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学专业综合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36KB
约16页
文档ID:274688056
护理学专业综合基础理论考试大纲_第1页
1/16

护理学专业综合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护理学专业综合科目基础理论考试是为护理学专业的专升本学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 质的统一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高职(专科)阶段相关专业知识、基 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考试评价的标准是报考该专业的高职(专科)优秀毕业生应能达到 的合格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招生质量二、适用专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护理学(101101)三、命题原则1 .本课程考试的命题,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目标及内容,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标 准,考试内容要覆盖各个章节,并适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难易程度应符合要求2 .本课程考试以专业基础知设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 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习者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3 .本课程考试内容力求科学、规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能够真实、 准确地检测出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四、考查内容(一)课程A:生理学 (二)课程B:解剖学 (三)课程C:基础护理学(一)课程A:生理学[考查目标]1 .掌握生理学概念,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的 特点,理解正、负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理解前馈控制系统。

2 .掌握细胞膜的跨膜转运方式,能够举例说明细胞膜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单纯扩散; 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学 握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能够区别肌肉收缩的前、后负荷及其对肌肉收缩的影 响;理解骨骼肌单收缩、强直收缩的概念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特点;掌握细胞静息电位和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掌握阈电位、兴奋、兴奋性、阈强度的概念;能够区别局部反应和动 作电位的特点:理解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3 .掌握血液的生理功能,血细胞比容的概念,血浆晶体和胶体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 细胞的功能、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原料及辅助因子、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因素:白细胞的分 类及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基本过程:血型的概念、ABO血型 的分型、Rh血型系统、AB0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ABO血型的鉴定方法、输血原则4 .血液循环:掌握心脏泵血功能的基本过程、原理、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掌握心肌细 胞生物电的产生机制;理解心肌生理特性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掌握血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 因素;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理解组织液生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理解微循环的 组成及生理意义。

5 .呼吸运动的概念、环节、形式,肺通气的原理(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表面活性 物质的作用及生理意义,肺通气概念的评价指标(肺容积、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换气的原理、影响肺气体交换的因素;和CO?在体内运输的形式,氧解离曲线的概念和 意义,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影响因素,化学感受性反射和肺牵张反射对呼吸的调节和机制6 .前庭蜗器6.1 前庭蜗器的分部3. 2鼓膜的形态特征、位置和分部3. 3中耳的组成3. 4鼓室各壁及其临床意义.3. 5咽鼓管的分部、开口以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3. 6内耳的组成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第十一部分周围神经系统1 .总论1.1 神经系统的区分和神经元的分类1.2 掌握神经系统常用术语2 .脊神经3 . 1脊神经的组成4 . 2颈从的组成和皮支的浅出部位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2. 3臂丛的组成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税神经、腋神经的分布情况胸长神 经、胸背神经的分布,及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2. 4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节段性分布特点2. 5腰丛的组成股神经的行程及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2. 6锹丛的组成坐骨神经的行程及分布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腓深神经)的行程 和所支配的肌群及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3.脑神经3.1 脑神经的名称、序号、连接的脑部和进出颅部位3. 2分布到眼的神经,纤维成分、支配及其损伤后的主要表现3. 3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三大主支在头面部皮肤的感觉分布区3. 4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3. 5舌咽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舌支、颈动脉爽支)和分布(腮腺)3. 6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行程及其各种成分纤维的分布3. 7副神经的分布、损伤后的主要表现3. 8舌下神经的分布、损伤后的主要表现4. 内脏神经4.1 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和机能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4. 2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交感干的位置和组成4. 3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颅部副交感神经节的名称第十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1 .脊髓1.1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和功能L2脊髓灰质的侧角和前角、后角1. 3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的行程和机能;损伤后的功能障碍2. 4脊髓主要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的行程及其损伤后的功能障碍2 .脑干3 . 1脑干的外形、组成2. 2脑神经核机能柱所属各核团的位置、纤维联系和功能3.小脑3. 1小脑位置、外形(小脑扁桃体)。

