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华美德新解读---忠孝仁义礼智信教学文案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28KB
约5页
文档ID:410250042
中华美德新解读---忠孝仁义礼智信教学文案_第1页
1/5

中 华 美 德 新 解 读 - - - 忠 孝 仁 义 礼 智 信中华美德新解读---忠孝仁义礼智信“忠”,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后来,引申 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 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 被认为是“忠”的典范现在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对新时代的 人最起码的要求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集体、忠于你从事的工 作孝”,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意为上 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 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百善孝为先”,中 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 能立于天地之间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 子孙不孝,家之将乱,国之将乱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孝道的另一引申 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 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仁”,以人为本,富有爱心仁”就是“爱人”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 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

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 的目标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 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 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 和谐的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 “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 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 关怀了义”,坚持正义,保持节操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 以牺牲生命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我们要 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任何人,在 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 能变节投敌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敢于 批判丑陋的行为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对待朋友 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礼”,注重礼仪,尊重他人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 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

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 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 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 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讲究礼仪、 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 体现智”,博识多通,明辨是非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知”的意思是: 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因此,我们把通晓天地 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为智者可见,这个“智”的要求, 是“大智慧”,不是“小聪明”;耍小聪明的人,不是“智者” “智”首先体现的就是个人的能力这个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 如果都是无才无德的人,这个社会是不会发展的,如果没有一技之 长,那么不要谈服务社会,恐怕家庭都很难稳定在新时期,人与 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体现在个人能力上,庸庸碌碌者,终将被时代 所淘汰,因此,只有努力上进,自强不息,具备一定的才学和技 能,才谈得上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信”,诚信守法,一诺千金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应当是 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一个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 肯定不是重“信”的。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 必备的品德孔子还把“信”上升到国家政权的高度,治国“三 要”,即“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就是说,国家的根本,要让 人民安居乐业,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胜利果实,国家要用信 用来维系整个统治体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得信守承诺,讲究信用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是无 法立足的,终将被社会抛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