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 肖华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3、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二、相关资料 1 1、萧华:江西兴国人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1930年参加红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二届中央委员 1965 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12首长征首长征组诗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茂、唐轲、遇秋择其1010首谱成首谱成《《长征组歌长征组歌》》 2、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
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揚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3、四渡赤水v前因前因::19351935年年1 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立革命根据地v19351935年年1 1月月2929西渡赤水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v2 2月月1818日日东渡赤水东渡赤水 小部引温水,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小部引温水,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遵义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长征城,遵义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v3 3月月1616日日西渡赤水西渡赤水 川南古蔺川南古蔺v3 3月月2121日东渡赤水日东渡赤水 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将几十万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将几十万敌军甩在江北敌军甩在江北v后果: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后果: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
胜利长征路线过雪山草地三、欣赏歌曲,研读诗歌 听听《《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和《《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朗诵回答问题朗诵回答问题p1、找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 p2、试着给两首歌词划分层次 1、《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2、《四渡赤水出奇兵》划分层次v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v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v歌词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过雪山草地》层次v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v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并且由表及里,揭示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同甘共苦、充满理想 1、你认为这两首歌曲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说说你的看法四、品味语言,拓展研究四、品味语言,拓展研究 2、两首歌词都恰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
v 《《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中的““压压””,写敌军来,写敌军来势汹汹;势汹汹;““弃弃””、、““丢丢””:写敌人狼狈不堪,:写敌人狼狈不堪,前后对比鲜明前后对比鲜明““出出”“”“飞渡飞渡”“”“临临”“”“逼逼”“”“赶赶”“”“袭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用兵真如神””v 《《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中的中的““迎迎””字,把雪字,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亲可爱,写出红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亲可爱,写出红军的豪迈气概;把军的豪迈气概;把““草地沼泽草地沼泽””说成说成““草草毯泥毡毯泥毡””突出红军突出红军““不怕难不怕难””的革命乐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义精神 《四渡赤水出奇兵》 ①“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②“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③反复吟唱“横断山,路难行”,强调突出红军行军的艰难《《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3、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4、我们也读了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请、我们也读了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请你思考一下:故事与歌词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有你思考一下:故事与歌词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什么不同? 相同点:①都通过中心句直接表达主题;②均由两部分组成,都对红军所遇的困难作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③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或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了烘托作用。
不同:《过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写了敌军的凶猛攻击 故事需有完整情节,以叙事、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叙事生动具体,篇幅长;诗歌语言凝练,重在抒情五、课堂小结1、《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曲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之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六、作业布置六、作业布置1、背诵两首歌词2、填写《练习册》和《绩优学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