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节20世纪诗歌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4MB
约55页
文档ID:588767112
第二节20世纪诗歌_第1页
1/55

第二节第二节 20世纪诗歌世纪诗歌 一、概况:一、概况:•传统模式与现代主义之间的界限相当模糊,传统模式与现代主义之间的界限相当模糊,并不泾渭分明并不泾渭分明 •(一)(一)20世纪头世纪头10年:象征主义、年:象征主义、未来主未来主义义、、意象派意象派崭露头角;崭露头角;•(二)一战后,(二)一战后,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诗歌成为主流;诗歌成为主流;现实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 •(三)二战后,以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为(三)二战后,以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为主主•以美国为发源地和中心以美国为发源地和中心•美:垮掉派、黑山派、自白派、新超现实主义、纽约派、语言派诗歌……•英:运动派•加:神话诗派 1 1、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 (垮掉派)•20世纪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基本特征:自称是基本特征:自称是““神圣的野蛮人神圣的野蛮人””打着着““反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旗号,他们的生活准则旗号,他们的生活准则是是““沉沦就是出路沉沦就是出路””在艺术上力求突破在艺术上力求突破各类文学体裁的限制,否定一切各类文学体裁的限制,否定一切 •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家、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家、作品:作品:•金斯堡金斯堡《《嚎叫嚎叫》》 2、黑山派、黑山派•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在马萨诸塞州黑山学院任教(Black Mountain College)的一批作家、教授及艺术家组成。

50年代后期,黑山派与垮掉派合流 •代表作家:查·奥尔逊(C. Olson, 1910—1970) •“投射体”诗 3、自白派、自白派•20世纪世纪50至至60年代在美国崛起的后现代主年代在美国崛起的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义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罗伯特代表作家:罗伯特·洛威尔洛威尔 《《生活研究生活研究》》 二、象征主义诗歌二、象征主义诗歌•(一)发展分期(一)发展分期•大大体体上上而而言言,,欧欧美美象象征征主主义义诗诗歌歌经经历历了了前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期和后期两个阶段;•19世世纪纪中中叶叶至至19世世纪纪末末的的象象征征主主义义文文学学运运动被称为动被称为前期象征主义前期象征主义•20世世纪纪20—40年年代代的的象象征征主主义义文文学学运运动动被被称为称为后期象征主义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亦称亦称“象征派象征派”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流派)一战前后其影响一种文学思潮(流派)一战前后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门类象征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各个艺术门类象征主义者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主义者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通过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通过具象的形式来暗示内心世界,把有形与无具象的形式来暗示内心世界,把有形与无形的世界沟通起来。

形的世界沟通起来 1、前期象征主义诗歌•波德莱尔(1821-1867):《恶之花》(1、2)•第一位象征主义诗人;•改变了欧美传统诗歌美学; 魏尔伦(1844-1896)兰 波(1854-1891)马拉美(1842-1898)1886年,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正式命名“象征主义”; 2、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瓦雷里(1871-1945)•法国后期象征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纯诗”说 •代表作:代表作:《《海滨墓园海滨墓园》》瓦雷里手稿 •[奥地利奥地利] 里尔克(里尔克(1875-19261875-1926):): 《《杜伊诺哀歌杜伊诺哀歌》》•[俄俄]勃洛克(勃洛克(1880-19211880-1921)) :: 《《十二个十二个》》 •英英语诗歌:歌: 叶芝(叶芝(1865-1939)) ::《《在学童们中间在学童们中间》》 T·S·艾略特:出生在美国、后加入英国籍 3、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内涵多重、多义的特征,其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理智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n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意境,把幻觉与梦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 3 3、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彼岸世界的象征;彼岸世界的象征;•广泛使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重视广泛使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重视“感应感应”和和“通感通感”,扬弃了浪漫主义倾,扬弃了浪漫主义倾泻式抒情;泻式抒情;【【30年代后向年代后向隐逸派(意)隐逸派(意)发发展•着重精微的感觉、抽象的思绪,具有神秘着重精微的感觉、抽象的思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和哲理意味;主义色彩和哲理意味; 三、艾略特三、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与与《《荒原荒原》》•(一)(一) 生平生平(1888-1965) •英国诗人生于美国密苏英国诗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里州圣路易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但丁最年轻的继承人但丁最年轻的继承人” •1948年,因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作用”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6至至1910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和英法文学其后去法国•1913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1914年去德国,由于战争爆发,无法回哈佛年去德国,由于战争爆发,无法回哈佛进行博士答辩,从此定居伦敦进行博士答辩,从此定居伦敦•1917年任先锋派杂志年任先锋派杂志《《自我中心者自我中心者》》的副主的副主编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标准》》,并,并任主编,直至任主编,直至1939年•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并参加了英国国教年加入英国国籍,并参加了英国国教 (二)主要创作(二)主要创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荒原荒原》》((1922))•《《空心人空心人》》((1925))•《《四个四重奏四个四重奏》》((1943)) (三)理论贡献•英美形式主义批评英美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的开创者(新批评)的开创者 •“非个性化非个性化”理论理论 ——“诗不是放纵感情,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避却感情;诗不而是避却感情;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避是表现个性,而是避却个性却个性”。

