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作业指导书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8KB
约34页
文档ID:38503992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34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编制:编制: 审核:审核: 批准:批准: 二〇 年 月目 录一、 压力容器安装通用施工工艺二、 压力容器维修、改造通用施工工艺三、 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四、 压力容器压力试验五、 压力容器检验六、 酸洗钝化工艺七、 压力容器防腐保温施工工艺一、压力容器安装通用施工工艺一、压力容器安装通用施工工艺1 1 总则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承揽的工程项目、检维修项目内压力容器的安装工程1.2 引用标准1.2.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1.2.2 《压力容器》GB 150.1~GB 150.4-20111.2.3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 4732-19951.2.4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NB/T 47003.1-2009(JB/T 4735.1)1.2.5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1.2.6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132 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1 技术准备审核压力容器的出厂资料:制造单位的资格、制造许可编号、合格证、说明书、竣工图等。

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2.2 压力容器安装基础的检查和验收安装施工前,容器基础(包括其它预制构件)须经交接验收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质量合格证明书、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基础上应明显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基准线,相应的建筑(构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设计要求作沉降观测的容器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有必要时,按以下规定对基础进行检查:2.2.1 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2.2.2 基础各部位尺寸及位置的偏差数值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容器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坐标位置±20钢尺检查不同平面的标高-2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平面外形尺寸±20钢尺检查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20钢尺检查凹穴尺寸±20钢尺检查每米5水平尺、塞尺检查 平面水平度 全长1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每米5 垂直度 全长10经纬仪或拉线、钢尺检查中心线位置10钢尺检查深度+20钢尺检查预埋地脚螺栓孔 孔垂直度10吊线、钢尺检查标高(顶部) +2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预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2钢尺检查标高+2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带槽锚板平整度5钢尺、塞尺检查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2钢尺、塞尺检查滑动端预埋 板水平度偏差2mm/m水平尺、塞尺检查注: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较大值。

2.2.3 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基础浇灌 28 天后) ,基础表面在容器安装前应进行休整需灌浆抹面时要铲好麻面;基础表面不得有油垢或疏松层;放置垫铁处(至周边50mm)应铲平,铲平部位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2.3 安装前现场的准备工作2.3.1 保证道路的畅通和足够的容器存放场地;2.3.2 确保通水、通气(压缩空气) 、通电;2.3.3 准备好充足的照明和消防用具;2.3.4 做好与土建立体交错施工的隔离措施;2.3.5 准备好安装使用的工具、量具和仪表等;2.3.6 编制施工方案和计划,经批准后认真执行2.4 容器的验收、清单、检查和保管2.4.1 交付安装的容器及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2.4.2 容器交付验收应在有关人员的参加下,对照箱单及图样,逐项检查清点,并填写“设备验收、清点记录” 内容应包括: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容器名称、类别、型号及规格;容器外形尺寸及管口防伪;内件及附件规格、尺寸及数量;表面损坏、变形及锈蚀情况2.4.3 根据容器、内件及附件的型形式,材料的性能及表面光洁度,选择对容器无害的环境,妥善保管,定期检查。

2.5 容器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5.1 容器安装前应按设计图样或技术文件要求画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线标记;2.5.2 安装前应对容器、附件及地脚螺栓进行检查,不得有损坏及锈蚀,要检查容器的方位标记,重心标高及吊挂点,对不符合安装要求者,应予补充;2.5.3 有内件装配要求的容器,在安装前要检查容器内壁的基准圆周线,基准圆周线应与容器轴线垂直,以保证内件安装的准确性;2.5.4 安装时所使用的测量及检查用仪器与量具的精度均符合国家计量部门规定的精度标准,并应按其校验合格3 3 压力容器安装要求压力容器安装要求3.1 找正与找平3.1.1 容器安装的找正与找平应与起重工作紧密配合,找正与找平应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中心标记、水平标记)对应容器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调整和测量的基准规定如下:(1)容器支承(裙式支座、耳式支座、支架等)的底面标高应以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为基准;(2)容器的中心线位置应以基础上的中心线为基准;(3)立式容器的方位应以基础上距离容器最近的中心划线为基准;(4)立式容器的垂直度应以容器两端部的测点为基准;(5)卧式容器的水平度一般以容器的中心线划线为基准3.1.2 容器找正与找平的补充测点宜在下列部位选择:(1)主法兰口;(2)水平或铅垂的轮廓面;(3)其他指定的基准面或加工面。

3.1.3 设备找正与找平应符合下列规定:(1)找平与找正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2)高度超过 20m 的立式设备,为避免气象条件影响,其垂直度的调整和测量工作应避免在一侧受阳光照射及风力大于 4 级的条件下进行;(3)容器找平时应根据要求用垫铁调整精度;不应用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母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行调整;(4)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有坡度要求的卧式容器,应按具体要求执行,无坡度要求的卧式容器,水平度偏差宜低向容器的排泄方向,对于高温或低温容器,位置偏差宜偏向补偿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伸缩方向3.2 地脚螺栓3.2.1 预留孔地脚螺栓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3.2.2 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螺栓长度的 5/1000;3.2.3 地脚螺栓与孔壁的距离不得小于 20mm;3.2.4 地脚螺栓底部与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 80mm;3.2.5 地脚螺栓上的油脂污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外露部分应涂油脂防锈;3.2.6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容器底座平面应接触良好,受力均匀;3.2.7 螺母上端螺栓的螺纹部分应露出 2-3 个螺距3.2.8 地脚螺栓上一般应配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高度超过 20m 的设备,考虑带风载荷等因素的影响,宜增加一个锁紧螺母,地脚螺栓的紧固应均匀对称。

