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3专论3野溪斜河涧地质3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10结论与建议16结束语17第一部分前言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经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基础》课本上的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另外,经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同时经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1. 第二部分专论一.野溪一斜河涧地质实习时间2. 4月7日实习区域3. 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野溪一斜河涧地区实习目的(1) 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实习,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亲临大自然,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及产状等,具体分析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实习内容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地层岩性判别;地质构造的判别;节理的测量、统计及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河谷断面图);地基、边坡、围岩稳定性分析;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方法等4. 实习地理概况野溪一斜河涧位丁北京西郊,届丁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处在门头沟区的东北部,东距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永定河、109国道穿镇而过,斜河涧位丁永定河边的山上,丰沙铁路线正好从村子与永定河之间横穿而过野溪桥头有大台线、丰沙线该地区以沿河城断裂为界,分为两盘:其北以古老的元古代沉积地层为主,16-8亿年的元古代沉积岩面积达360平方公里,占门头沟区面积的1/4;以南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火成岩面积610平方公里,占门头沟面积的40%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门头沟境内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白花山系、南大岭基本是火成岩区,其间形成断陷盆地,是门头沟的主要成煤区观测点位置:野溪桥头地质年代:早古生代奥陶系岩石类型:灰岩(沉积岩、岩石细密)内容:该山体出露比较完全几乎没有什么草木,能很活楚地看出其地层的层序,这座出露的山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构造中的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相问。
但此处的向斜构造也不是完全典型的向斜,它有一些倾斜,根据目测这座山山顶与地面的高差为50m水平长度为80m,这座具体请况如下图所示观测点二位置:大台铁路2号隧道北面洞口地质年代:早古生代奥陶系岩石类型:石灰岩(沉积岩、岩石细密)内容:该洞口届丁无衬砌的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较好因为此处的岩石是沉积型的石灰岩,岩石本身硬度较大,且岩体的节理不多岩体的完整性较好,加之此隧道空口地处向斜构造的边缘地下水较少,故地下水引起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不突出工程中我们把围岩分为I、n>m>iv>v五个等级,从I到v岩石的工程性质由好逐渐变差,此处的围岩为皿级或用级,岩石工程性质较好因此该隧道洞口的围岩稳定性较好,不需要做衬砌,隧道口呈马蹄形隧道洞口示意图见图观测点三位置:大台铁路2号隧道南面洞口以及轨道边坡地质年代:早古生代奥陶系岩石类型:石灰岩(沉积岩、岩石细密)内容:隧道在此处做了衬砌,因为此处的围岩稳定性不好,虽然与大台铁路2号隧道北面洞口相同这里的岩石也是较为坚硬的石灰岩可是此处地下水的循环作用较强,此处洞顶的上方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溶现象,包括溶孔和溶洞(较小的为溶孔,较大的为溶洞)岩溶问题在此处的西南方向表现较为突出,北方不突出,这是由此处的地下水循环条件决定的。
由丁岩溶作用的影响,此处的围岩出现了不均匀沉降,这也是添加衬砌的原因之一经过观察我们可知此处边坡的围岩稳定性较好,节理不多,故没有添加衬砌除了观察此处的地质类型和工程地质问题,我们还在此处测量了边坡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正(反)倾向边坡的稳定性差别很大在这里简单叙述产状要素测量的简单方法(用罗盘仪):① 测量走向:将罗盘仪的长边紧贴在岩层面上,保持罗盘仪圆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所指的外圈刻度数就是岩层的走向(岩层走向有两个,它们方向相反相差180°)测量倾向:把测量走向的罗盘仪原位旋转900并使罗盘仪中的N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然后使罗盘仪的圆水准泡居中,此时罗盘仪指北针所致的外圈刻度就是岩层的倾向(我们也能够用倾向和走向的关系来得到岩层的倾向,走向上倾向,走向=倾向±90°)使其长边紧贴岩层面与最大倾斜线相重合测量倾角:将罗盘仪垂直调整罗盘仪的长水准泡使其居中面的倾向观测点四位置:隧道两个出口地质年代:早古生代奥陶系内容:后面的图所示的铁路隧道布置在背斜的核部,而前图所示的铁路隧道出口布置在向斜的轴部,因为布置在背斜的核部的巷道或其它地下洞室能有效利用顶板岩体的自然成拱作用,增加洞室的稳定性。
而布置在向斜的核部的巷道或其它地下洞室,一旦两帮岩石下滑,造成顶部岩石冒落事故,洞室顶部将很难进行进一步维护,因此前图的洞室出口需要堆砌洞室围岩来保护洞室,再围岩的顶部设有排水设施,用来防止雨水的渗透破坏作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种洞门,一种没有衬砌,一种有衬砌原因是洞门所在的地质岩性不同无衬砌的原因:该隧道这一侧围岩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隐晶结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30Mpa,风化不严重,岩石工程性质良好,岩体结构特征介丁整体结构与层状结构之间隧洞围岩层完整而坚硬,岩层倾向乂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