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2岁剑桥博士的家庭教育——杨文教子的经典案例与启示陶继新22岁的夏杨大学毕业之后,一手拿着英国剑桥大学顶级实验室直接读博的通知书,一手拿着世界顶级银行年薪百万的录用聘书,开始他年轻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当人们传诵其走向成功的传奇经历时,不少人也将视角投向了培育这个孩子的母亲——杨文是的,夏杨并非“生而知之者”,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有了第一声嘹亮的哭声可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是,他的母亲,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便肩起了培养天才的历史使命顺应天性,遵从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培养孩子也要顺其天性,遵从自然一、让不合家长行为规则的举动登堂入室幼儿的夏杨并不是一个讲卫生和守规矩的孩子,这责任不在夏杨,而在杨文她认为,一个来到世界不久的小生命,更多的是要享受自然的快乐这个时候施以太多的规范,会约束他心智自由的成长,影响到孩子的好奇心夏杨好动,不经意便将自己的衣服弄脏,杨文却视而不见;夏杨玩起来花样百出,常常将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杨文也熟视无睹在杨文看来,将衣服弄脏,把家里搞乱,都是小夏杨在挥洒自己的天性,是在探索新的世界弄脏衣服、搞乱家里与张扬天性、探究世界相比,简直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受点小伤,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父母不必大惊小怪。
幼儿探究世界,触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让小夏杨通过触觉感知各种各样的事物,就成了杨文的有意行为一天,夏杨好奇地看着红红的西红柿,似乎感到其中有着太多的神秘于是,杨文就鼓励他用手去抓结果,西红柿被抓得稀巴烂,可小夏杨的新衣服上却溅满了西红柿的汁水杨文的祖母看不惯这种“娇惯”孩子的行为,便对自己的孙女批评一番杨文笑着对祖母说,让孩子触摸形象可感的东西,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可以促进其脑神经的发展夏杨在小时候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在路上走的时候,总是这里踢一踢那里碰一碰,这个小洞挖一挖,那个蚂蚁看一看也许有的家长觉得这样的孩子太过顽皮但是,杨文认为,如果站在孩子的视角,就感到这是太正常不过的行为了因为,孩子对世界万物都充满了好奇感,由好奇进而产生探究的兴趣夏杨的这些顽皮行为,正是其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呈现家长不但不应当批评和打击,还要给予鼓励与表扬从小就在妈妈的“怂恿”下顽皮得无所不至的夏杨,就有了常人没有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孩子好动,不动就不是孩子可动就必然有不合家长规则的举动比如孩子因为玩不小心打碎了盘碗,摔坏了玩具,这个时候,杨文对孩子不批评不打骂因为她认为,一个被摔坏的玩具的价值没有多少,可由此毁灭的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创造力却是值得家长珍惜的无价之宝。
夏杨3岁的时候,信笔涂鸭,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说是鞋垫子,并让杨文为其注明日期,写上“鞋垫子”三个字杨文听命了儿子的指点,且对他大加表扬,称这是儿子的绘画精品其实,杨文没有送夏杨参加绘画班,她担心那种临摹会限制了孩子海阔天空的想象力她认为,不在于孩子画得完整与否,钢笔和毛笔字写得端正不端正,也不在乎获得了什么大奖,而于在隐藏于其背后的那份好奇心与想象力夏杨小的时候常常自言自语,杨文认为他在言说一个他感兴趣的世界,这个时候,绝对不去打搅有的家长在孩子玩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非要强迫其停下来背唐诗弹钢琴,做家长认为有益的事情杨文认为那是对孩子天性的摧残杨文认为,孩子做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做的事情是否能够沉淀下对孩子未来发展有益的素质孩子对某种事情感兴趣的时候,家长应该顺其自然并为之推波助澜,从而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二、为孩子购买玩具一掷千金夏杨小的时候喜欢玩具,有的家长也许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可杨文认为,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小孩子一玩三四个小时竟然兴趣不减,这无疑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夏杨小的时候,喜欢玩拼插玩具拼插玩具的部件非常细小,犹如小米粒一样可他会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非常耐心地用小镊子将一个又一个的小部件粘在一起,最终粘成一只战舰或者一架飞机。