3.2.9 在工作温度下经受膨胀或是收缩的卧式容器,其滑动侧的地脚螺栓应先紧固,当容器安装和管线连接完成后,在松动螺母留下 0.5-1mm 的间隙,然后将锁紧螺母再次紧固以保持这一间隙,当采用滑动底板时,容器制作的滑动面应进行清理,并涂上润滑剂,便于容器自由伸缩,以消除热应力的影响3.2.10 与振动机械相连接的容器,其地脚螺栓的紧固应按图样或技术文件要求进行3.3 垫铁容器安装放置垫铁的目的是调整标高,将容器的负荷均匀传递到基础上,增加容器的稳定性,便于地脚螺栓预留孔和基础的二次灌浆垫铁其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3.3.1 每个地脚螺栓近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垫铁组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3.3.2 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视容器底座的刚性确定;3.3.3 有加强筋的容器底座,垫铁应垫在加强筋下;3.3.4 应尽量减少每组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 5 块,并应少用薄垫铁,以免垫铁变形,放置平垫铁时,最后的应放在最下面,最薄的放置中间,调整后应将各块垫铁互相焊牢;3.3.5 每一组垫铁均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垫铁表面的油污、毛刺等应清除干净,容器找平后,各组垫铁均应被压紧,可用 0.25kg 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

3.3.6 中小型容器的垫铁组高度一般为 30-60mm,大型容器的垫铁组高度一般为 50-100mm;3.3.7 容器调整后,垫铁应露出容器制作地板边缘 10-20mm,垫铁组深入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且保证容器支座手里均衡;3.3.8 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容器找平后,其垫铁与金属结构应焊牢,但用带孔垫铁不可焊4 4 压力容器安装压力容器安装4.1 压力容器安装工艺流程: 注: (1)当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有要求时,进行设备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2)设备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按照设备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4.2 容器吊装就位、安装吊装前在基础上按要求垫好垫铁,然后起吊,调整好管口方位, (落位吊装前在容器支座串好地脚螺栓)平稳落位落位后,检查地脚螺栓;上下抽提地脚螺栓应活动自如,并进行容器初步的找正和找平工作,初步找正和找平后,进行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工作预留孔灌浆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按规定要求进行容器的最终的找正,找平及紧固地脚螺栓、垫铁组各块垫铁互相焊牢的工作施工准备设备及附件检查验收基础处理垫铁布置基础复检基础中间验收设备吊装就位找平找正灌浆附件安装气密性试验电气接线试运转设备绝热交接验收4.2.1 压力容器参照设备吊装的一般规定:(1)容器吊装前应根据容器重量、高度对参加设备安装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2)容器吊装前,应再次检查设备上的油污、泥土等脏物是否清理干净,同时按设计图纸校对设备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上预埋的地脚螺栓的位置尺寸 (3)容器吊装用绳索具应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吊装前应认真检查设备重心标记及吊挂点,以保证吊装平稳,受力均匀 (4)吊装时容器的接管或附属结构不得由于绳索的压力或拉力而受到损伤,容器不得与基础、钢结构等硬物相碰 (5)不锈钢及有色金属设备在吊装时,应有保护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碳钢机索具与设备本体接触 (6)吊装就位后应注意保证容器的稳定性 4.2.2 压力容器的找正与找平: (1)容器的找平找正应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对应设备上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调整和测量的基准规定如下: 1) 容器支承(耳式支座、支架等)的底面标高,应以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为基准,通过调整垫铁高度达到安装标高 2) 容器的中心位置应以基础上的中心线基准,调整容器纵、横中心线,使其对应基准线 3) 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应以设备上的 0°、90°、180°和 270°的母线为基准;管口方位应以基础中心线为基准 4) 卧式设备的水平度一般应以设备两侧的中心线为基准 (2)容器的找正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

3)容器的找平找正可采用水平仪、经纬仪、水平尺、挂钢丝、水平磁力线坠、联通管等方法进行 (4)容器垂直度、水平度找正基准点,当制造厂给出设备中心线标记时以中心线标记为准,无中心线标记时以设备主法兰面水平或铅垂面为基准 (5)容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容器安装允许偏差(mm) 检查项目允 许 偏 差立式卧式D≤2000±5中线位置 D>2000±10±5标高±5±5轴向L/1000水平度— 径向2D/1000铅垂度H/1000,且不超过 30-D≤200010方位(沿底座环圆周测量)D>200015-注:D——设备外径;L——卧式设备两支座间距离;H——立式设备两端部测点间距离6)容器找平时应用垫铁进行调整,严禁用紧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行调整 4.3 灌浆 4.3.1容器灌浆前应确认设备初找平、找正完毕,垫铁等已做好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工作 4.3.2预留孔一次灌浆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方可进行容器的最终找正、找平及紧固地脚螺栓的工作 容器安装精度经检查合格,隐蔽工程记录完备、垫铁已经点焊的情况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工作 4.3.3安装单位应配合、监督灌浆工作。

每次灌浆前,灌浆处应用水清洗洁净并润透灌浆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