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本知识第一节 项目介绍第三节 项目情景第一节 项目介绍第一节 项目介绍一、工作过程描述 二、项目技能要求二、项目技能要求1.熟悉各用地类型及其利用权限;2.会分析本地区周围的旅游区类型和数量;3.会用市场调查法掌握拟开发旅游区的一级、二级旅游客源的旅游需求和消费习惯;4.熟悉旅游动态,具有敏锐的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具备引领潮流的洞察力,具备全局意识;5. 明确旅游功能分区的原则;6. 掌握各类旅游区功能分区的类型;7. 掌握各种旅游线路设计模式和主要流程;8. 掌握区际旅游线路设计步骤和设计要点;9. 掌握区内旅游线路设计步骤和设计要点一、旅游功能分区 (一)功能分区的原则 (二)功能分区的结构模式(三)功能区的种类 (四)功能分区的简要过程二、旅游线路设计 (一)旅游规划线路设计的原则 (二)旅游线路的功能 (三)旅游线路的设计模式(四)区际旅游线路(五)区内旅游线路第二节 基本知识一、旅游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以规划区的主题和项目为依据,按功能对规划区因地制宜地作出空间地域划分的一项重要工作功能分区的目的和意义在于:(1)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工作和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功能区界线;(2)确定各个功能区的不同性质、特征和地位,指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3)确定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
(一)功能分区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相似性原则5.区域性原则6.便捷性原则7.激发性原则8.机动性原则9.保护性原则1.链式模式2.核式布局模式3.双核式布局模式 4.多核式布局模式5.渐进式布局模式6.圈层式布局模式(二)功能分区的结构模式双核式是当资源出现2处势力相当的集聚时,以服务设施、核心景区为两个中心,一般景点位于两者之间 这种模式是在双核式布局模式上的进一步延伸,即当出现几个处于同等地位、但在地域范围和功能上不重合的资源时采取的布局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景区内各个部分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分布,即在每一个大尺度景区内又可以一层层往下分,形成圈层结构,常见区域较大的旅游区见项目情景2) 链式模式又可以称之为带状布局(图8.1),适应于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主要沿着交通线、河流景区分布的情况 河流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2旅游资源31.链式模式核式布局主要有2种情况(图8.2):(1)服务集聚区:以旅游服务中心为核心,各旅游吸引物分散在四周,在服务中心与吸引物综合体之间有交通连接这种布局主要用于各旅游吸引物比较分散的景区2)资源集聚区: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各服务设施环绕在自然景观四周,设施与中心景观之间有交通连接。
这种布局主要用于温泉、湖泊、滑雪场等景区 2.核式布局模式 渐进式布局和多核布局相同的地方是都有几个中心,不同的是组合式模式各个中心地带是平等的,而渐进式模式是从小规模、地位相对较次的功能区开始逐渐向更高层次功能区过渡的5.渐进式布局模式(三)功能区的种类1.自然资源为主的功能区种类(1)自然保护区(2)风景名胜区(3)森林公园 (4)度假区2.人文资源为主的功能区种类(1)历史文化旅游区(2)宗教文化旅游区(3)公园保护护区缓缓冲区密集区是旅游景区系统结构的核心,是受绝对保护的地区,一般都位于本地自然系统最完整、野生动植物资源最集中、具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地区是保护区和密集区之间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只允许进行科研活动和少量有限的旅游活动,要控制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类型,只允许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交通工具进入该区可以起到生态建设、过度保护、教学科研等作用是游客在旅游景区内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功能区中旅游接待设施最密集、人口活动量最大的区域旅游设施和旅游项目的主要分布区1)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常常采用三区结构形式,三区结构即按照资源的集中、典型程度把景区分为保护区、缓冲区和密集区(表8.3)。
