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电力设备制造厂异地搬迁改造升级项目安全预评价 前言 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始建于1976年,企业主营大型电站大电流封闭母线、电力节能环保系列产品、电气自动化设备、电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主要产品为封闭母线,年生产能力3亿元,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目前国内运行的核电、百万机组火电配套的母线产品运行业绩最多的厂家公司拥有大、中型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160余台,目前有10个产品系列,4个主要生产车间、3个产品事业部、设质量管理部及合同执行部等部门拥有下料成型、焊接、加工、热处理、涂装、组装等生产工序,有专职工程技术人员131名、质量检验人员29名 由于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及镇江市总体规划要求,主城区内所有制造企业都要搬离主城区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与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土地置换项目合作意向协议,将位于镇江市朱方路的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搬迁重建至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本项目总投资123057万元,分两期开发,一期投资28698万元,征地114220.09平方米(约171.3亩),新建厂区及厂房,采取填平补齐的措施,在搬迁利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新增部分关键设备提升现有工艺水平。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封闭母线0.5万米/年、浇注母线2.0万米/年、消声器类产品3000台/年、其他电源电网产品1000台(套)、铁附件5000吨、铜排500吨的生产能力 项目主要产品为封闭绝缘母线、浇注母线、共箱母线、噪声治理产品其他电源电网产品; 主要设施有等离子切割机、剪板机、车床、镗床、铣床、电焊机、起重机、喷漆房设备及公用辅助设施 项目无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xx版)的产品,因此本项目不需要履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手续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危险工艺 项目使用丙烷、氧:与可燃气体混合燃烧形成极高的温度,用于焊接、切割金属 (3)二氧化碳1610-6 ≈ 0.028(t) 项目丙烷、液氧、油漆、柴油储量分别为0.5t、5.7t、5t、0.5t 3.5.3 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汇总 根据上述辨识,对照临界量,将辨识结果汇总于表3-3 表3-3 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汇总表 序号 危险物质名称 标准临界量(t) 实际贮存量(t)是否属重大危险源 备注 1 天然气 50 0.028 否 q/Q=0.00056 丙烷 50 0.5 否 q/Q=0.01 液氧 200 5.7 否 q/Q=0.114 油漆 5000 5 否 q/Q=0.001 柴油 5000 0.5 否 q/Q=0.0001 合计 否 Σq/Q=0.041 3.5.4 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论 根据上述辨识,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实际储量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所以项目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4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通过对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辨识,确定了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下面用安全预评价方法对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以进一步明确相关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程度并提出初步的防范补偿措施 4.1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 4.1.1安全预评价方法概述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按是否运用数学方法评价危险性(量化危险性),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通过科学方法,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这些因素,并从设计、工艺、设备、操作、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并加以控制,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定性方法主要有类比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评价(FMEA)等 (2)定量评价 是根据检测、统计数据、标准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系统的危险、有害性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蒙德法(ICI/MOND)、道化学法(DOW)、危险度分级法等 在安全预评价中,一般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4.1.2项目安全预评价方法选择 根据项目的工艺特点和装置概况,结合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本预评价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 (2)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4)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 (5)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 (6)类比法 4.1.3项目采用的主要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 (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和诊断的清单,是最早开发的一种系统危险性分析方法,也是最基础、最简便的识别危险的方法安全检查表是由各种专业人员事先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讨论,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经验而编制出来的其特点是: 1)能够全面找出安全评价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2)简明易懂,易于掌握,实施方便;3)应用范围广,不论是新建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还是正在运行的装置(包括仓库)的日常操作、作业环境、运行状态及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应用; 4)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有关安全的规程、规范和标准,因此,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有利于各项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预先危险性分析 