如是反复,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在快乐的玩耍中不断地拉长,且定格成一种习惯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研究积蓄一笔兴趣与专注的精神资本同时,孩子玩玩具还是一个“探索”与“发现”未知的过程,其中甚至具有一定的“科研”含量玩具之所以对孩子构成巨大的诱惑,原因之一就是其中有着很多可供他们探索的东西孩子为发现未知着魔,更为破解未知高兴孩子的潜力无穷,大人往往漠视了这种潜力,而潜质又是稍纵即失的,挖之是一个丰富的矿藏,舍之如江河奔海一去不复返老子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让孩子将来承担大任,家长就应当从小为孩子储存一笔终生受用的探索精神的“存款”夏杨今天所具有的“格物致知”的科学探究精神,得益于杨文从小对他探究精神的保护和培养杨文生活简朴,因个人花钱少之又少,;可是,在为夏杨购买玩具方面,她却可以一掷千金,奢侈得令人吃惊1992年在珠海工作的时候,杨文月薪五千多元当时,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可是,她很少为自己买高档的衣服,也没有置办较好的家具,而是拿出一半多的工资给小夏杨购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在杨文看来,孩子该玩的时候,一定让他玩个尽兴,玩出花样,玩出想象力,玩出专注力,玩出成功感她认为,孩子美丽的童年是不可复制的,孩子的某些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再生的。
钱花了还可以再挣,孩子错过感受幸福与培养能力的时机,犹如江河奔流入大海一样一去不复返今天采访夏杨,他仍对童年时期妈妈所买的玩具留恋不已,他说,妈妈给了他最美好的童年,也培养了他永久性的探索精神三、对夏杨爱慕女孩听之任之上初中的时候,夏杨对一个女孩子特别爱慕,于是,便在纸上反复地写这个女孩子的名字,那种“惚兮恍兮”的样子,与失恋的小青年特别的相似但杨文一点儿也不担心,认为对于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这是太普通不过了如果一个中学生从来没有对异性产生过一点儿好感,那才是真的有些不正常这是一种自然法则,自古如是但这个时段的孩子还没有到收获爱情的时候,这种异样的感觉不会长久滞留心中,它会随着各种事情的变化而转移如果家长对此如临大敌,以致对孩子大加干涉,反而会越搞越糟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杨文采取了默默关注,让其自然化解的态度,并且艺术地提供让他转移注意力的各种机会果然,不久,夏杨的兴趣又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了而且这一感情转折,由于没有外力的粗暴干涉,,全部来自自身内在的自然力量,所以,具有更大稳固性宇宙浩渺无涯,生命个体在其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但人又是万物之灵,可以探索宇宙之奥妙所以,哲人言:“宇宙生我,我即小宇宙。
现在夏杨在剑桥大学顶尖级生物实验室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便显示了他作为“小宇宙”的巨大潜质与能量让每一个时空都具教育意义杨文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每一个时空都不应当留下空白,个体生命都有探索世界的需求,满足这种需求,可以使生命更具价值更富活力一、夏杨的知识是在一般孩子流失的时间获得的孩子天生具有学习的潜能,开发得越早,效果就越明显杨文深知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就在人们认为没有教育意义的时空里,为孩子设置了教育的内容有的家长虽在孩子身边,却让其在那里呆呆地一坐几个个小时,并美其名曰“老实”与“听话”可在杨文看来,这片教育的空白,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作为家长,无异于犯下了一个不可弥补的错误在夏杨幼儿期,虽然躺在床上,杨文却是不断地给其以感观与大脑的刺激她在天花板上挂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小东西,激发其幼小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杨文认为,好奇与想象是与生俱来的,但由于后天的抑制或开发,使得孩子出现两极分化如果适当的时候不进行开发,犹如错过播种的季节一样杨文给记者算了笔账——如果孩子一天呆坐三个小时的话,十年就是一万多个小时人的幼儿、童年期是学习的最佳时段,一万多个小时的利用与浪费,将使原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孩子走进天地之别的两个天地里。
