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219-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safety evaluation of equipment andprotective materials in drinking water system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用水输配水设备(供水系统的输配水管、设备、机械部件)和防护材料的卫生安全性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与饮用水以及饮用水处理剂直接接触的物质和产品,这些物质和产品系指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输配水管、设备和机械部件(如阀门、加氯设备、水处理剂加入器等)以及防护材料(如涂料、内衬等)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 7919—87 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T 5009.69—1996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11934—89水源水中乙醛、丙烯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3 卫生要求3.1 凡与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不得污染水质,管网末梢水水质必须符合GB 5749的要求。
3.2 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必须按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浸泡试验3.3 浸泡水需按附录A和附录B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必须分别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表1饮用水输配水设备浸泡水的卫生要求项目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项目 色 浑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PH铁锰铜锌挥发酚类(以苯酚计)砷汞铬(六价)镉铅银氟化物硝酸盐(以氮计)氯仿四氯化碳苯并(a)芘不增加色度增加量≤0.5度无异臭、异味不产生任何肉眼可见的碎片杂物等不改变PH≤ 0.03 mg/l≤0.01mg/l≤0.1 mg/l≤0.1 mg/l≤0.002 mg/l≤0.005 mg/l≤0.001 mg/l≤0.005 mg/l≤0.001 mg/l≤0.005 mg/l≤0.005 mg/l≤0.1 mg/l≤2 mg/l≤6μg/l≤0.3μg/l≤0.001μg/l表2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材料浸泡水的卫生要求项目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项目 色 浑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PH铁锰铜锌挥发酚类(以苯酚计)砷汞铬(六价)镉铅银氟化物硝酸盐(以氮计)氯仿四氯化碳苯并(a)芘不增加色度增加量≤0.5度无异臭、异味不产生任何肉眼可见的碎片杂物等不改变PH≤ 0.03 mg/l≤0.01mg/l≤0.1 mg/l≤0.1 mg/l≤0.002 mg/l≤0.005 mg/l≤0.001 mg/l≤0.005 mg/l≤0.001 mg/l≤0.005 mg/l≤0.005 mg/l≤0.1 mg/l≤2 mg/l≤6μg/l≤0.3μg/l≤0.001μg/l其他项目:醛类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以氧气计)与受试产品配方有关成分放射性物质不得检出增加量≤10 mg/l增加量≤2 mg/l根据地面水卫生标准及国内外相关标准判定(不得大于限值的十分之一) 无标准可依据的,需按附录C 进行毒理学试验确定限值。