(2)风景名胜区参观观游览览区由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组成,常以景点和景点游线的形式表现缓缓冲科考区位于核心保护区和参观游览区之间的保护区域核心保护护区为了维护当地的生态设立,常为植被最原始、地理环境复杂区域旅游镇镇为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常将餐饮点、管理点、游乐中心集中布局,这也是当地人集居的地方服务务管理区可以分为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地和行政管理区居民原生活区一般风景名胜区范围较大,可以让部分原住居民继续生活表8.4 风景名胜区常见功能分区(3)森林公园 表8.5 森林公园常见功能分区游览览区和游乐乐区由特色群落、古树名木、自然山水组成,是森林公园的主体野营营野餐区这一区域应以餐饮点、管理点、游乐中心为核心成环线分布服务务管理区可以分为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地和行政管理区林业业及旅游商品生产产区主要有木材加工、花卉植物种植、特色商品加工等生态态保护护区相当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居民保护护区为了维护原始风貌,有可能保护原土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受打扰,另外,林业工人和从业人员也可能住在里面4)度假区表8.6 度假区主要功能区类型旅游中心区度假休闲闲区森林登山区水上游乐乐区风风俗体验验区其它由大门接待区、中心商业区、旅游住宿区、娱乐区、公共开放空间、绿色空间等组成可安排度假住宅、小型度假村、会议休闲中心、高尔夫球场等项目一般保持原貌,丰富植被种类,可开展登山游道、攀岩、越野、野战、狩猎等项目可开展公共沙滩、垂钓、水中养殖、水上娱乐项目等开发保护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建筑、特色餐饮、民俗街区等可能有环境保护区等其它因地制宜的功能区(1)历史文化旅游区表8.7 历史文化景区常见功能分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绝对保护区是级别最高的保护等级,如文物古迹、古建筑、古园林等的所在地,由保护单位全面负责,所有建筑物和环境都要严格认真保护,不得擅自更动原有状态、面貌及环境。
是绝对保护区外的一道保护范围界限,它不仅能确保不受到物质破坏,周边的历史环境也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在重点保护区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施都要符合城建和文物单位的审核批准又称环境协调区,是在重点保护区外再划的保护界限,这个区域内的建筑和设施要成为景观的过渡,以较好的保护环境风貌2)宗教文化旅游区表8.8宗教文化景区常见功能分区宗教文化影响区宗教文化体验区宗教文化精髓区指整个当地民俗化的宗教文化宗教文化通过老百姓的日常哲学思维、伦理道德、生活习惯、休闲娱乐 等表现出来旅游者可以从当地民众的普通生活中体会到宗教文化区域的特质这个区域主要指宗教建筑及主流宗教人士活动区域旅游者可以通过当地宗教人士的活动,如做法会等,来体验纯正的宗教活动精髓区是普通旅游者不能进入的宗教最高最神圣的区域,如佛寺中的藏经阁、主持厢房、舍利塔林等地是涉及到宗教经典教义传承的区域3)公园表8.9各类公园的主要功能分区主题公园这里主要指大型主题公园,除了服务区外,各个主题公园根据自己的主题分功能区,如世界之窗就可以把整个公园划分为欧洲区、非洲区、亚太区、美洲区、国际街等旅游功能区,每个区域自成一个体系,又很好的契合了“世界”这个主题;有些主题公园根据娱乐项 目场地划分为舞台区、广场区、村寨区、街头区、流动区及其它等。
休闲公园休闲公园又可以被称为市政公园,强调为当地市民服务一般公共设施区、文化教育设施区、体育活动设施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老年活动区、花园区、野餐区、经营管理设施区等盆景园盆景园的功能分区按照盆景的分类一般分为树木盆景区、山水盆景区、树石盆景区、花草盆景区、工艺盆景区及特展区也有按照游览顺序分为序区、室内区、室外区等植物园植物园是以展示或植物标本和进行科研为主的城市公园除服务区外,一般有展览区、研究实验区、图书区、标本区和生活区等动物园动物园是以展出野生动物、濒危动物及宣传动物科学、引导人们热爱动 物的场所,包括综合性动物园、水族馆、专类性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等一般大型动物园都有科普区、动物展区、服务休息区和办公管理区等科普区往往包括标本室、化验室、研究室、宣传室、阅览室、录像放映厅等动物展区除了传统的按地貌、气候、分布设置各动物的展区外,新鲜的展区还有乘车区参观散养的野生动物纪念园纪念园是为纪念历史名人活动过的地区或烈士就义地、墓地建设的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公园,有烈士陵园、纪念园林、墓园等一般都有陵墓区、展馆区和风景游憩区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休闲为主的公园。
