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控技术》课程大纲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6.27KB
约11页
文档ID:147388222
《数控技术》课程大纲_第1页
1/11

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 数控技术 英文名称: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二、课程编码及性质 课程编码: 0801042 课程性质: 选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 32 学分:2.0 四、先修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CAD技术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 业、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等大机类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包括: 1. 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 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各种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参数设 置、适用范围,学会分析零件的数控工艺; 3. 了解 NC代码的格式,掌握常见G 代码和 M 代码的功能,掌握简单数控加工程序的 手工编程方法; 4. 了解自动编程的方法,掌握NX/CAM 平面铣、型腔铣和固定轴铣加工功能,学会使 用 NX/CAM 编写一般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5. 了解基于NX/CAM 二次开发基本方法,以及自动编程系统的发展趋势。

表 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本课程目标对 毕业要求的支 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杂问题的数学基 础知识 1.2 掌握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杂问题的物理、化 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3 掌握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力 学基础知识 1.4 掌握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杂问题的工程检 测与控制基础知识 1.5 系统掌握了专业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 及控制工程复杂问题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4 毕业要求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 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 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 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工程数学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 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如:复杂的模具设 计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2.2 能够应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 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如:物理综合实验 2.3 能够应用力学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 析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如:工程力学综合实验 2.4 能够应用工程科学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 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如:工程控制实验中 的建模与分析 毕业要求 3:设计 /开发解 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 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 特定需求的系统、 单元 (部 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 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识,考虑法律、健康、安 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 等因素 3.1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特征,掌握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法 3.2 在考虑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制约因 素的前提下,能够设计(开发)针对复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 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满足特定材料成型及 控制工程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的能力 3.3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具有追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 杂问题创新解决的态度和意识,掌握了基本的创新方法,清 楚创新方向及领域 课程目标 5 毕业要求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 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研究, 包括设计实验、 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 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 结论 4.1 掌握材料热加工成形原理及特点,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具 备合理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复杂实验、开展科 学研究的能力。

课程目标 4 4.2 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原理及主要工艺,能够采用科学 方法,正确构建并实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实验,得出 正确结果的能力 4.3 能正确使用和处理实验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处理,具备对 复杂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能力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本课程目标对 毕业要求的支 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4.4 了解常见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常用设备、实验仪器及实 验方法,具备调控设备及仪器参数,进行测控和维护的能力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 具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 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 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 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 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 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 性 5.1 掌握文献检索、 资料查询、现代网络搜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5.2 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重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 5.3 具备应用各类文献、信息及资料进行复杂材料成型及控制 工程实践的能力 5.4 掌握复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方法,理 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 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 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 题解决方案对社会、 健康、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 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与工程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够评价 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2 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点及其对社会、健康、安 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能够正确评价复杂成型及控制工 程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劣 6.3 能正确认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各种复杂工艺对于客观 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并能够承担的相应工程和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 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 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 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 7.1 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特征、学科前沿和发展趋 势,正确认识本专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7.2 能正确理解和评价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杂问题实施对 环境保护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的影响 7.3 在解决复杂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实际问题中,能够正 确理解并考虑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 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 业道德和规范, 履行责任 8.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 及其影响 8.2 了解中国国情, 理解中国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以及个人的 做人规范,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8.3 在工程实践中, 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职业责任 ,具备工 程师的职业道德 8.4 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较好地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 9 :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 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 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具备较宽广的本学科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能够在 多学科背景下,承担个人及团队成员的作用 9.2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和团队其它成员协作、互 补、交往 9.3 能够承担团队负责人角色,具备综合团队成员意见和建 议,进行合理决策之领导能力 毕业要求 10:沟通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 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 10.1 较好地掌握了一门外语,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 本课程目标对 毕业要求的支 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 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 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 沟通和交流 10.2 了解本专业领域及其相关行业的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具 有较强的业务沟通能力与竞争能力 课程目标 5 10.3 能够应用现代工具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 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就复杂的专业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 交流。

毕业要求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 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 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了解机械及材料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基本知识,理解 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具备应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知识实践的工作能力,具 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及领导能力,能够较好地通过口头或书 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11.3 具有较强的综合归纳能力,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于应用 毕业要求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 应发展的能力 12.1 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有自觉的意识和正确的认识 12.2 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 12.3 能够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与时代同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其特点; 2)数控机床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编程坐标的确定方法; 3)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的设计; 4)走刀路线的形式与选用原则; 5)数控程序编制的代码及格式,常用G代码及 M代码、数控程序编制中的 数值计算; 6)简单轮廓的数控铣加工程序编写; 7)利用 NX/CAM 进行数控自动编程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8)平面铣加工中边界的定义方法; 9)型腔铣加工中切削层的定义方法; 10)参考刀具和 IPW的使用方法; 11)固定轴加工中的各种驱动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2)后置处理器的定制。

教学难点: 1)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的确定,机床联动轴数的定义; 2)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路线的设计; 3)简单轮廓的数控铣加工程序编写; 4)CAD/CAM 关联设计方法; 5)平面铣边界的定义方法; 6)参考刀具和 IPW的异同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7)固定轴铣的原理及其驱动方法的选取; 8)数控编程系统的定制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含PPT演示,数控设备照片, NX/CAM 视频教学 资料等) ,讲授典型数控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工艺参数选取原则和适用范畴, 以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 (2)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PPT汇报、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 (1)精心组织教学素材以本专业领域常见的数控机床、典型的数控加工 方法为讲解对象, 深入分析数控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工艺参数的选取原则, 并 结合 NX/CAM 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一般零件的数控加工 工艺的能力; (2)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科研成果相结合以企业实际案例为课堂讨论 对象,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加深 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尽量采用小班教学,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完成准备1 个 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并能用PPT 展示汇报(大班教学时采用抽签等形式 确定汇报的学生);汇报展示后,全体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高课堂互动频率与 水平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 所示其中教学课时20 学时,上机练 习 12 学时 表 2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课程内容 课堂(学习、讨 论)学时 课外(准备、复试、 实践)学时 1 数控技术概论2 1 2 数控机床的运动2 2 3 数控工艺知识3 3 4 手工编程方法2 2 5 自动编程方法1 1 6 NX/CAM 综述2 1 7 NX/CAM 平面铣加工2 4 8 NX/CAM 型腔铣加工2 4 9 NX/CAM 固定轴铣加工2 4 10 NX/CAM 后置处理和综合案例 分析 2 4 说明:上机练习 12 学时,分别练习 NX/CAM 的平面铣、型腔铣和固定轴铣 以及综合案例练习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 1 章 数控技术概论 1.1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1.2 数控加工的特点 1.3 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与特点 1.4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 2 章 数控机床的运动 2.1 数控加工作业过程 2.2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与运动方向 2.3 数控编程的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