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搜集目录木兰是民间女子………(4)闻公有一册历…………(4)祁奚请老…………..… (4)归去来兮辞序………….(4)李生论善学者………….(5)吕蒙传……………….…(5)王冕传……………….…(6)三人成虎《战国策》.…(6)为 学……………….…(7)揠苗助长. …………...…(8)陈际泰,字大士…… . (8)鲁肃过蒙屯下……… …(9)长生猪…………………(9)赵且伐燕………………(10)女娲补天………………(10)牧竖巧逮狼……….…..(11)屠户吹狼…………... …(12).狼………………...... .....(12).教子……………… .....(13).马价十倍………… ...(14).老翁可念……………...(15).苏城有南园………. .…(15).孔子曰:吾死之后...(15)养竹记………….….....(16)古 镜…………….,,,(17)和桃源诗序………..…(18)过巫山……………... ..(18).木兰是民间女子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译文】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闻公有一册历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释】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 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漫:随便译文】听说周忱有一本本子,从记日子到行为处事,没有丝毫遗漏,每天的阴,晴,风,雨,也一定详细地记录例如说某天中午之前是晴天,中午之后是阴天某天刮东风,某天刮西风某天的白夜和晚上下雨人们刚开始不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一天,有人报告装粮食的船被风吹走找不到了。
周忱盘问他丢失船是哪天?中午前还是中午后?刮东风还是刮西风?那人不知道而胡乱回答周忱一一告诉他实情那人吃惊且佩服,欺诈于是不能成功在这时知道了周忱的风、雨的纪录,原来也是公事,不是随便写写的祁奚请老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对曰:“午也可①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②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之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③,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④,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1]【注释】①请老:告老,请求退休②嗣:指接替职位的人③称:推举④午:祁午,祁奚之子⑤于是:在这个时候⑥孰:谁⑦赤:羊舌赤,羊舌职之子⑧谄(chan):谄媚,讨好 ⑨比:偏袒,偏爱⑩偏:副职11党:勾结12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译文: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询问他的继承者他推荐了解狐,解狐是他的冤家对头,晋悼公正准备让解狐接替祁奚而解狐却死去了悼公又问祁奚谁可接替他的职位,祁奚回答说:“我儿子祁午可以。
这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死去,晋悼公问祁奚:“谁可以接任羊舌职的职务?”祁奚回答说:“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就可以晋悼公就让祁午当了中军尉,让羊舌赤为他做副手君子这样评论祁奚:“在这方面能推荐优秀的人才他推举他的冤家,不是为了奉承讨好;确立他的儿子为他的继承者,不是为了结党偏私;推举他的辅佐者,不是为了树立党羽《商书》里说,‘不搞偏私结党,统治天下的帝王之道就能至大无边’,这正是说的祁奚了解狐得到推荐,祁午得到了职位,羊舌赤得到官职,设立一个军尉的官职而成就了三件事,是祁奚推荐优秀人才的结果只有自己好,所以才能推举他的同类《诗经》说,‘只有自己有这种善德,才能寻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祁奚具有这种善德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注释】:[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忍):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着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
[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译文】 我的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吕蒙传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邓当去陆口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传闻鲁肃曾对邓当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随即去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中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做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吕蒙结为朋友告别而去王冕传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11),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18)久之,思母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庶道讪笑,冕亦笑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