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 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第1. 0. 2条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的设计,应做到安装、维护方便第1. 0. 3条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的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并应认真贯彻以铝代铜的技 术政策第1. 0. 4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工程的 1000伏以下的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第1. 0. 5条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电器的选择第2. 1 . 1条 选择低压电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符合工作电压、电流、频率、准确等级和使用环境的要求;二、 配电电器应尽量满足在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和热稳定;三、 断开短路电流用的电器,应尽量满足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第2. 1 . 2条 验算电器在短路时的通断能力,应采用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有效值,并应考 虑电动机的反馈影响第2. 1 . 3条 确定短路电流时所采用的计算接线方式,应为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 接线方式可只计及高压系统阻抗、变压器阻抗和低压线路阻抗,且考虑短路时低压 侧短路电流不衰减。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第2. 2. 1条 绝缘导体和电缆的型号,应按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等要求选择第2. 2. 2条 选择导体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导体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的负荷计算电流;二、 从变压器低压侧母线至用电设备受电端的线路电压损失, 一般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5%;三、 绝缘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本规范第 2, 2 . 7条的规定第2 . 2 . 3条 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最大的不平衡负荷电流,同 时还应符合本规范第 4 . 0 . 3、4 . 0 . 4条的规定用于接零保护的零线,其电导不应小于 该线路中相线电导的 50%第2 . 2 . 4条 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温度校正系数应按 下式确定:11-10"根号 〔2. 2. 4)--- 11 _ 12式中k一温度校正系数;t1-导体最高工作温度(C);t敷设处的实际环境温度(C);t2-载流量数据中采用的环境温度(C)此处,还应根据导体并列敷设根数进行校正第2 . 2 . 5条 导体敷设处的环境温度,应采用下列温度值:一、直接敷设在土壤中的电缆,采用敷设处历年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二、敷设在空气中的裸导体,屋外采用敷设地区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 屋内采用敷设地点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均取十年或以上的总平均值) 。
第2. 2. 6条 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如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5米(穿过道路时可为10米),则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但也可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第2. 2. 7条 根据机械强度的要求,绝缘导线线芯的截面不应小于表 2. 2. 7所列数值绝缘导线线芯的截面 表2. 2. 7序 号用途红苍的最小载面(平方毫米)铜茜软线铜线格线照明用灯头引下竝 民用建筑,屋內 工业建筑,屋内 屋外0.40. 51.00. 50.61.01. 52.52.51234二、弹动式用电设备三-離说在纯缘支持件上的 绝缘尊线'其支持点间距为1米以下,屋內屋外2米mr,屋内屋外6米及以F12米及以下四、穿管數设的魏绫导鮭21,01.01.0L 51.01. S2. 52. 51.01*52. 52.63.64.0S.02.5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屋内照明灯具 如采用吊链或吊管悬挂 其灯头引下线为铜芯软线时可适当减小截面第三章 配电装置的布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 1 . 1条 配电装置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必须与接地装置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成 列的配电屏应在两端与接地线或零线连接。
第3. 1 . 2条 配电装置室内,不应通过与配电装置无关的管道第3. 1 . 3条 安装落地式电力配电箱时,宜使其底部高出地面当安装在屋外时,应高出 地面0. 2米以上第3. 1 .4条 当高压及低压配电装置装设在同一房间时, 应符合《工业与民用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第3. 1 . 5条 配电装置室内通道的宽度,一般不小于下列数值:一、 当配电屏为单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 1 . 5米;二、 当配电屏为双列布置时,屏前通道为 2米;三、 屏后通道为1米有困难时,可减小为 0. 8米第3. 1 . 6条 配电装置室内裸导电部分与各部分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屏后通道内,棵导电部分的高度低于 2. 3米时,应加遮护,遮护后通道高度不应低于1. 9米;遮护后的通道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3. 1, 5条的要求二、 跨越屏前通道的裸导电部分,其高度不应低于 2. 5米第3. 1 . 7条 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 6米时,其屏后应设两个通向本室或其它房间的出口, 如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 15米时尚应增加出口由同一配电装置室供给一级负荷用电时, 母线分段处应有防火隔板或隔墙, 供给一级负荷用 电的电缆不应通过同一电缆沟。