1)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造成的损失 2)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分析步骤 ①对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②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和触发事件;③推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危险或危害程度;④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后果的危险等级;⑤制定相应安全措施;3)危险性等级 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如表4-1所示 表4-1危险性等级划分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Ⅰ级 安全的 可以忽略 Ⅱ级 临界的 处于事故边缘状态,暂时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予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级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Ⅳ级 破坏性的 会造成灾难性事故;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K.J.Graham=G.F.Kinney)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评价在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时,人员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 E—-是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是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值分别见表4-2、表4-3和表4-4。
表4-2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可能性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可以设想很少可能 极少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表4-3暴露于危险环境下的频繁程度分E 分数值E 10 6 3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 表4-4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分数值C 100 40 15 7 3 1 事故造成的后果 10人以上死亡 数人死亡 一人死亡 严重伤亡 有伤残 轻伤、需救护 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的危险性(见表5.1-5),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表4-5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性分值D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险程度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显着危险,需要整改 比较危险,需要整改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4)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 根据机械工厂主要设备设施的总量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总量,按下表分为Ⅰ、Ⅱ、Ⅲ类,并通过公式计算确定机械工厂的危险等级。
表4-6 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表 序号 设备设施及物品名称 单位 危 险 容 量 Ⅰ类 Ⅱ类 Ⅲ类 RⅠ HⅠ RⅡ HⅡ RⅢ HⅢ 1 锅 炉 t 10以下 10-40 40以上 2 乙炔发生器 M3/h 5以下 5-20 20以上 3 煤气发生炉 M3/h 1000以下 1000-5000 5000以上 4 工业气瓶 个 40以下 40-100 100以上 5 闪点小于28℃易燃易爆物品储量 t 10以下 10-50 50以上 6 轻质易燃易爆物品储量 M3 50以下 50-200 200以上 7 冲剪压机械 台 30以下 30-60 60以上 8 木工机械 台 5以下 5-10 10以上 9 起重机械 台 30以下 30-100 100以上 10 机动车辆 辆 40以下 40-100 100以上 11 制 氧 机 M3/h 50以下 50-300 300以上 12 电力变容器 KVA 400以下 400-800 800以上 13 锻 锤 t 1以下 1-4 4以上 14 熔 炼 炉 t 10以下 10-20 20以上 15 压力容器 MPa•m3 130以下 130-750 750以上 16 汽油及液化气槽车 t 100以下 100-500 500以上 17 金切机床 台 100以下 100-500 500以上 18 试验台站 种 1 2 3及以上 总 计 NⅠ NⅡ NⅢ 说明:表中将危险容量分为Ⅰ、Ⅱ、Ⅲ类,其中RⅠ、、RⅡ、RⅢ分别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的区间范围; HⅠ、HⅡ、H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存在的状态分布,存在于危险容量范围内则该值取1,否则取0。
计算公式: T=( NⅠCⅠ+ NⅡCⅡ+ NⅢCⅢ)18 若T>23时,为高度危险; 13<T<23时,为中度危险;T<13时,为低度危险 式中,CⅠ、CⅡ、C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的指数,CⅠ取10,CⅡ取20,CⅢ取30;NⅠ、NⅡ、N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存在状态的次数 NⅠ=Σ(HⅠi=1); NⅡ=Σ(HⅡi=1);NⅢ=Σ(HⅢi=1) (i=1,2,3……) (5)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一种归纳性的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法它是根据系统、单元,逐个分析各部分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以及其对相邻组件、单元、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影响,确定危险等级,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故障危险程度等级划分见表5.1-7 表4-7 故障危险程度等级划分表 故障等级 影响程度 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Ⅳ 破坏性的 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Ⅲ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Ⅱ 临界的 可能造成较轻的伤害和损坏,应采取措施 Ⅰ 安全的 不需要采取措施 (6)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是逻辑中的一种偶然性的推理方法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人造地球卫星、导弹、宇宙飞船等军事装备迅速发展,前苏联、美国等国为了解决偶然性事故发生,用类比法推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评价技术中(包括危险、有害性分析评价),类比法已成为重要的方法和原理它是根据两个可类比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从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