• “客观对应物客观对应物” (四)《荒原》:•1、、 诗歌结构内容诗歌结构内容•《《荒原荒原》》是艾略特的是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表作,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五章,五章,434行行 •卷首引语卷首引语•“死者葬仪死者葬仪” Burial of the Dead 76•“对弈对弈” A Game of Chess 96• “火诫火诫” The Fire Sermon 139• “水里的死亡水里的死亡” Death by Water 10•“雷霆的话雷霆的话” What the Thunder Said 113 •“因为我在古米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孩子们问她:你要什么,西比尔? 她回答道:我要死 献给艾兹拉·庞德 更卓越的巧匠 •在想什么?想什么?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什么?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尸骨都丢得精光这是什么声音?这是什么声音?”•风在门下面。

风在门下面这又是什么声音?风在这又是什么声音?风在干什么?干什么?”没有,没有什么没有,没有什么你你“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都没看见?什么都不记得?不记得?”我记得我记得那些珍珠是他的眼睛那些珍珠是他的眼睛• •((2)主题:展示一战)主题:展示一战后整个西方世界的危机,后整个西方世界的危机,宣扬只有宗教信仰才能宣扬只有宗教信仰才能使世界得到新生使世界得到新生 (3)艺术特色•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遵循遵循“思想感性化思想感性化”(高度形象化)的原则,寻找(高度形象化)的原则,寻找“客观对应客观对应物物”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还是忽来严霜捣坏了它的花床? •广征博引其主要表现技巧为:广征博引其主要表现技巧为:•①①直接引用传统作品片段以抒发诗情直接引用传统作品片段以抒发诗情; ;•②②修改并套用传统作品文句以表达思想修改并套用传统作品文句以表达思想; ;•③③对照比较传统风范与现实堕落以突出主对照比较传统风范与现实堕落以突出主题。

题 •并无实体的城,•在冬曰破晓的黄雾下,•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她所坐的椅子,像发亮的她所坐的椅子,像发亮的宝座宝座•在大理石上放光,在大理石上放光,…… •河上树木搭成的蓬帐已破坏:树叶留下河上树木搭成的蓬帐已破坏:树叶留下的最后手指的最后手指•想抓住什么,又沉落到潮湿的岸边去了想抓住什么,又沉落到潮湿的岸边去了那风那风•吹过棕黄色的大地,没人听见仙女们吹过棕黄色的大地,没人听见仙女们已经走了已经走了•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河上不再有空瓶子,加肉面包的薄纸,河上不再有空瓶子,加肉面包的薄纸,•绸手帕,硬的纸皮匣子,香烟头绸手帕,硬的纸皮匣子,香烟头•或其他夏夜的证据仙女们已经走了或其他夏夜的证据仙女们已经走了•还有她们的朋友,最后几个城里老板们还有她们的朋友,最后几个城里老板们的后代;的后代;•走了,也没有留下地址走了,也没有留下地址•在莱芒湖畔我坐下来饮泣在莱芒湖畔我坐下来饮泣……•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