第 3.1.8 条 当裸导电部分用遮栏遮护时,遮栏与裸导电部分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用网眼不大于 20X20 毫米的遮栏遮护时,不应小于 100 毫米;二、用板状遮栏遮护时,不应小于 50 毫米第 3.1.9 条 安装在生产车间或公共场所内的配电装置,宜采用保护式配电装置 第二节 对建筑物的要求第 3.2.1 条 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第 3.2.2条 长度为 8米以上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应尽量布 2 在配电装置室 的两端 当楼上、 楼下均为配电装置室时, 位于棱上的配电装置室至少应设一个出口通向室 外除通往高压电气设备的房间外,门应向外开第 3.2 .3 条 配电装置室的天棚应刷白, 墙面宜抹灰刷白地面一般采用水泥抹面并压光 电缆沟应采取防水措施第 3.2.4 条 有人值班的配电装置室,应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寒冷地区应设采暖装置,在 炎热地区并应采取隔热等措施第四章 配电线路的保护第 4.0.1 条 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配电系统的各级保护之间宜有选择性地配合当 不能符合此要求时,应尽量使低压侧第一级保护有选择性动作第 4.0.2 条 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或自动开关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尽量接近但 不小于被保护线路的负荷计算电流; 同时应保证在出现正常的短时过负荷时 (如线路中电动 机的起动或自起动等) ,保护装置不致将被保护线路断开。
第 4. 0. 3 条 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 熔体或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电缆或穿管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 2.5 倍,或明敷绝缘导线允许载流量的 1.5 倍二、在被保护线路的末端发生下列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值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 4 倍:1、中性点直接接地网络中的单相接地短路;2、中性点不接地网络中的两相短路第 4.0.4 条 配电线路采用自动开关作短路保护时,整定电流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采用只带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自动开关时, 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躲过短时过 负荷电流,整定电流与导体允许载流量的比例不作规定二、当采用带有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和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自动开关时, 其长延时 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应根据返回电流值的要求, 一般不大于绝缘导线或电缆允许载流量 的 1.1 倍,其动作时间应躲过短时过负荷电流的持续时间三、在被保护线路的末端发生下列短路时, 其短路电流不 应小于自动开关瞬时或短延时过 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 1.5 倍:1、中性点直接接地网络中的单相接地短路;2、中性点不接地网络中的两相短路第4. 0. 5条 用自动开关保护的线路,当末端单相短路电流难以达到本规范第4. 0. 4条要求时, 可采用零序保护或采用带有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自动开关。
如选用长延时过电流 脱扣器时,在短路电流作用下其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15秒第 4. 0. 6 条 下列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一、居住建筑、重要的仓库以及公共建筑中的照明线路;二、 有可能长时间过负荷的电力线路(不包括裸导体) ;三、 在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建筑物结构上,采用有延燃性外层的绝缘导线的明敷线路第4. 0. 7条装设过负荷保护的配电线路,其绝缘导线、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 断器熔体额定电流的1. 25倍或自动开关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 1. 25倍第4. 0. 8条 在配电线路的导体截面减小处、配电线路分支处或保护须有选择性的地方, 均应装设保护电器但符合本规范第 4. 0. 9条规定者除外保护电器应装设在被保护线路与电源线路的连接处 有困难时,可装设在距离连接点 3米以内便于操作和维护的地方当从高处的干线向下引接分支线路时,可将保护电器装设在距离分支点 30米以内便于操作和维护的地方但应保证在该段分支线末端发生单相(或两相)短路时, 离短路点最近的保护电器能够动作,且该段分支线应有不延燃性外层或穿管敷设第4. 0. 9条 下列情况的配电线路中,在导体截面减小处或配电线路分支处可不装设保护 电器:一、 上一段线路的保护电器已能保护截面减小的那一段线路或分支线:二、 采用20安及以下的保护电器所保护的线路;三、 配电装置内部从母线上接到保护电器的分支线;四、 室外架空配电线路。
第4. 0. 10条 用熔断器保护配电线路时,熔断器应装设在不接地的各相或各极上 用于接零保护的零线上不应装设熔断器第4. 0. 11条 用自动开关保护配电线路时,其过电流脱扣器应装设在不接地的各相或各极 上中性点不接地网络的配电线路中, 可在三相三线制的二相上装设过电流脱扣器 在直流两线制中,可在一极上装配过电流脱扣器此时, 由同一电源供电的配电线路中,过电流脱扣器应装设在相同的相或极上第五章 配电线路的敷设 第一节绝缘导线布线 第5. 1 . 1条 直敷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直敷布线宜采用护套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宜大于 10平方毫米,布线的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200毫米第5. 1 . 2条瓷(塑料)夹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和挑檐下的屋外场所 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布线一般适用于屋内、外场所第5. 1 . 3条采用瓷(塑料)夹、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在屋内外布线时,绝缘导线至 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 5. 1. 5所列数值表 5. 1 . 5布线方式卸柜莒(*)导绫水平勲设时:屋內2.5屋外2. 7导线垂直敷设时’星內1.82.7第5. 1 . 4条 采用鼓形绝缘子、针式绝缘子在屋内外布线时,绝缘导线的间距不应小于表5. 1 . 4所列数值。
表 5. 1 . 4固定点间距导线最小间距(毫米)屋内布线屋外布线1. 5米殛以下351001. 5米以上至3米501003米以上至吝米701006米以上100150第5. 1. 5条 绝缘导线明敷在高温辐射或对绝缘导线有腐蚀的场所时,导线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