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新郑,并在此一统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新郑由此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新郑是一座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战国著名水利家郑国、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鼻祖李诫、元代天文学家许衡、明代名相高拱等历史名人,流芳千古,光耀史册;裴李岗文化遗址、黄帝故里、郑王陵博物馆、欧阳修陵园、郑韩故城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熠熠生辉,每年都有大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慕名而来,寻根拜祖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拔793米,面积49平方公里她犹如一条向西北腾飞的巨龙,横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具茨山一峰突起,陡峭险峻,气势磅礴,向西望去,层峦叠嶂,气象万千,极目东眺,云海茫茫,风景如画!春暖花开时,万物复苏,漫山遍野开满杏花、桃花;盛夏时节,浓荫蔽日,响泉飞瀑,鸟语花香,清爽宜人;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红叶遍山;隆冬来临,石壁嶙峋,山瘦水细,雪天过后,登高远望,一片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情雅致!位于山腰处的玉女池和黑龙潭,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穿谷跌崖,声似铜铃。
姬水河恰似玉带缠绕着她蜿蜒东去每当天气晴朗,具茨山便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如烟如梦,古时被称为新郑八大景之一—-“大隗晴岚”具茨山不仅风景秀美,更令人神往的是她那充满神秘色彩的黄帝文化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在这里结公拜将、屯兵驯兽,并从这里走向中原,统一各部落,肇造中华文明,开创伟业至今这里还保存有黄帝活动遗址20余处令人惊叹的是,在山东坡仰视具茨山山峰,山峰酷似炎黄二帝头像,使人莫不为她的神奇和灵气所折服!具茨山风景区旧有轩辕庙、轩辕宫、黄帝祠、嫘祖洞、屯兵洞、观兽台等景点组成.1992年,开始修复并陆续扩建新景点2000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山顶的轩辕庙等景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中国华侨联合会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具茨山被河南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5年被批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由轩辕庙区和黄帝大宗祠区组成.轩辕庙区:位于具茨山顶峰,由轩辕庙、嫘祖宫、天中门、中天轩辕阁、迎日峰等景点组成现有气势恢宏的黄帝大宗祠、险峻奇特的迎日峰、泉水跌宕溪流淙淙的黑龙潭和玉女池、水清气爽宽敞舒适的黄帝避暑宫、禅声悠扬香烟缭绕的幽胜寺、碧波荡漾的青岗庙水库、中华一绝的琴声回音道、庄严雄伟的中天轩辕阁以及展示原始文化风貌的原始部落村等主要景点。
近年来,全市累计有20余万人次上山植树,新植常青树种20万株,具茨山森林植物达到48科252属200多种,林地面积达4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了垂直分布的阔叶混交林带,生物生态林带、灌木植物林带等三个群落.具茨山风景区已成为寻根拜祖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黄帝文化游览区,成为亿万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圣地"每年农历三月三,都有大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来此朝圣拜祖具茨山岩画具茨山曾见于《山海经》,具者,双手持贝;茨者,茅草结屋.说明这里很早就是先民繁衍生息《诗经》上有一首诗《溱洧》,写道,具茨巍巍,溱洧泱泱以具茨山为中心,方圆50平方公里有数十处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遗址,几千幅石刻岩画,是一个非常集中的黄帝文化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具茨山岩画又为河南增添了一个亮点,不仅是新闻界和文化界的话题,也是新郑市奉献给全国人民的又一件新国宝. 1.可否认为具茨山岩画不是单一文化时期的产物,其制作时间可能延续了数千年因此具茨山岩画应该不是单一族群制作的 2将岩画集中刻在某个山上,这种现象在国内并不少见.可否认为在具茨山岩画制作者的思维中,也许具茨山应该是能与天沟通的圣山.具茨山岩画特点是图形基本与天平行,国内其他遗址的岩画画面基本与天垂直,可否认为与天平行的画是给天看的,与天垂直的画是给人看的,因此具茨山岩画制作的内容可能是与天的对话。
3根据岩画的类型,中期的为连排的点状穴,晚期为方格,包括疑似古文字的图形因为具茨山岩画断代肯定是一个大难题,但是并不妨碍对具茨山岩画进行分类和分期,用类层学的方法将具茨山岩画分期是十分必要的 4.从具茨山岩画文化形态来看,在岩画遗址附近还应该有祭坛崇拜,应将这些看作一个整体的文化作综合性的研究. 根据具茨山的文物文字调查,我们发现具茨山“象形字"大部分都是以单个雕刻字体为主,与记录具茨山人的农田基本建设有关它们都是凹穴和线组成最多,其它的才是“象形字"记录真正把两个以上的“象形字”雕刻在石头上的就非常少这说明具茨山“象形字"还在单个创造中,就已经感觉它不太适应人类记录劳动事件的条件了,就有向其它平台转移的可能了.那么,人们不在往石头上雕刻这些“象形字”的同时就说明“具茨山人”已经感觉到用石头作平台已不适应文字的传播和交流.所以,必须另找一个平台才能反映记录原始事件和交流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