑中的混凝土取样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基本相同试块制作及养护见图2-27、图2-28所示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转角、耐张、终端、换位塔及直线转角塔基础每基应取一组2)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队(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一组,单基或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超过100m3时亦应取一组3) 按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一组,但当基础混凝土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则应每基取一组4)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图2-27 试块制作示例 图2-28试块同条件养护示例 (10)下料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等措施,见图2-29、图2-30。
图2-29采用料斗+溜槽下送混凝土 图2-30 混凝土溜槽示例(去除人脚)(11) 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脚螺栓或插入式角钢位置的准确性混凝土表面在终凝前进行收光见图2—31 图2-31 尺寸测量及表面收光示例(12) 岩石基础浇筑:1)灌注用砂浆或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执行砂浆或混凝土水灰比应由试验确定;拌制时原材料要计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2)灌注前,孔洞岩石壁应用水润湿,孔内不得积水,以保证砂浆(混凝土)与孔壁的粘结力3)灌注时要分层捣固密实,一次不应灌注得太多,以防石子卡住形成空隙;捣固时应防止锚筋或地脚螺栓的位置移动4)孔洞中灌注混凝土或砂浆的数量不得少于施工图的规定值13) 基础尺寸允许误差:检 查 项 目允 许 误 差保护层厚度(mm)-5 立柱断面尺寸-1%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的偏移(mm)10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mm)横线路30顺线路30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10’高塔5’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