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高考历史各地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分章节汇总(精华版)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9.50KB
约81页
文档ID:246891520
2022年高考历史各地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分章节汇总(精华版)_第1页
1/81

2022年高考历史各地高考历史真题试题分章节汇总(精华版)(人民版必修1、2、3)必修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考查点】分封制2.(2022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考查点】宗法制3.(2022年浙江高考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考查点】宗法制4.(2022年北京高考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C.汉 D.唐【答案】B【考查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5.(2022年浙江高考15题)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答案】A【考查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6.(202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答案】C【考查点】汉初政治制度7.(2022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考查点】三省六部制8.(2022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考查点】科举制9.(202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2题)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答案】A【考查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0.(2022年重庆高考5题)《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答案】B【考查点】明朝内阁11.(2022年江苏高考5题)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答案】B【考查点】清朝军机处12.(2022年山东高考12题)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答案】C【考查点】清朝军机处13.(2022年山东高考9题)《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答案】B【考查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4.(2022年山东高考11题)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考查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2022年高考全国Ⅱ卷29题)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案】C【考查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2.(2022年浙江高考17题)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考查点】《南京条约》附件3.(2022年四川高考6题)图1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   弹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考查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4.(2022年安徽高考16题)图4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D【考查点】伟大的抗日战争5.(2022年北京高考17题)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

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D【考查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6.(2022年北京高考19题)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答案】C【考查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2022年重庆高考8题)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答案】D【考查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2022年浙江高考19题)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

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考查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9.(2022年高考全国Ⅱ卷30题)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答案】D【考查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202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8题)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答案】A11.(2022年福建高考20题)“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答案】C【考查点】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2022年天津高考6题)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考查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2.(2022年山东高考13题)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答案】B【考查点】五四运动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