3. 2小脑核3. 3小脑功能4.间脑4.1 间脑的位置及分部4. 2特异性中继核团的主要纤维联系及功能4. 3下丘脑位置及功能5.端脑5. 1大脑半球的分叶5. 2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5. 3侧脑室的位置和分部5. 4基底核,内囊的位置、分部和通过的主要纤维束及其临床意义5. 5大脑半球髓质5. 6纹状体的组成6. 传导通路6.1 躯干和四肢本体感觉(深部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皮质投射区6. 2躯干和四肢以及头面部的痛温觉(浅部感觉)的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 在位置、皮质投射区7. 3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位置、纤维交叉越边的部位、皮质投射 区以及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瞳孔对光反射8. 4锥体束的组成;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半特点)9. 5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7.脑、脊微的被膜和血管7.1 掌握脑、脊髓的三层被膜、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与腰麻、 硬膜外麻醉的关系)7. 2熟悉硬脑膜的组成特点,其形成物的名称和位置,主要硬膜窦的名称、位置和连通 脑蛛网膜及蛛网膜下腔的概况10. 3脑的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和意 义11. 脊液的循环熟悉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循环路径(三)课程C:基础护理学[考查目标]1 .理解护理与环境的关系,能正确解群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 .掌握患者入院护理和出院护理的程序3 .掌握临床上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临床意义4 .掌握分级护理的分级标准及相应的护理要点5 .掌握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及对人体的影响6 .掌握WHO的疼痛分级的内容,影响疼痛的因素7 .掌握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部护理的目的、评估内容、 操作注意事项8 .掌握压疮发生的原因、高危人群及易患部位9 .掌握睡眠各时相的特点、判断影响睡眠的因素、住院患者睡眠的特点10 .掌握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11 .能正确判断患者的肌力和机体活动能力的级别12 .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分类、形成原因及条件13 .掌握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的种类、应用及注意事项14 .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隔离原则15 .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生理变化、及异常的护理16 .掌握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继发效应及影响因素17 .掌握医院饮食的类别及各类饮食的种类、原则及适用范围18 .掌握鼻饲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9 .掌握与排便、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异常排泄物的观察及护理20 .掌握常用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给药原则、注意事项及常用给药医嘱的外文缩写 词21 .掌握各种注射方法的目的、常用部位及注意事项22 .掌握静脉输液的原理、目的、常用溶液、常见输液障碍的种类及排除方法23 .掌握静脉输血的目的、原则、自体输血的优点及成分输血的特点24 .掌握病情观察的内容及方法25 .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26 .掌握临终患者各阶段的生理评估内容27 .掌握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28 .掌握血液标本、尿标本、粪便标本、痰标本及咽拭子标本采集的目的及注意事项29 .掌握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原则及管理要求30 .掌握医嘱处理的注意事项31 .掌握病区交班报告书写顺序及要求32 .掌握被套式铺床法、卧床病人更单法、搬运病人、卧位的安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口腔护理、床上洗发、床上擦浴、背部护理、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 吸氧法、吸痰法、热疗法:热水袋的使用、冷疗法:冰袋的使用、乙醇或温水拭浴、鼻 饲法、导尿及留置导尿术、灌肠法、超声雾化吸入、药液抽吸法、皮内注射法、皮下注 射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周围静脉输液法、间接输血法、心肺复苏术、洗胃术、 尸体护理[考查内容]1.绪论1. 1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1.2 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1.3 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2.环境2.1 环境与健康: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护理与环境的关系.2. 2医院环境: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分类,医院环境的调控。

3.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3.1 医院感染:概念与分类,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条件,预防与控制3. 2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3. 3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3. 4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3. 5隔离技术:隔离种类及措施,基本操作方法4.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病人入院的护理:入院程序,病人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病人床单位的准备,分 级护理4.1 病人的卧位: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卧位的分类,常用卧位,变换卧位法3运送病人法: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4. 4病人出院的护理:病人出院前的护理,病人出院当日的护理4. 5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常用的力学原理,人体力学运用原则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4.2 病人的安全: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病人安全需要的评估,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及防范,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5 . 2护士的职业防护:相关概念及意义,职业报露的有害因素,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 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6 .病人的清洁卫生6. 1 口腔护理:评估,口腔的清洁护理6. 2头发护理:评估,头发的清洁护理6. 3皮肤护理:评估,皮肤的清洁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6. 4会阴部护理:评估,会阴部的清洁护理6. 5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7.休息与活动7.1休息与睡眠:休息,睡眠7 . 2活动: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病人活动的评估,协助病人活动8 .医疗与护理文件8. 1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8.2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体温单,医嘱单,出入液量记录单,特别护理记录单,病 区交班报告,护理病历9.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9.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体温的测量9.2 异常脉博的评估及护理: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脉搏的测 量9. 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血压的测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