一般包括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服务管理区四)功能分区的简要流程1.熟悉本旅游区土地利用类型2.调查拟开发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3.调查拟开发旅游区的人文旅游资源4.确定主要开发区域和缓冲保护区域5.分析拟主要开发区域是否具有合适的地质条件6.根据各类旅游资源的集聚、性质、功能和可进入 性进行空间划分7.确定功能区主题和名称8.检查各功能区间的联动性和互补性 二、旅游线路设计本书的旅游区内旅游线路应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其旅游线路的设计突出实体线路,是在一个固定的地域空间上为方便游客观赏行为而设计的行动路线区际旅游线路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结合旅游资源和接待能力,凭借交通把若干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点合理地贯穿起来,为旅游者设计的包括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全部活动内容和服务的旅行游览路线 (一)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2.体验递进原则3.不重复原则4.多样化原则5.时间合理原则6.主题突出原则7.机动灵活原则8.旅途安全原则9.针对性强原则(二)旅游线路的功能1.时空顺序6.区间协作2.组合打包3.突出主题、特色5.冷热搭配4.层次分明(三)旅游线路的设计模式2.旅游线路设计的总体流程1.旅游线路主要设计模式 1.旅游线路主要设计模式 模式 解 释示例两点往返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客流或代表景点非常集中的旅游区或旅游城市。
区内线路设计 上表现为 某旅游区的客源集散中心和核心景点间的流动如海岛游,海岸码头 就是集散点,海岛就是核心景点区际旅游线路表现为 在出行上只从客源地到某一区域往返,一般的,这种区域的旅游资源比较集中、有竞争力,可以吸引游客专门 前往,如桂林单通道式这种模式适用于旅游区或多个旅游区的交通或地形呈狭长状态区内线路设计 上常见某旅游区内各旅游景点沿交通要道分布,且此交通要道常位于峡谷、河流沿线,区内交通没有或不能网络化布局区际线 路设计 上常见一旅游线路连接几个旅游区,基本上沿交通要道分布环通道式环通道是单通道的变化,由于此种线路没有重复道路,也不走回头路,接触的景点之间的距离相对最短在区内旅游线上,这种模式适用于游览顺 序比较循序渐进 、引人入胜、情节完整的旅游区在区际旅游线上,它适用于某些代表性旅游区或旅游城市的组合单枢纽式该类线 路以某个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镇或服务区为枢纽,其它旅游区都与之连接,形成一个发射形状、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旅游局面,其服务设 施集中,避免了周围景区设施的重复建设游客以一个中心向四周做往返性的短途旅游它也可以看成多条单通道式的组合在区内旅游线上,这种形式常见于自然景区中,为了保护自然景区内的生态,不便于修建环线 通道,也不便在自然景点中修建服务设施,于是需要一个服务中心。
另外还可以运用于规模小的人文景区在区际旅游中,这种形式常见于区际景区和此核心的距离较近且组合景区规模不大,逗留时间 不长、接待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多枢纽式是多个单枢纽式旅游线路的组合,该类线 路以若干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镇或旅游服务区为枢纽连 接其它的旅游点,几个枢纽之间有线路相连,几个枢纽的联合有利于缓解接待压力在区内线路设计 上,适用于比较大型的旅游区,有多个入口且旅游景点相对集中于几处,游览时间 和逗留时间较长 ,需要几个枢纽缓解接待和调整在区际线 路设计 上,此模式适用于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且有城市群或多个旅游镇存在的情况网络分布式此模式通过公路将区域内各景点直接相连,旅游者可任意选择 景点参观游览,是最成熟的旅游线路区内旅游线路设计 中适用于景区内部道路容易设计 、不受自然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