在夏杨呀呀学话的时候,杨文就教其整体识读,开始教学的内容是《我的第一本书》杨文一边给他看着画讲故事,一边让他也看与画面迥然不同的文字符号杨文认为,这种无意识的学习,既不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又可以使这些文字如同图像一样,在快乐的状态中收藏在他的大脑里即使走到大街上,杨文也是见字就指给小夏杨看,读给他听杨文说,不要认为这时候孩子一无所知,其实,这些字已经作为生命符号,开始走进他的大脑之中此后一有机会,这种记忆就会再现出来一天,杨文腰疼,她不想让自己治病的时空让小夏杨的时间成为空白,就带上一本书,趴在床上理疗时,就给小夏杨讲故事看到一种新鲜的事物,夏杨会叩问究竟,杨文会非常认真地为他解答,直到他满意为止;杨文看到认为夏杨应当了解的东西,也会让他看和讲给他听她说,这是社会自然给孩子提供的教科书,作为第一任教师的妈妈,就应当为孩子不失时机地为孩子解读好这本大教科书有一次,坐在长途车上,母子二人无事可做,杨文就唱英语歌给夏杨听:“Ten green bottles hanging on the wall意思是10个绿瓶子悬在墙上,1个掉下来还剩9个,9个掉下来还剩8个如是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后来,杨文将bottles(瓶子)换成了bottoms(屁股)。
夏杨立即睁大了眼睛,很快又捧腹大笑起来他想像的十个绿屁股悬挂在墙上,该是何等的荒唐与可笑二 、设置有利于孩子交往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场景品德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素质,杨文也是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教育夏杨的与小朋友吵架的时候,随机教育他要学会沟通谦让,慢慢地就有了与人交往的原则,夏杨也成了人人喜欢的男孩这些理念不是说教给他的,而是在生活中物化形成的大人谈事情的时候,便招呼夏杨来听一听,让其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受被尊重,让他有一种对生活的参与激情,而正是在这种参与中,让他不知不觉地学会的书本没有学到的东西小孩子喜欢聚众玩耍,杨文就鼓励夏杨将小朋友带回家里玩可以打扑克,也可以脱了鞋上沙发,然后大呼小叫地喝饮料杨文往往成了他们的后勤部长,一会儿送上饮料,一会儿递上香茶,一会儿去买水果在孩子们大吃大喝的时候,杨文还一个劲地奉迎着他们吃了,喝了,玩了,又被表扬着,谁不愿意到夏杨的家里来呢?其实,杨文的大方慷慨中,也有一点儿私心,就是让夏杨尽早地融入集体之中,结交更多的朋友,从而锻炼他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是在这种玩的交往中,夏杨形象化地知道了什么叫集体,什么叫社会,什么叫友谊四、对孩子自我学习状态听之任之为孩子提供学习的优质时空,并不等于孩子的一切学习活动都由家长预先设定。
只要孩子有效地利用了这段时间,家长就可以听之任之小夏杨有时画画和玩玩具,兴味盎然,全神贯注,杨文便不去打扰,让其投入其中,自己只作壁上观夏杨上小学的时候,母子二人等车,他会自然地拿一本书看,或者用掌上宝学说英语杨文便故作不知,在一旁也拿出自己的书翻看着任何时候不让时光留白,是他们母子共同的时间观念杨文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看画书的时候,夏杨对汉字自然地习得了,课堂教学中的识字就不学自会了没有正儿八经地学习英语教材,却是在不断的生活化的场景中学会了,才有了当年全省剑桥少儿英语考级唯一的满分时间是共有的,但并非人人都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更没有想到这些时间对孩子一生的发展的巨大作用而杨文则抓住了每一刻“逝者如斯夫”的时光,让其成为孩子生命力成长的保障已经22岁的夏杨,现在已经对生活有了自己的原则,经常给父母工作与生活提建议,甚至提出一定的批评意见她说,他虽然是一个男孩,可是他善解人意,关心他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也成了朋友圈里不可少的一个分子杨文认为,每一个时空对孩子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只不过人们大多忽视了它的有效价值不过,这种教育不同于学校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