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大班第二学期分享阅读优秀课案《熊小弟的栅栏》第一课时 执教:欧群媚活动设计意图:故事生动有趣,又极富悬念,引人思考故事一波三折,鼓励幼儿站在主人公角度进行积极思考是本课的重点这本读本还涉及到了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测量的作用,、工具和方法等知识,并理解与测量相关“高度”、“间隔”等词语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注意细节,发现图画中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标示,体会主人公的 心情2、跟随故事发展,鼓励幼儿站在主人公角度进行思考,完成表格,理清故事发展进程3、初步理解“高度”、“宽度”、“间隔”等词语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图画信息猜测故事情节难点:理解“高度”、“宽度”、“间隔”等词语的含义活动准备1、大书《熊小弟的栅栏》2、图片:栅栏3、表格一(故事结构图)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玩做相反动作的游戏—“栅栏栅栏不听话”(让幼儿围成一个圈做栅栏,然后教师发出指令“栅栏不听话,我说高高的”,幼蹲下来并说“我就低低的”) 1、(出示图片“栅栏”)这是什么?你在哪儿见过?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师小结:栅栏有防护的作用2、封面:今天,我们要读一本与栅栏有关的书。
1)熊小弟在做什么?为了做栅栏,他准备了哪些工具?(锤子、锯子和尺子,还有钉子)(2)白色圆圈表示什么意思,他想了什么?揭开遮挡部分(熊小弟想的内容)3、第1页:(1)熊小弟种了一块萝卜地,他正在为萝卜地修栅栏,他用了什么工具?(木头和锤子)(2)有没有用到尺子?熊小弟一边做栅栏一边在想什么?(揭开遮挡)(3)栅栏做好了,熊小弟能防到兔子吗?4、第2页:(1)发生了什么?熊小弟的表情怎样?他头上的2个感叹号是什么意思?(2)熊小弟心里怎么想的?你觉得兔子是怎么偷到萝卜的?(引导幼儿观察栅栏,发现栅栏存在的问题3)栅栏有的高,有的矮,熊小弟认为兔子是从矮的地方钻进去偷走了萝卜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5、第4~5页:熊小弟是怎么修改的?用到了什么工具师小结:熊小弟先用尺子量高度,把栅栏做成90CM一样高,兔子就没办法跳进去偷萝卜,是这样的吗?我们接着看6、第6页:为什么萝卜还是少了?熊小弟会怎么想?栅栏还存在问题吗?7、第7页:栅栏还可以怎么修改呢?(解释间隔的含义)8、第8~9页:熊小弟是怎么修改栅栏的?这次使用尺子的方法和上次有什么不一样吗?熊小弟把栅栏做得更密了,兔子还能偷到萝卜吗?(这次是高度,这次是宽度)9、第10页:说说熊小弟的想法,猜猜兔子是怎么偷到萝卜的。
10、第11页:这次应该怎么修改?11、第12页:熊小弟是怎么想怎么做的?12、第13~14页:萝卜还是不见了!这可愁坏了熊小弟,他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可能吗?兔子会飞,萝卜会飞,脑袋都晕了幼儿分组讨论兔子是怎么偷到萝卜的13、第15页:到底兔子是怎么偷到萝卜的? 总结分享:熊小弟碰到狡猾的兔子,无论怎么修改栅栏都防不到兔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兔子一共经过了几次修改回顾故事,完成表格延伸部分:幼儿分组讨论,帮熊小弟想办法,怎样解决兔子偷萝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