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备战中考语文易错点分析-01 文学文化常识 导学案

八戒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2.70KB
约30页
文档ID:554354142
备战中考语文易错点分析-01 文学文化常识 导学案_第1页
1/30

备战中考语文易错点分析-01 文学文化常识 导学案 备战中考语文易错点分析 01 文学文化常识 易错陷阱1:作者与作品的匹配(文学常识) 【分析】文学常识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年代,面广量大,纷繁复杂所以需要将这些知识点按类别分类整理,这样就会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识记起来按照类别进行,这样有利于知识链条的建立 【避坑技巧】 1.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一篇名一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3.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易错陷阱2:特殊称谓要牢记(文化常识) 【分析】 古代文化常识牵涉甚广,内容庞杂,所以需要将这些知识点按类别分类整理,这样就会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识记起来按照类别进行,这样有利于知识链条的建立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如下类别:古代官职、人物称谓、教育科举、宗法礼俗、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器物服饰等。

在识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这往往是考题的重点所在但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的内容门类在以往考题中出现次数少,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其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的几率,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如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 另外,在复习过程中,不建议沉迷于偏难怪的内容常识"意为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所以“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应该是上述类别中最常见的知识点 【避坑技巧】 1.化整为零,分解记忆 此考点的内容特点决定了我们更适合将它分解开来,分散到平时的学习中,抓好零散时间,逐一攻破例如,每天的早读课,或者课间,或是每晚休息前的十分钟,这样一点点地积攒,最后总量就会非常可观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总之是将零散的时间利用好 再者,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细碎,提醒大家要反复翻看,这样才能强化记忆建议循环记忆五次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2.立足教材,注重积累 现在的考试往往抓住书下注释,如《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和《醉翁亭记》中出现的“伛偻提携"是一个意思复习时抓住课文,避免做无用功 【易错点提醒一】作品与作者的匹配(文化常识) 【例1】 (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史称“诗仙”。

B.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汉水的南面 D.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如“持兵揖”中的“揖"指“拱手行礼” 【答案】A 【解析】 A.杜甫,史称“诗圣”,不是“诗仙”诗仙"是指李白 易错分析:对作品与作者辨别不清 【变式1-1】(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①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ì( )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 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èi( )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 ②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 ,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③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 )护、需要宽容,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④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 ”,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9日有删改)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 【答案】示例:①周建平小时候对夜空中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产生了好奇心,从此点燃了自己的科学梦想,长大后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②李白对月亮充满好奇心,于是写出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唯美诗句 3.示例:霍金的话警示人类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未来,才能再续辉煌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意思是科学家凭借着对事物的好奇心,发明研究新事物;诗人凭借对周围景物的好奇心,写出一篇篇优美的诗篇从自己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证明这个观点即可 示例:瓦特对烧水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他对此进行了研究,改良了蒸汽机,这才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好奇的性格让他写作的边塞诗别具一格,同样是云,而他笔下的云却奇丽壮美,流传千古。

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易错点提醒二】特殊称谓要牢记(文化常识) 【例2】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在教授《岳阳楼记》时,推荐同学们去参观惠山古镇的范文正公 B.父亲节将至,有同学在给父亲的贺卡上写道:令尊大人,祝您康健顺意! C.在“民族魂”主题阅读活动中,小锡推荐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 D.一位无锡籍企业家说道:“我这次回无锡投资建厂,是为了报效桑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令尊大人”表述不正确令尊"是敬辞,是对他人父亲的尊称,不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 易错分析:掌握谦敬关系 【变式2-1】 (2023·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2023年,盐城迎来建市四十周年,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春华秋实盐城建市以来的四十年,是一部勠力同心、踔厉奋发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永不懈dài( )的奋斗史;是一部劲帆高悬、乘风破浪的发展史回望四十年继承,开tuò( )、创新的奋斗历程,我们跋( )山涉水,步履不停。

走遍江淮千山水,犹道桑梓更清美”,今天的盐城,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 ),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盐城人正以“拼"的干劲,“燃”的①_____,“敢"的②_____,坚定绿色发展追求,奏响“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为美丽中国呈上盐城篇章 “走遍江淮千山水,犹道桑梓更清美"中的“桑梓”,在中国文化中指代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家乡 【解析】桑梓: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后来,“桑梓”成了中国文化中故乡、家乡的代名词 A组 中考真题 1、(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研学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 B.中国文化崇尚“和”,它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人经商讲究“和气生财”,家人相处讲究“家和万事兴"等 C.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他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时警醒着世人。

D.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其中杜甫曾漂泊巴蜀,在浣花溪旁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浪漫主义”有误,应为:现实主义 2、(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端午节,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民间流传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习俗 B.《爱莲说》是宋代周敦颐的作品,“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 C.毛泽东《沁园春·雪》“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骚”,本指《国风》和《离骚》,后泛指文章辞藻 D.谭嗣同发出“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感慨,表现了他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记叙、说明、议论;而非“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注意“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 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中的“福”,从书写形式来看属于行书。

B.“地球上的一滴眼泪”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出仰天湖的面积极小 C.周敦颐是唐代哲学家,其代表作《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文体 D.“流传着浪漫神奇故事的龙女温泉”一句中的“浪漫"是动词 【答案】A 【解析】B.有误,此比喻是为了表现仰天湖的美丽; C.有误,周敦颐是宋代哲学家; D.有误,“浪漫”是形容词; 故选A 4、(2022·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探究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衣古镇名士吴德潇进士,任官知县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中华诗文卷帙浩繁,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万钟"指优厚的俸禄,“桑梓”指故乡,“南冠"指俘虏,“扶摇”指旋风 D.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独特习俗,如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除夕守岁等 【答案】A 【解析】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辨析 A.“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有误,进士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5、(2021·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与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我国古代有很多长度计量单位,如《愚公移山》“高万仞”中的“仞”,《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 C.中国是礼仪之邦,“拜手”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长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长跪而谢之” D.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做标题,称为“回目”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