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演化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战国B.C475 年—清前期 1840 年〕 封建社会制度所始终伴随的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到达了最顶峰 1.进展历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国家的主见;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心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西汉稳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根底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根底,使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元朝进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宽广疆域的管辖,在中心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心集权的举措明清到达顶峰〔衰落〕:明朝中心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到达顶峰2. 评价:乐观作用: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稳固与进展;②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沟通。
消极作用:①阻碍历史进展; ②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3. 趋势:专制制度越来越加强〔二〕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化 〔鸦片战斗 1840 年—中国成立 1949 年,是中国半殖半封社会〕 1840 年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从鸦片战斗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百日维〔戊戌变法〕:1898 年资产阶级维派主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派力气过于弱小,他们把期望寄予于没有实权的皇帝,想通过变法来到达目的,但是最终在封建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了②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孙中山等人 1905 年创立了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纲领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 年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给苟延残喘的清王朝致命一击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建立,并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南京国民政府: 1927 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宣告大革命失败 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宣告连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三〕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化 〔1949 年——至今〕1.1949 年—1956 年,民主主义国家①中国成立:1949 年,中国人民第一届政协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俞已经取得宏大成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今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社会的仆人中国历史从今揭开了的篇章1 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②为稳固中国而斗争:土地改革:1950 年—1952 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连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仆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 进了农村经济快速走向恢复和进展抗美援朝:1950 年—1953 年,抗美援朝,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为中国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③中国的内政:1954 午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争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社会主义制度确实立:1953 年—1957 年“一五”打算,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根底。
1953-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根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 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2.1956 年—至今,社会主义社会①1956 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66 年—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峻灾难的内乱国家政权遭到严峻减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拉大了中国与兴盛国家之间的差距②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心其次代领导集体我国从今走上 改革开放、建设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进展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乐观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进展1993 年确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乐观进展公司制、股份制改革1980 年,我国打算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立成功,翻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存了阅历,有力地推动了我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进程。
〔四〕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化1.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国1640—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1689 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国会权力之上的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走上了快速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展1775—1783 年的美国独立战斗:1776 年 7 月 4 日,公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打碎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 年的法国大革命:公布了《人权宣言》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99 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上台,成为资产阶级的皇帝为了加强统治,拿破仑制定和公布了《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它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公正、废除贵族特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根本原则,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 借鉴和效仿2. 无产阶级革命:①英国“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无产阶级运动②“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 1848 年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理的宏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拓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局面,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③巴黎公社——1871 年,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成立的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④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成功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进展树立了典范,对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从抱负到现实〕3.19 世纪六七十年月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①俄国通过1861 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避开了革命的发生,使俄国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乐观作用但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照旧沉重而缓 慢②1861 年—1865 年的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其次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进展起来,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其后来成为世界上晟兴盛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根底③1868 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日本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总结:中外政治制度的演化趋势: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练习】一、单项选择: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缘由书中说“秦,虽死犹存, 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设立丞相等三公 D.建立中心集权制度2. 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的措施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减弱封国力力 C.大兴,实行文化专制 D.强化监察制度,抑制豪强势力3. 元代超群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消灭的时期是 〔 〕A. 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话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行的语言此次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戊戌变法 D.王安石变法5. 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抱负,最正确途径是 ( ) A.参与科举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6.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
元朝为加强对全周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始终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7. 清朝一秀才晨读,见风吹翻书页,作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因北被杀这一大事反映了清朝 〔 〕A. 闭关锁国政策 B.设特务机构 C.大兴 D.八股取士8.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把握的强化 D.近代化因素的萌发9.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 )① 废丞相 ②设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实施“推恩令”A.①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 《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A. 鸦片战斗 B.其次次鸦片战斗 C.甲午战斗 D.八国联军侵华战斗11.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倡西学,进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 )A.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文化运动 12.“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阅历,遗言启迪后来人。
歌颂的是A.毛泽东 B.康有为 C.粱启超 D.孙中山 〔 〕13.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 l00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设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中选择在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 〕14.1920 年秋开头.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 1922 年冬季,全部的文言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以下哪一大事的大力提倡有关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文化运动15.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的革命策略” 是指 〔 〕A. 实现国共合作,进展北伐战斗 B.武装抵抗国民竞反动派C.开拓“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16.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 占据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