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技术规程》 条文说明doc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39MB
文档ID:38908236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技术规程条文说明目 次1 总 则 13 一般规定 44 仪器设备与探头标定 114.1 仪器设备 114.2 探头标定 124.3 标定结果计算 155 现场操作 155.1 准备工作 155.2 试验要点 166 原始数据处理 247 成果应用 257.1 土层划分及触探参数计算 257.2 土的工程分类与状态参数确定 277.3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确定 357.4 地基土液化判别 507.5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58附录B 土的其它物理力学指标确定 891 总 则1.0.1 静力触探技术(CPT)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的原位测试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表1.0.1-1为我国CPT应用情况表孔压静力触探(CPTU)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与我国传统的单、双桥静探相比,具有理论系统、功能齐全、参数准确、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CPTU技术既可以用超孔压的灵敏性准确划分土层、进行土类判别,又可原位确定土的固结系数、渗透系数、动力参数、承载特性等土工性质指标,在国外土木工程设计中已得到大量应用。

说明表1.0.1-2为CPT与CPTU可提供岩土设计参数表本规程基于我国特别是江苏省近十年来CPTU技术测试研究成果,并总结国际已有工程应用成果,统一多功能CPTU技术规格、测试方法、测试参数、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推动CPTU技术的工程应用,以提高工程设计水平说明表1.0.1-3列出了CPT/CPTU的发展简史说明表1.0.1-1 中国CPT应用情况表应用类别内 容方法来源分层与土质分类分层qc Rf Bq唐贤强、孟高头qt Bp Nh张诚厚土质分类qc Rf Bq唐贤强、孟高头qt Bp Nh张诚厚岩土工程性质指标状态指标γ(重度)r=14.3(ps/100)0.12(KN/m3) (ps<0.4MPa)r=14.8(ps/100)0.095 (0.41)铁三院f0=0.89ps0.63+14.4 ps<24 Ip<10 一般粘性土铁道部《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J 37-93)抗液化液化评判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单桥与双桥探头间关系qc=0.91ps (各类土层)铁道科学院qc=0.815ps+0.05 (粘性土、砂性土)上海城建局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注:ps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qc双桥探头锥尖阻力;fs侧摩阻力;Rf摩阻比;a、b为系数,与土类有关,当16

说明表1.0.1-2 CPT/CPTU可提供岩土设计参数表说明表1.0.1-3 CPT/CPTU发展史简表阶段特征优缺点第一阶段(1932-1948)机械式简单、方便与便宜;存在严重缺点,主要是套管与钢杆之间的摩擦、侧挠相互作用、及泥土挤入等因素,大大影响了贯入阻力的测试精度另外测试装置本身的测读精度及连续性,也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第二阶段(1948-1970)电测式简单;地层阻力-空心柱变形-电阻变化-电压变化-微电压测量;要求测量设备精度很高,电缆噪音对数据影响较大;目前电阻应变仪、数字式测力仪(手动记录)和自动记录仪(应用最广,可连续记录,但灵敏度不如应变仪),微机采集处理系统有应用,提高了效率,但精度不能令人满意第三阶段(1970-1985)电子式探头中的电子装置进行信息测量并传输至电缆末端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计算机向下发送电压激励-调制-通过应变仪,信号放大后通过电缆传输至计算机,模-数转换后,显示记录与电测式探头计较,电压在探头中经过调制与放大,然后传输,不受电缆的影响;问题是每个通道都需要独立的一套线来传输数据,这就限制了探头功能的扩展第四阶段(1985-至今)数字式数字式将上述工作在探头中进行了处理:计算机输送电压,调制后通过应变仪;探头拥有自己的模-数转换电路板和微处理器、温度补偿,在探头中收集数据后,以ASCII格式连续的传输到地表计算机;所有的信号都可以通过同一根线传输,减少了电缆线的冗余,允许探头有更多的测试通道,即实现了探头的多功能化,多参数测试功能。

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市政、水利、电力、铁路、公路、地质等行业的勘察与测试工作1.0.3 由于CPTU技术属原位测试手段,其结果与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有关这些特性又因土质状态、土的物质组成不同而异,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所谓土性的“地区性”或“区域性”,是由土(地)层的成因类型、沉积环境、物质组成、地质历史(或应力历史)所决定的,故特别强调了地区性经验很多土性参数是通过钻探取样试验或其他测试手段来取得,故对于重要工程,CPTU应与钻探配合使用,通过综合勘探方法取得符合实际的地基参数与相关关系在使用CPTU有经验的地区或初步了解工程地质的场地,CPTU可单独使用1.0.4 与CPTU技术有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如下,可供使用时参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标准. CECS 04:88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J 37-93静力触探技术规则.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TB 10018-2003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JTG C20-201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3 一般规定3.0.1 与CPT一样,由于探头材质和贯入方式以及目前贯入装备能力的限制,CPTU测试主要适用于细粒土。

3.0.2 1964年,王钟琦等独立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测式单桥触探仪20世纪70年代我国研制出了能区分侧阻力和锥尖阻力的“双桥”探头,并在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由于上世纪60~70年期间,我国岩土工程技术与国际交流较少,形成了与国际不同的规格标准(说明表3.0.2)CPTU的测试成果受探头规格、技术标准和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其中探头的形状及尺寸是影响测试成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原位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TC16)建议:CPTU设备探头锥角60°,截面积为10 cm2,侧壁摩擦筒表面积150 cm2,这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探头规格标准我国探头规格与国际标准还不统一,广泛使用截面积为15 cm2的探头,且侧壁摩擦筒表面积也不一致本规程采用的孔压探头符合国际标准,在圆锥头以上部位有一段圆柱形摩擦筒,在圆锥头与摩擦筒之间安装有孔压过滤环圆锥头与摩擦筒分别测试锥尖阻力与侧壁摩阻力,孔压过滤环提供探头附近的孔隙水压力响应,孔压探头有效面积比a为0.8说明表3.0.2 我国与国际CPT技术规格比较表机构名称规 格锥角(°)锥底截面积(cm2)锥底直径(mm)摩擦筒(侧壁)长度(mm)摩擦筒(侧壁) 表面积 (cm2)ISSMFE(IRTP,1989)601034.8~36.0133.7150瑞典岩土工程协会推荐标准(SGF1993)601035.4~36.0133.7150挪威岩土工程协会(NGF, 1994)601034.8~36.0133.7150ASTM(1995)601035.7~36.0133.7150荷兰标准(1996)601035.7~36.0未规定,按实际面积法国标准(NFP94-113,1989)601034.8~36.0133.7150日本岩土工程协会(1994)601035.7未规定中 国单桥601035.757641543.770962050.48112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