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让“比较”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绽放异彩 徐亚萍 对比思想,就是将学识举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学识间的异同点,找到其中内在规律的一种数学思想在小学教材中,好多内容间既有联系又有识别,假设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对比思想,将更轻易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识,提高学生分辩学识的才能,促进学识迁移,防止好像学识间混淆,更好地突出学识的特征,同时能让学生更加轻松、高兴地学习数学学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坚韧地掌管根基学识,教师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利用对比思想综合解决数学问题的才能,让数学课堂绽放精彩 一、运用对比思想,促进学识迁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授新知时很少将其与旧知相联系,这就轻易导致学生展现各学识点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找不到学识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新旧学识之间在某一片面可能会一致或好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学识之前,可合理运用对比思想,找到新旧学识间的异同点,从复习旧学识自然而然地引入新学识,为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学识打下坚实的根基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并将这些图形裁剪下来,说出这几个图形的面积公式。
当学生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沿着长方形一个角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然后计算梯形的面积,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来计算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裁剪一个一致的梯形并将两个梯形拼接,学生察觉拼接后的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由于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很轻松就得到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对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举行对比分析,既温习了旧学识,又为学习新学识打下了根基,促进了新旧学识的有效迁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对比思想,透露内在规律 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机械的模仿、重复性的练习中,而要通过练习察觉学识间的联系好多数学学识,虽然已知条件或者问题生动多变,但始终围绕同一个规律在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用对比思想,能够让学生掌管不同的对比方法,进而透露学识间的内在规律从某种角度来说,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的学识更有价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教师给学生出了一组题目,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到其中的规律:(1)三(1)班组织跳绳比赛。
第一组15人,共跳绳225个;其次组14人,共跳绳224个;第三组16人,共跳绳208个请问全班平均每人跳绳多少个?(2)三(1)班组织跳绳比赛第一组15人,每人跳15个;其次组14人,每人跳16个;第三组16人,每人跳13个请问全班平均每人跳绳多少个?(3)三(1)班组织跳绳比赛第一组15人,每人跳15个;其次组14人,每人跳16个;第三组16人,每人跳13个请问每组平均跳绳多少个?这三道题目看似一致,但留心分析却不一样,学生很轻易展现错误,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比找到其中的内在规律这三道题都是求平均数,都会用到“总数量÷总人数(或份数)”这个公式,学生只要找到其中的关键条件求出总数量和总人数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案例中,学生正确运用了对比数学思想,才能察觉学识间的内在规律,掌管学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别,加深对学识的理解,更好地掌管数学学识,提高数学学习才能 三、运用对比思想,防止学识混淆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好多好像的学识间存在着差异性,但是这些差异性有时被相關性、好像点或相近性等掩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轻易将这些学识看成一致的学识而混淆因此,教师要运用对比思想,组织学生对相关学识举行辨异对比,找到学识间的不同点。
不管是求同还是辨异,都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才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比的方法能够让学识间的识别更加鲜明,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规律思维才能 例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和射线》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手电筒让学生感受这片面学识教师开启手电筒,将光照射到黑板上,让学生查看黑板上有什么,学生察觉是一个光点,教师接着让学生查看这个光点从哪里发出,学生察觉是从教师手中的手电筒发出,也就是说有两个端点,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图形接着,教师让学生来到教室外,将手电筒射向天空,这时学生察觉没有另一个端点,教师让学生在黑板画出只有一个端点的图形然后,教师让学生回到座位想一想,假设光的两边都没有端点,将是什么外形?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图形,通过对比这三个图形学生察觉,三种图形都是直条型的,但是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方无限延迟,而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迟通过对比的方法,学生更加明显地了解了这三个概念 案例中,教师利用学具,让学生通过实物、图形等方式举行对比,将轻易混淆的三个数学概念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轻易理解并记忆这片面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对比思想,掌管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好多对比的素材,假设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对比思想,并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
在概括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数学学识的根基上,结合学生的认知进展规律,指导学生先了解一些感性的学识,通过对这些感性学识举行对比、分析、探究,逐步深入掌管抽象化的学识,做到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察觉解题技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才能,进而提升其综合运用才能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一行数字:1、6、7、9、11、12、13、20、30,教师让学生首先找到这几个数的约数,然后分类,学生察觉6、9、12、20、30都有两个以上的约数,而7、9、11、13只有两个约数,就是1和它本身,而1的约数是最少的,只有它本身教师通过将前两项结果举行比较,总结出质数的根本定义为: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其他的约数;合数的定义为: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的约数;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就为学生解题供给了思路,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了1~100的全体质数,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定义总结出,除了2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除了2和5,其余质数个位数字只能是1、3、7、9,以此为学生找到解题技巧 案例中,教师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高明地区分了质数和合数,为解决这方面的习题找到了解题技巧,让学生在对比的同时学习新学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思想,能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夯实学生的根基学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 (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测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热爱约数合数质数质数迷宫小猕猴智力画刊(2022年11期)2022-12-23组合数算式的常见化简求值策略中学课程·高考版(2022年4期)2022-04-25最强大脑学生导报·东方少年(2022年27期)2022-01-14质数找挚友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22年11期)2022-12-17质数“嫌疑犯”初中生学习·低(2022年12期)2022-01-05质数嫌疑犯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22年6期)2022-06-26巧记质数学苑创造·B版(2022年3期)2022-05-06感觉《质数和合数》教学新课程·下旬(2022年12期)2022-06-13约数问题(一)数学大世界·小学中高年级版(2022年4期)2022-05-04跳出常规巧解题等2那么红领巾·成长(2022年7期)2022-01-1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