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讲 分析叙事特征(一)叙述人称、视角与方式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全国通用)

戴**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488.22KB
约30页
文档ID:359040317
第三讲 分析叙事特征(一)叙述人称、视角与方式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全国通用)_第1页
1/30

第三讲分析叙事特征(一)叙述人称、视角与方式高三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高三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二、常见“六大”叙事特点(一)叙述人称叙述人称特点第一人称我、我们 既是生活事件的观察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也可能是事情发展的参与者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不足是限制了人的视野,叙述的空间狭小第二人称你、你们 优点是便于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把所要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不足是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叙述人称特点第三人称他、他们 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把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所叙人物或事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的生活面更为广阔;叙述更加全面、客观所有人称的变化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不同人称的出现会丰富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三种人称常常交叉使用,单纯使用一种叙述方法的文章比较少见使用第一人称时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扩大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常有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二)叙述视角1、常见的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也叫叙事聚焦,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类。

1)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又叫外视角或零聚焦,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全知视角往往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空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叙述者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袒露心声拉开与读者的距离,客观、冷静、不动声色地叙述2)限知视角 限知视角,又叫内视角,顾名思义,把视角限制在某个人物身上,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主人公视角就是由作品中主人公叙述的视点既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来叙述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便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对于其他人物,也可以从外部进行描写如大卫科波菲尔就是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见证人视角,即由次要人物(一般是线索人物)叙述的视点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也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作为目击者、见证人,此视角对于塑造主要人物的完整形象更客观、更有效,必要时叙述者可以对所叙人物和事件作出感情反映和道德评价,为作者的间接介入提供了方便。

见证人在叙述主要人物故事的时候,由于其进入场景,往往形成他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映衬、矛盾、对话关系,无疑会加强作品表现人物和主题的力度,有时则会借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鲁迅祝福中的“我”这种视角虽受到限制,但通过叙述者倾听别人的转述,也可以灵活地暂时改变叙事角度,以突破他本人在见闻方面的限制2、特殊视角的好处(1)儿童视角叙事的好处儿童的特点是天真有趣,调皮可爱,善良纯洁,好奇心、想象力强采用儿童视角,更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感,更能客观地表现世界,直抵人心或生活的本质,而且展现的儿童世界便于与成人世界相对比衬托,有利于形成温暖、活泼的表达风格2)女性视角叙事的好处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情感更加细腻,引人入胜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同情、怜悯的情怀;或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塑造了女性形象,以其的心理,展示其心路历程,推动情节的发展3)动物视角叙事的好处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加客观、冷静、真实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动物非人类,可见生活中的事物被漠视的程度之严重,引人深思突出了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3、叙述者的地位(1)故事中的主角 叙述自己的经历、自己在事件中的种种活动;同时又叙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情感、感觉和思考,自己对他人和生活的看法和理解由于作为主角的叙述者是故事围绕的中心,完全参与到故事事件中,不可能像作为次要人物的见证人或叙述者那样,有较多机会观察、分析、介绍他人,他的视野完全限制在故事中心人物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感觉之内2)次要人物 叙述的目的是通过他作为见证人提供的材料来塑造主要人物他能够会见故事中各式各样的人,观察故事中各式各样的事,可以同主要人物会晤,还可以获得能够提供其他人物内心状态之一的书信、日记等其他材料,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依据它们推论出其他人物的内心想法4、叙述视角答题技巧 叙述视角是小说叙事类的重点题型,对此,应该围绕这个“视角”人物,从以下五方面思考:这个“视角”人物本人的身份、性别、年龄、地位如何,他将怎样影响(决定)整个故事的叙述,以及为小说带来了怎样的氛围或情调这个“视角”人物有无自身的形象特点,他又给其他人物和主题带来了怎样的作用这个“视角”人物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关系网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是中心人物还是次要人物如是次要人物,那他对主要人物起着怎样的作用。

这个“视角”人物在叙事中的地位如何,他是讲述者(观察者),还是亲历者(见证者),或者是情节的推动者这个“视角”人物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以及他内心是如何想的,这些内容又将为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带来怎样的作用5、叙事人称与叙事视角的区别(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不可简单对应有时,叙述人称不变,但叙述视角却变化了2)有些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作者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也就是说从小说中某一人物的角度看人看事视角的转换直接关系到小说的叙事动机和叙事效果例如: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选自水浒传第九回)在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变化,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了变化,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从两个公人的眼中看出的这种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这就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从某个人物看人看事。

