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虾类生物学(课堂PPT)

二***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86MB
约31页
文档ID:229413077
虾类生物学(课堂PPT)_第1页
1/31

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虾类生物学 ( (Shrimp biology)Shrimp biology)第一节虾类外部器官第一节虾类外部器官一、外部形态 1 1Crayfish 克氏原螯(小龙虾)的附肢2 23 34 4部位 序号 名称 功 能头部 1 小触角 嗅觉,平衡,触觉(前方) 2 大触角 触觉(两侧,后方) 3 大颚 咀嚼食物 4 第一小颚 抱握食物 5 第二小颚 扇动鳃腔内水流,利于呼吸胸部 6 第一颚足 具鳃,呼吸 7 第二颚足 具鳃,呼吸、游泳 8 第三颚足 具鳃,呼吸,内肢节,雌雄异形 9、10 螯肢 捕食 11-13 步足 捕食,爬行腹部 14-15 交接器() 第十四对附肢退化 16-18 腹足 游泳 19 尾肢1对 强大,逃避 附肢共附肢共1919对对5 5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虾类生物学 ( (Shrimp biology)Shrimp biology)第一节虾类外部器官第一节虾类外部器官 虾的分类: 多种甲壳类群的总称,体型为梭形,修长,腹部发达 外部特征: 分头胸部和腹部共21体节,头部6个体节,胸部 8体节愈合成头胸部 具头胸甲,除尾节外,各节均具有一对附肢。

头胸甲具额剑(分类依据) 按游泳能力可分为: 游泳虾类和爬行虾类,前者包括对虾类、真虾类;后者包括龙虾类、螯虾类6 6虾类头胸甲分区图虾类头胸甲分区图7 7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虾类生物学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一、体壁(一)外层:甲壳(又称外骨胳),主要成份为几丁质、 蛋白质复合物,以及钙盐等 功能:保护及肌肉附着 分布:体表、前肠、直肠及鳃腔的表面 上角质膜 角质膜(表皮层): 外角质膜 内角质膜 在虾的色素细胞中存在有虾青素和虾红素(类葫萝卜素)当虾、蟹经高温时蛋白质变性沉淀析出虾青素、虾红素虾青素氧化脱氢形成虾红素(熔点高,不易被破坏,虾壳转为红色)8 89 9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虾类生物学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二、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脑N节食道下N节胸N节(5个)腹N节(6个)感觉器官:复眼、平衡囊、触毛等平衡囊位于第一对触角基节内,内有刚毛及平衡石1010三、消化系统1111分化: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特点: (1)食道短,(2)胃大而复杂(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内 有角质突起,上面有齿,碾碎食物幽门胃 内有刚毛,过滤作用有些种类胃内角质膜增 厚,形成骨板和硬齿,特称为胃磨。

3)消化腺为肝脏,消化和储存肠内已消化 的食物 1212新加坡一只无身龙虾头奇迹般的存新加坡一只无身龙虾头奇迹般的存活了活了1010个多月个多月 1313四、呼吸系统 鳃: 着生于胸部两侧,包被于头胸甲侧甲和胸部体壁构成的鳃腔中分为叶鳃和丝鳃两种,由鳃轴和鳃丝组成 从第二颚足第五步足,每足的基部都有一对鳃,共7对 水鳃腔后面鳃腔前面 水流的动力:第二小颚呼吸板的拨动 鳃的数量多数是种类鉴别的重要依据1414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五、血液循环系统 开管式,由心脏、动脉、血窦、血液组成 心脏的位置:头胸部近后端消化腺的背后侧,呈多边形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A. 围心腔三角形,位于头胸部后背心孔三对,有活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液呈蓝色(血清蛋白)B.动脉7条:向前的有前大动脉(1),触角动脉(2)、肝动脉(2);向后的有(1)条后大动脉,向下(1)条下行动脉C.血流方向由心脏动脉血腔血窦入鳃血管鳃心孔心脏D.小型种类无循环系统,或只有心脏15151616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六、排泄系统 (一)小颚腺 1对 主要存在于幼体阶段。

(二)触角腺 1对 来源:中胚层 位置:第二触角基部 组成:腺质部、膜质部 1 . 腺质部 由腺体和排泄管组成 2. 膜质部 囊状的膀胱和尿道组成 3. 排泄孔 第二触角基部 触角腺=端囊(腺体部)排泄管(膀胱)+排泄孔开口 排泄物为绿色鸟氨酸 1717触角腺模式图触角腺模式图1818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功能: 渗透压调节及离子平衡虾类蛋白质代谢最终排泄氮的产物:氨排出途径: 通过鳃以气体交换的形式排出体外其它辅助排泄器: 后肠 排氮废物1919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七 、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具明显的第二性征一)虾类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精荚囊、生殖孔组成 1. 精巢:成对,多叶(侧叶) 位置:消化腺与心脏之间 2. 输精小管:由各精巢小叶发出 3. 输精管:各输精小管汇集后形成的总管 4. 精荚囊:为输精管未端形成一个囊状结构 5. 生殖孔:位于第五步足基部20202121斑节对虾斑节对虾精荚囊、输精管精荚囊、输精管2222虾类性腺结构模式图虾类性腺结构模式图2323斑节对虾卵巢2424雄性斑节对虾的精巢精巢 输精管 贮精襄 精荚 2525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第二节 虾类内部器官虾类内部器官(二)虾类雌性生殖系统 包括卵巢、 输卵管。

卵巢: 雌性:卵巢1对,输卵管开口第三步足内侧多叶(前叶、侧叶、后叶),位于消化腺与心脏之间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巢大多具不同颜色可做为生产上判别亲虾质量及成熟度的标志 前叶:一对,从卵巢向头胸部前方伸展 侧叶:六对,包被肝胰腺并向两侧延伸 后叶:延伸至尾节前方,在腹部逐节变细2626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八、内分泌系统(一)组成:1. 神经内分泌系统: 脑、中枢神经的神经分泌细胞、位于眼柄的X-器官、窦腺以及后接索器、围心器等组成2、非神经内分泌系统: Y-器官、大颚器官、促雄性腺等27272828(二)作用 神经内分泌系统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生产神经内分泌物,释放到血液中,作用于各效应器官三)主要神经内分泌器官对经济虾蟹类养殖的影响 1. X器官窦腺复合体 (1)位置:眼柄基部 (2)结构: X器官由5个神经内分泌细胞团组成,为分泌物的来源处 窦腺为X器官分泌物的贮藏和释放处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2929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3)作用:X器官的主要分泌物是蜕皮抑制激素和性腺抑制激素。

前者抑制Y器官的蜕皮功能,后者抑制性腺发育2.y器官 来源:外胚层,属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受控于咽下神经节位置不定,主要分布在胃、大颚等处,分泌脱皮激素,X器官对Y器官活动起支配作用3030第一章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二)虾类生物学(二)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第二节虾类内部器官3. 生产中利用内分泌调控原理案例 切除眼柄催熟性腺313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