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史记和资治通鉴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45KB
约3页
文档ID:278248655
史记和资治通鉴_第1页
1/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史记和资治通鉴 导语:《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两部分外出名的历史著作,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闻中的黄帝开头一向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古代最出名的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头,一向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史记》 《史记》是西汉出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闻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结果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进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情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大量阅历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次》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