不增加放射性3.4浸泡水尚需按附录C 的方法进行下列毒理学实验:3.4.1急性经口毒性实验:LD50不得小于10 mg/kg体重.3.4.2两项致突变实验:基因突变实验和腐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两项实验均需为阴性3.5生产与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使用原料应使用食品级4 监督检验方法见附录A和附录B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A1 样品预处理 A1.1 采样 为尽可能符合应用条件,在浸泡试验中应使用输配水管或有关产品的最终产品当最终产品容积过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按比例适当缩小 A1.2预处理 用自来水将试样清洗干净,并连续冲洗30分钟,然后浸泡水立即浸泡 A1.3浸泡试验: A1.3.1浸泡水制备: A1.3.1.1试剂 A1.3.1.1.1纯水: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其电导率为小于2μS/cm A1.3.1.1.2 0.025mol/L氯贮备液:取7.3ml试剂级次氯酸钠(5%NaOCl),用纯水稀释至200ml,贮于密闭具塞的棕色瓶中,于20℃避光保存,每周新鲜配制。
测定氯含量:取1.0ml氯贮备液,用水稀释至1.0L,立即分析总余氯,将此值定为“A” 测定所需的余氯:为了获得20mg/L余氯,需要向浸泡水中加入氯贮备液的量,按下式计算: V=2.0×B/A………………………………………………………(A1) 式中: V一需加入氯贮备液的体积, ml B一标准浸泡水的体积,L A--氯贮备液的浓度, mg/L A1.3.1.1.3 0.04mol/L钙硬度贮备液:称取4.44g无水氯化钙(CaCl2)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L,充分混匀,每周新鲜配制 A1.3.1.1.4 0.04mol/L碳酸氢钠缓冲液:3.36g碳酸氢钠(NaHCO3)溶于纯水中,并用纯水稀释至1L,充分混匀每周新鲜配制 A1.3.1.2 浸泡水的配制:配制pH为8、硬度为100mg/L、有效氯为2mg/L的浸泡水方法如下:取25mL碳酸氢钠的缓冲液(A1.3.1.1.4)、25mL硬度贮备液(A1.3.1.1.3)以及所需的氯贮备液(见A1.3.1.1.2),用纯水稀释至1L。
按此比例配制实际所需要的浸泡水 A1.3.2浸泡: A1.3.2.1浸泡条件:受试产品接触浸泡水的表面积与浸泡水的容积之比不小于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最大的比例对于输配水管应使用该类产品中直径最小的 A1.3.2.2浸泡试验: A1.3.2.2.1用试验用浸泡水充满受试水管或水箱,不留空隙,两端用包有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干净软木塞或橡皮塞塞紧,在25±5℃避光的条件下浸泡24±l个时 A1.3.2.2.2对于机械部件,如不能在部件内进行浸泡试验时,可将部件放在玻璃容器中浸泡,条件同上 表A1 浸泡水的收集和保存 项目 保存剂 容器 贮藏 色、臭、味 无 玻璃瓶 4℃,24h内测定 浑浊度 无 玻璃瓶 4℃ 金属(汞除外) 加浓硝酸至pH<2 聚乙烯瓶 室温 汞 加浓硝酸至pH<2,每100mL水样加1mL 5%重铬酸钾溶液 聚乙烯瓶 室温 砷 无 玻璃瓶 室温 苯酚、氰化物 加氢氧化钠至pH>12 棕色玻璃瓶 4℃,24h内测定 多环芳烃 无 棕色玻璃瓶 4℃ 混合有机物 无 棕色玻璃瓶 4℃ 溶剂 无 玻璃瓶 4℃ 挥发性有机物 少量硫代硫酸钠 玻璃瓶 4℃ A1.3.2.2.3另取相同容积玻璃容器,加满试验用浸泡水,在相同条件下放置24h±1h,作空白对照。
A1.3.3浸泡水的收集和保存 浸泡一段时间后,立即将浸泡水放入预先洗净的样品瓶内一般收集和分析间隔的时间尽可能缩短某些项目需尽快的测定有些项目则需加入适当的保存剂需加入保存剂的水样,一般应先把保存剂加入瓶中,或直接低温保存详细的方法见表A1 A2 检验方法 A2.1 色:按GB/T5750-85中第5章执行 A2.2 浑浊度:按GB/T5750-85中第6章执行 A2.3 臭和味:按GB/T5750-85中第7章执行 A2.4 肉眼可见物:按GB/T5750-85中第8章执行 A2.5 铁:按GB/T5750-85中第11章执行 A2.6 锰:按GB/T5750-85中第12章执行 A2.7 铜:按GB/T5750-85中第13章执行 A2.8 锌:按GB/T5750-85中第14章执行 A2.9 挥发酚类:按GB/T5750-85第15章执行。
A2.10 砷:按GB/T5750-85中第22章执行 A2.11 汞:按GB/T5750-85中第24章执行 A2.12 镉:按GB/T5750-中第25章执行 A2.13 铬(六价):按GB/T5750-85中第26章执行 A2.14 铅:按GB/T5750-85中第27章执行 A2.15蒸发残渣 A2.15.1 用重量法测定输水管及有关产品浸泡水中蒸发残渣 A2.15.2 方法原理 样品以浸泡水浸泡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为蒸发残渣,蒸发残渣表示在浸泡水中的溶出量 A2.15.3 仪器 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