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这种变化往往被忽视,所以要稍加留心叙事叙事人称与叙事人称与叙事视角视角练习练习1、结合所学课文,填写下表课文叙事者 叙事者身份 叙事人称/叙事视角叙事好处祝福我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见证人视角)知识分子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见证并参与了祥林嫂的悲剧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同情与无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我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孩子的视角展现社会环境与人物内心表现了大卫的“心灵成长”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全时空地叙事,便于揭示人物的内心儿童第一人称/有 限 视角(主 人公视角)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节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节选片段中,作者采用了哪种叙述视角?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节选片段运用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判断依据:开头用“全知视角”,“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是说书人的“全知视角”第2段运用“有限视角”,“李小二只见”采用的是小说中的内部人物李小二的视角。

2)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选用这一叙述视角,用意何在?节选片段中,作者一开始用“全知视角”,后改用“有限视角”,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类似中国画里的留白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采用全知视角,故事则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也就没有吸引力了三)叙述方式类别释义效果对话式 对话体小说是基本上以人物对话为基本结构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一种小说类型内容可以是对话人亲身经历的叙述和感受心理的自白,也可以是转述别人的生活见闻;可以是两人对话,也可以是一人自白展开和推动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的叙述更加紧凑和集中可以使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地刻画和表现出来凸显主题1、常见叙述方式双线索式明线是文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线索,暗线则是间接呈现出来的贯穿全文的线索双线索可分为明暗线、双主线、主次线共同完成主题的揭示使小说情节更加紧凑突出人物形象抑扬式又称褒贬式,是文章欲“扬”先有意“抑”,或欲“抑”先有意“扬”的一种叙事方式这种方式以退为进,对人欲说善则先说不善,或欲说不善则先说善在反差的变化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对比式对比是隐含在小说情节背后的基本叙事结构,是小说意义呈现的基本方式。

对比分显性和隐性两种,分别显示出小说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凸显人际关系和人物形象突出主题结构全篇独白式独白式小说是以作者的独白占主导地位的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可以使小说的结构更加紧凑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可以展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丰富作品多层次的内涵重复式重复叙述,即讲述数次只发生了一次的事件重复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事件重复和话语重复两种基本类型突出人物形象加强主旨的悲(喜)剧色彩缓和叙事节奏,使小说有循环往复之美,增强艺术感染力片段式短篇小说往往人物少,情节简单,所以常常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截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片段或某个场景进行横断面的描写,见微知著小中见大,使叙事相对集中紧凑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社会生活状态和人物心理叙事方式是小说叙事考查中的难点有的题干已给出叙事特点,只要求分析艺术效果即可答题时须紧扣题干要求分析具体效果,一要结合每一种具体叙事特点(或手法)的自身效果,二要结合文本具体展开对于没有给出叙事方式(特点)的题目,需要借助整体阅读和知识储备,进行多方思考,尤其要熟悉一些特殊的叙述方式:文体方面:a.散文化小说:淡化情节、散文化笔法等。

b.意识流小说:内心独白、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c.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等d.科幻小说:夸张、想象、穿越等2、叙述方式答题技巧构思技巧方面:对话式,讲述式,对比式,蒙太奇式,意识流式,以小见大,历史与现实交织,回忆与现实交织,叙事与写景(心理)交织,重复强化式对叙事方式(手法)的艺术效果分析,主要从以下角度展开:人物塑造:真实,立体,鲜明;烘托人物,体现感情情节结构:推动,串联;一波三折,戏剧性环境特点:营造氛围,折射时代社会特征小说主题:凸显,深化,升华,丰富读者感受:悬念兴趣,空白想象力,张力回味等3、叙述方式练习 (1)祝福与装在套子里的人都采用了“嵌套”式叙事结构(故事中套故事),请分别加以说明祝福大故事是“我”的“回乡离乡”故事,里面又套了祥林嫂的故事通过“我”的故事,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底层百姓既同情又无可奈何的主题;通过“祥林嫂”的故事,表现了底层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封建礼教对贫苦妇女的迫害装在套子里的人借兽医伊凡伊凡尼奇与中学教师布尔金(即文中的“我”)的谈话叙述故事,而别里科夫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因为课文是节选,所以这种“嵌套”式叙事并不明显。

2)(2018全国卷)【赵一曼女士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灵活使用文献档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