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 内 容要求 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Ⅰ Ⅰ Ⅱ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本章内容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对运动规律的考查会从 不同的方面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既有 单独命题,又有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命题1.有关直线运动图象的考查,是本章高考命题的热点( 年年都考),借此考查学生理解图象和运用图象的能力2.以交通工具等生活实例为背景命题,以考查学生应用 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追及、相遇类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复习中应加 以重视4.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实验 之一,对于纸带的处理、v-t图象的建立、求解加速度要予以 高度重视在复习过程中要切实注意不能死记硬背概念、公式和规律 ,重在领会概念的实质和把握公式、规律的来龙去脉,以及概 念、公式和规律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对 实际物理现象的分析、情景的构建和过程的认识,逐渐掌握物 理规律解决物体运动类问题时,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的示意图 ,对分析运动过程、找出解题思路很有帮助,要养成画物体运 动示意图的好习惯。
图象法”在本章解题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图象表示物体的运动直观、清楚、明了追及类问题注意临 界条件、位置关系、画好位置图,搞清物理情景,问题迎刃而 解要点一 参考系的理解及其选取原则1.对参考系的理解(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 的物体,在讨论问题时,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3)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必须首先选取参考系,选择不同的 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4)当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如研究地面上 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体验应用* 1.关于质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收看实况转播,观察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中的行走姿态时,不能将宇航员看作质点B.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申雪和赵宏博在比赛中,在裁判员看来,两人均可视为质点C.只有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的公转情况时,地球可以被看作质点1.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
2.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尺寸大小无关,而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 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1)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一列火车从北京开 往上海,在计算运行时间时,可以忽略列车的长短,可把它视为质点;但是同样 这列火车,要计算它通过黄河大桥所需的时间时,必须考虑列车的长度,不可把 它视为质点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能以大小而论例如: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 时,就不能把原子看作质点;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把整个地球看作质点要点二 质点概念的理解A D要点三 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的区别1.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 (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2.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 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3.物体是否做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只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增大或减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减小。
1)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 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2)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 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体验应用* 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B.有加速度的物体,它的速度一定在增加C.物体运动速度有变化,则它必定有加速度D.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则它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小C【例1】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山不动,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热点一 参考系的理解及选取原则【解析】船中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 船为参考系的,故能出现“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景象,“山不动,是船 行”是以相对山不动的河岸或地面等为参考系,故正确答案为A。
名师支招】参考系的选取虽然具有任意性,但在结合物理情景的 具体选项中是唯一的,要在熟练掌握参考系概念的基础上,做好理解、 辨别A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 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 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 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 白云及下面的烟雾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 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镜头1C热点二 质点的理解【例2】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28个大项的比赛,获得了51金、21银、28铜,奖牌总数100枚,创奥运会史上最佳战绩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的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间时【名师支招】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基本依据是: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 研究的问题的影响。
如果没有影响(不相关)或影响很小,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 ;否则,物体不能看做质点解析】能否把某物体看做质点,关键要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后,对 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显然A、C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 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A、C错而B、D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 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B、D正确B D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极小的物体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时,足球可看做质点C.虽然地球很大,且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仍可作为质点D.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漫步时的动作时,他可被看做质点 2C热点三 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例3】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又立即返回40 m到达队尾时,队尾已前进了200 m,在整个过程中,通讯员共用了40 s,则全过程中通讯员通过的路程是多少?位移为多少?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名师支招】位移是矢量,只关心初、末位置,方向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解答位移问题时,不要忘记说明方向;路程是标量,关心 的是运动轨迹解析】如图1-1-1所示,轨迹为通讯员所通过 的路程,可见通讯员所通过的路程为280 m;位移 Δx=200 m,同队伍前进方向相同;平均速度v= Δx/Δt=200/40 m/s=5 m/s。
图1-1-1【答案】280m 200 m,方向同队伍前进方向5 m/s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3A D热点四 时间与时刻的区别与联系【例4】下面叙述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指的是时刻?(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开始点火发射历经2天20小时27分,于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于主着陆场2)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刻被永载史册3)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解析】(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指点火时刻;历经2天 20小时27分指飞船在空中的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指着陆时 刻2)1997年7月1日零时,指回归时刻3)19时指开播时刻。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B.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2009年8月25日下午5时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KSLV-1)发射升空,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下午5时是指时间 D.2009年8月25日下午5时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KSLV-1)发射升空,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下午5时是指时刻4图1-1-2B D【例5】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1-1-3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到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2到时刻t5之间两木块的平均速度相同 【名师支招】(1)由多次曝光照片准确地判断出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另一物体做匀速运动 ;(2)从图象上读出两物体位移相等的时间段(即t3~t4时间内);(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等于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即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t3~t4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 ;(4)从图象上读物体的位移时要统一以物体的前沿为准(也可以统一以物体后沿为准)。
解析】设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T,对上面木块:在连续六个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 的位移之差为1格,因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在连续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定 值,故上面木块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下面木块:连续六个相同时间T内走过的格数皆 为4格,故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每格对应位移大小为L0上面物体在t2、t5时刻的速度可以用以t2、t5为中间时刻的平均速 度表示,即根据vt/2=(v0+v)/2= ,则有v2=5L0/(2T),v5=11L0/(2T),而下面物体是v= 4L0/T,故A错误;同理可知,B也错误;t3至t4时间内,上面木块的位移为4格,故中间时刻 速度与下面木块速度相同,故C正确;t2至t5两木块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也相同,故平均速度相 同,D正确图1-1-3C D热点五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区别如图1-1-4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 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 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 率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3 s B.10-6 s C.10-9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