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授课内容: 一、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组成 二、离合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三、制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四前进档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由:三个离合器(超速离合器、前离合器、后离合器)、四个制动器(超速制动器、第一、第二、第三制动器)、三个单向器(超速单向器、第一单向器、第二单向器)和三个行星排(超速行星排、前行星排、后行星排)组成前、后行星排共用一个太阳轮二、离合器的组成 离合器的作用:当离合器接合时,可将二个元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可以转动当离合器分离时,二个元件可自由转动二、离合器的组成 离合器的结构组成: 离合器有超速离合器、前离合器、后离合器三个 结构形式为多片湿式 它们的结构基本一样,由离合器鼓、活塞、回位弹簧、离合器片、离合器盘、离合器毂等组成 离合器片为钢片材料,外缘有凸耳,与鼓相连 离合器盘为摩擦材料,内缘有凸耳与离合器毂相连 二、离合器的组成 离合器工作过程是由一个控制阀控制着进入活塞缸内的液压油通道 当控制阀处于顶端位置时,工作液进入活塞缸内,使活塞移动将离合器片和离合器盘压紧,离合器接合将离合鼓和离合器毂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传递动力。
当控制阀处于下端位置时,工作液便从缸内排出,活塞在回位弹簧力推动下复位,使离合器分离,从而切断动力传递二、离合器的组成 由于离合器不管接合或分离都是高速旋转的,活塞缸内的工作液亦一起转动而积聚在活塞缸的外缘上当离合器分离时,便阻碍了活塞的复位所以在离合器的活塞上都装有放松球 当离合器接合时,工作液进入活塞缸内,会将放松球压紧在泄油口上,防止工作液从泄油口排出,使活塞压紧离合器片和离合器盘 当离合器分离时,放松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开泄油口,使活塞缸内外缘的工作液从泄油口排出,使活塞能够迅速复位二、离合器的组成 有些离合器和制动器具有两个活塞:内活塞和外活塞 当工作液施加在内活塞时,它的压力接收区较少,只能传递较少的扭矩 当工作液施加在外活塞时,它有较大压力接收区,能够传递大扭矩 二、离合器的组成 当工作液施加在内活塞后再施加在外活塞上,能够使离合器或制动器以较少的扭矩接合,然后传递大的扭矩,减少了离合器或制动器接合时产生的冲击 扭矩传递的大小,是与离合器片数的多少、活塞压力接收区的大小、工作液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二、离合器的组成 在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中: 当超速离合器接合时,将超速齿架和超速太阳轮连成一个整体。
二、离合器的组成 在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中: 当前离合器接合时,动力可传至齿圈二、离合器的组成 在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中: 当后离合器接合时,动力可传至太阳轮二、离合器的组成 在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中: 当前后离合器一齐接合时,动力便传至后齿圈和太阳轮 即将行星齿轮排连成一个整体直接传动三、制动器的组成 制动器的作用: 当制动器制动后,便将与它有关的元件固定 制动器的结构组成: 多片湿式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大至相同区别在于它的活塞缸是固定在变速器外壳上三、制动器的组成 带式制动器的结构由: 制动鼓、制动带、活塞顶杆、活塞、回位弹簧、活塞缸等组成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齿轮的传动方向与传动比: 一对齿轮在传递动力时可分为外啮合传动和内啮合传动 当齿轮处于外啮合传动时,它们的传动方向是相反的 当齿轮处于内啮合传动时,它们的传动方向是相同的 从动齿轮齿数 传动比= - 主动齿轮齿数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当在一对齿轮中插入一个中间齿轮后,主动齿与从动齿的传动方向是相同的 传动比的计算可忽略中间齿轮的齿数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排的组成: 一个行星齿轮排由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和齿轮架组成。
在一个行星齿轮排中要传递动力,须要有一个主动元件、一个从动元件、一个固定元件 太阳轮的齿数为24齿 齿 圈的齿数为56齿 齿轮架的齿数为80齿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状态 1: 齿轮架-主动件 齿 圈- 从动件 太阳轮-固 定 传动比=56/80 =0.7 状态为同向、增速、减扭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状态 2: 齿轮架-主动件 齿 圈-固 定 太阳轮-从动件 传动比=24/80 =0.3 状态为同向、增速、减扭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状态 3: 齿轮架-从动件 齿 圈-主动件 太阳轮-固 定 传动比=80/56 =1.42 状态为同向、减速、增扭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状态 4: 齿轮架-从动件 齿 圈- 固 定 太阳轮- 主动件 传动比=80/24 =3.33 状态为同向、减速、增扭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状态 5: 齿轮架-固 定 齿 圈-从动件 太阳轮-主动件 传动比=56/24 =2.33 状态为反向、减速、增扭四、行星齿轮排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状态 6: 任意二个元件作主动 传动比=1 状态为同向、同速、同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