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案例6-2:巴林银行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6KB
约26页
文档ID:603975152
案例6-2:巴林银行_第1页
1/26

金融学(一类课程),巴林银行的警示,巴林银行的警示,简介,背景,倒闭过程,倒闭原因,对我国的启示,内,容,简,介,一、巴林银行简介,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人银行”,既为客户提供有关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当然他们也要像其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土地或咖啡的风险,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二、巴林银行破产的背景,1995,年,2,月,26,日深夜,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总部设在伦敦的巴林银行因资不抵债,即将破产巴林银行是有一家拥有,232,年历史,曾一度在世界排名第三位的老牌商人银行它的破产不仅震惊英伦三岛,而且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的金融界,使人们对银行业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导致英镑汇率和银行股票的大幅下滑,同时也波及到其他金融市场,引起了世界股市的下挫为什么这么一家曾辉煌一时的老牌银行竟在一夜之间破产?究竟是谁断送了巴林银行?是胆大妄为的,里森,?是充满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还是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漏洞?或外部金融,监管,的松懈?在弄清这些问题前,让我们对相关背景先做一些了解。

一)交易员尼克,.,里森,尼克,.,里森,,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他被伦敦总部视为期货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1992,年巴林总部派他到巴林新加坡期货公司出任总经理在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里森被授权从日本的股票市场和利率市场中套利,这是一种低风险的交易,实际上利用,225,种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在新加坡和大阪两个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赚取利润二)“,88888”,帐户,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期货公司工作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帐号为“,99905”,的错误帐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避免给伦敦的工作增加麻烦这样,帐号为“,88888”,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要求新加坡期货公司还是按老规矩办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有“,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88888”,错误帐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88888”,这个被人忽略的帐户,为里森日后制造假帐提供了机会三、,巴林银行倒闭过程,里森被授权从事风险并不大的风险套利交易。

1992,年,7,月里森手下一名交易员由于操作失误,里森为其隐瞒并将损失放入“,88888”,帐户此后,类似失误都被记入“,88888”,帐户,此帐户的亏损越来越大为了弥补亏损,里森大量购入,225,种日经股票指数期货由于判断失误,造成巨额亏损,并又被转入“,88888”,帐户巴林银行资不抵债,最终破产此时才暴露出里森的越权违规操作四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对“错误账户的不恰当使用及对日本股市走向的错误判断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巴林事件的发生有,更深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巴林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和体系问题,1,、缺乏科学合理的职能划分在大多数期货交易公司,不仅前台交易与后台清算职权是分开的,而且还有一个独立完成的部门对各项交易进行核对但巴林银行却让里森同时主管,前台的交易,和,后台的交割清算,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管理和操作,职能要分立的基本规则2,、巴林银行的人员岗位缺乏必要的流动里森是在,1992,年到新加坡工作的,巴林总部一直认为他工作出色,若不是东窗事发,谁也不知道里森要在这个岗位上待多久二)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认识不够,从理论上讲,金融衍生品不会天然增加市场风险,,若能恰当地运用,比如利用它套期保值,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对冲方法。

但在其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其致命的危险,即在特定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纯粹以买卖图利为目的,垫付少量的保证金炒买炒卖大额合约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往往无视交易潜在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那么这种投机行为就会招致不可估量的损失里森正是对衍生产品操作无度才毁灭了巴林集团里森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一味盼望赚钱,在已遭受重大亏损时仍孤注一掷,增加购买量,对于交易中潜在的风险熟视无睹,结果使巴林银行成为衍生金融产品的牺牲品五、巴林银行带给中国的启示,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显得非常的稚嫩,其金融衍生商品刚刚起步,却发展极快,需要通过不断的磨练而趋于成熟完善我们既要借鉴其他成熟金融市场的成功之处,又要从别人的失败的案例中提取经验使金融证券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1,、前台交易人与后台清算人必须严格分开决不允许一人身兼数职,以便相互核对相互牵制,防止舞弊2,、高级管理层要明确职责,加强沟通现代金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环节日益增多,业务纷繁复杂,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3,、加强人事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在金融企业中某些岗位属于掌握着企业经济命脉的职务,金融机构要适当的把握好岗位轮换和人员流动的频率和强度。

二)加强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监控,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涌现是适应市场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国际化、现代化,必然要求引进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但同时,如果监控不到位,则会形成巨大的风险我国曾出现过的两大由金融衍生工具导致巨额经营损失甚至是破产倒闭的事件,为我们提供了警醒:,1,、“株冶”事件,1997,年,“株冶”在伦敦金融交易所锌期货交易中就是因交易员越权违规操作,事后又极力隐瞒事实,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酿成了,14.6,亿人民币的巨额损失2,、中航油事件,2005,年,12,月,同样在新加坡爆发了中国版巴林事件,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油),因从事石油投机(,石油衍生产品交易),造成了,5.5,亿美元巨额亏损直接导致了其破产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破产保护无数的事实表明,在高风险的衍生品市场上,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将会使一家辛辛苦苦经营多年的企业在几天甚至几分钟内全部赔光当然,巴林银行的倒闭并不能否定金融衍生本身,只要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趋利弊害,衍生工具会成为投资者良好的融资和风险的防范手段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管理者如何运用它。

三)加强对跨国银行的外部监管,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的不断涌人,这要求我国应具有完善的跨国银行监管手段,以防范银行经营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市场准入方面,在不违背“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上我国可禁止母国监管能力不足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对申请进入我国的跨国银行应判别母国是否能行使统一监管,即母国当局必须在统一监管的基础上能控制银行的全球业务运作;,母国当局必须禁止设立妨碍统一监管的法人机构2,、在对外资银行监管方面,以母国监管为主在我国,外资银行是用普通公司法原理来对待的,即承认其总行只承担有限责任,而对外资银行分行则仍,强调以本国监管为主,,这不符合跨国银行的特点和巴塞尔协议的原则精神,因此,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应逐步,过渡到以母国监管为主,3,、由于母国监管的重要性和东道国范围所限,要求联合监管1,)在制定有关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时要考虑与母国监管当局分享信息和监管合作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实现全球统一监管;,(,2,)在审批外资银行时,应依据申请银行的综合情况,向母国监管机构进行详细、全面的征询和调查4,、建立和完善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相关机制。

1,)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逐步实现监管的定量化和操作程序化2,)建立和完善外资银行的自律机构3,)还应加快对监管外资银行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监管水平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巴林银行的破产,不仅仅是里森的个人操作失误,其,在内部控制上的缺陷才是真正葬送巴林银行最根本原因巴林银行的倒闭带给我们的警示是深远的,只有不断加强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自我控制,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监管督导,健全金融法制,才能保证一个国家金融秩序的安全、和谐、高效小结,谢谢大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