歌•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我说话的声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我说话的声音不会大,也不会多音不会大,也不会多 *互文性互文性•也译作也译作“文本间性文本间性”•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丽娅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克里斯蒂娃在其娃在其《《符号学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收和转化” •神奇地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贴技神奇地运用了蒙太奇的剪接手法和拼贴技法跨越时空界限,古今熔为一炉跨越时空界限,古今熔为一炉 (时空错位,强烈的历史感)(时空错位,强烈的历史感)•采用神话结构模式采用神话结构模式 •风吹得很轻快,吹送我回家去,爱尔兰的小孩,你在哪里逗留?“一年前你先给我的是风信子;他们叫我做风信子的女郎”,——可是等我们回来,晚了,从风信子的园里来,你的臂膊抱满,你的头发湿漉,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参考书目•【英】艾略特 著,赵萝蕤,张子清等译::《《荒原:T·S艾略特诗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英】David Moody编:《托·斯·艾略特》(英文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英】Ronald Tamplin 著:《艾略特导读——英国文学名家导读丛书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庆勋:《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未来主义、未来主义•20世纪出现最早的现代文学艺术流派,最世纪出现最早的现代文学艺术流派,最先出现于意大利先出现于意大利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一词在一词在1908年年10月月11日的日的《《诗刊诗刊》》上提出1909年年2月月20日马里内蒂日马里内蒂在法国在法国《《费加罗报费加罗报》》发表发表《《未来主义的创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立和宣言》》(简称(简称《《未来主义宣言未来主义宣言》》),),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 •基本基本特征:特征:•对机器文明、都市生活、速度、力量作充对机器文明、都市生活、速度、力量作充分的表现分的表现;•强调直觉、无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直觉、无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诗歌:诗歌:[法法]阿波利奈尔阿波利奈尔“立体诗立体诗” •马里内蒂•图画诗•「晚上,她躺在床上,读她的砲兵情人从前线捎来的信」 例诗:例诗:《《心心》》 火火 的的 的的 焰焰 我我 心心 倒倒 啊啊 颠颠 宛宛 朵朵 如如 一一 •[ [俄俄] ]马马雅雅可可夫夫斯斯基基《《穿穿裤子的云裤子的云》》•阶梯诗阶梯诗 2、意象派、意象派•1908~1909年形成于英国,后传入美苏。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1)要求诗歌直接呈现能传达情意的意象;•(2)语言简洁明了,诗行短小,意象之间具有跳跃性 ;•(3)注重意象组合的内在韵律与节奏 •代表人物有:休姆、庞德、艾米和叶赛宁等•庞德庞德Ezra Loomis Pound (1885-1972)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In A Sation Of The Metro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在地铁车站在地铁车站》》 1、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历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历时最长的一个文学流时最长的一个文学流派派 由达达主义演变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的而来的•超现实主义是风行于超现实主义是风行于两次大战之间的文艺两次大战之间的文艺运动,产生于法国,运动,产生于法国,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9241924年,布勒东发表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成立宣告成立•19691969年,正式宣布解年,正式宣布解散。

散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实和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实和梦幻的统一梦幻的统一 ;;•提倡提倡““自动写作法自动写作法””;;•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 隐逸派•发端于意大利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30年代达到鼎盛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回避写实,而侧重以奔放的想象,借助独特的隐喻和意象来建立艺术形象,表达诗人复杂的主观感觉大多是自由体,讲究韵律,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夸西莫多(1901-1968)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Eugenio Montale 1896-1981 )•《生活之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