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如何进行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 (1)机油泵机件的外观检查 1)检查机油泵件是否有裂纹、变形、漏油、机械损饬、严量腐蚀等现象如 有,应更换机油泵体 2)检查内、外齿轮的轮齿是否有裂纹、齿面剥落掉块、严辜磨损、或机械损 伤等现象如有,应予以更换 3)检查机油泵的油封唇部是否有缺陷或其他损伤,必要时,应予更换 (2)机油泵减压阀的检查 1)检查减压阀调整的卸荷压力,是否能稳定、可靠地满足机油泵的减压要求, 如功能不能保证,则应更换减压阀的有关零件 2)检查减压阀的柱塞滑动面是否有擦伤、咬死等现象,如有,应予更换 3)检查减压阀的弹簧是否有弯曲、疲劳、失效等现象,如有,应予更换 (3)机油泵配合间隙的检查 l)机油泵外齿轮与泵体孔配合间隙的检查配合间隙的标淮规定,标准值为 0.l20.20mm,极限值为 0.3mm 检查方法:将外齿轮靠在泵体孔的一侧,用塞尺检查其径向间隙,如图 2-238 所 示 检查后的处理:检查出的间隙值,如果超过极限值的规定,则应根据具体情况,更 换外齿轮或油泵壳体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图 2-238 机油泵外齿轮与油泵体孔间间隙的检查 2)机油泵内、外齿轮端面与泵体平面间隙的检查端面间隙的标准规定:标准 值为 0.0450.12mm,极限值为 0.17mm。
检查方法:用直尺和塞尺检查机油泵内、外齿轮端面与泵体平面的间隙,如 2-239 所示 检查后的处理:检出的间隙值,如果超过极限值的规定,则应研磨泵体平面,使 其符合间隙标准值的要求;如果无法修复,则应更换泵体或内、外齿轮 (4)检查内、外齿轮与月牙卡铁之间的径向间隙 1)间隙规定:内齿轮与月牙卡铁的径向间隙:0.600.80mm;外齿轮与月牙卡 铁的径向间隙:0.250.40mm 2)检查为、法:用塞尺测量内、外齿轮与月牙卡铁的径向间隙,如图 2-240 所示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图 2-239 机油泵内、外齿轮端面 泵体平面间隙的检查 图 2-240 测量内、外齿轮的径向 间隙 (5)机油泵排油压力的检查 1)机油泵排油压力的标准规定:当发动机转速为 3000r/min 时,标准值为 0.30.45MPa 2)机油泵排油压力检查方法 检查前的准备:检查油底壳中的润滑油油位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予以添 加检查润滑油的质量是否合格,如润滑油已变色或变质,则应更换润滑油 检查润滑油路、机油泵是否有漏油之肚,如有则应予排除准备一个专用油 压表,其专用工具号为,099l5-77310。
检查方法:起动发动机,将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然后熄火停机拆 开油压开关(传感器)的插接件从气缸体上拆下油压开关将专用油压表 (09915-77310)装到开关的螺纹孔上再起动发动机,并将发动机转速稳定 在 3000R/min,观察专用油压表上的油压是否在规定值的范围内,并作好记 录油压测定后,将发动机熄火,并拆下专用油压表将油压表开关的螺纹上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缠上聚氟乙烯密封胶带,安装在气缸体的螺纹内孔内,然后拧紧,其拧紧力矩为 1215N.m最后,起动发动机,检查油压开关处是否碌油如有,应予排除 检查后的处理,检查测定的油压值,在标淮规定的范围内,说明机油泵的工作 是正常的若测定的油压值过高,则应调整减压阀,将油压调整到标准规定的 范围内;若测定的油压值过低,则检查机油泵和油管是否有泄漏、堵塞等情况, 查出原因后,予以排除 机油泵的作用是提高机油压力,强制地将机油压送到运动部件的摩擦面,使机油在润滑系统中 得以循环,以保证发动机的良好润滑富康轿车发动机的机油泵是采用带限压阀的齿轮式机 油泵,它是由曲轴通过链条带动工作其工作原理(如图 2-62 所示)为: 在油泵壳体内装有一个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齿轮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很小,壳体上 有进油口。
发动机工作时齿轮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旋转,进油腔 1 的容积由于轮齿向脱离 啮合方向运动而增大,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机油便从进油口被吸入井充满进油腔齿轮旋 转时把齿间所存的机油带到油腔 2 内,,由于出油腔一侧轮齿进入啮合,出油腔容积减小,压力 升高,机油便经过出油口被送到发动机油道中机油泵由曲轴前端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在发动 机工作时,机油泵不断工作,从而保证油在润滑油路中进行循环 (2)当齿轮进入啮合时,啮合齿间的机油,由于容积变小产生很大的压力,机油受到压缩 但油 液 的可压缩性很小,从而油压急剧升高,油泵因此受附加负载以致损坏 另外,当密闭容积增加时, 将形成真空引起油泵的振动及噪音为此在泵盖上铣出一条卸压槽 3,使轮齿啮合时,齿间挤 出的机油可以通过卸压槽流向出油腔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3)润滑系中油压过高,会增加发动机功率损失为此在机油泵总成内设置限压阀,当油压超 出正常值时,作用在柱塞上的机油总压力将超过限压阀弹簧的预紧力,顶开柱塞让一部分油回 流到机油泵的进油口,使油路中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流量,满足润滑要求 叶片泵 3、注意事项 1、泵的安装 Installation1.油泵支架座要牢固,刚性好,并能 充分吸收振动。
2.泵和电机轴同轴度应控制在 0.1mm 以内,尽可能采用柔性联 轴节,以避免泵轴承受弯矩及轴向载荷 3.油泵的吸入管道直径应不小于泵入口直径,吸油滤油器通流 量应不低于油泵流量的两倍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4.泵吸入口吸入压力的数值请参照下表所示(对于某些排量的 泵,最低吸入压力受转速限制如泵安装高于油箱时,吸入口 距油液液面高度应小于 1 米,(使用磷酸酯或含水液压液时应小于 0.8 米) 5.当泵的工作转速1200r/min 时,安装时,应将泵的吸入口 向上,以便启动时易于吸油 6.注意进油口处连接法兰,接头以及整个吸油管道必须严格密 封,防止漏气,否则会引起噪声,系统振动,并使油箱内产生大量 泡沫,降低泵的寿命 7.油箱应设有隔板,用来分隔回油带来的气泡与赃物回油管 应伸到油面以下(不得直接和泵的入口连接),防止回油飞溅引起 气泡 8.油泵启动前,应检查进、出口及转向,切勿搞错方向,泵旋 转方向应与标牌指示方向一致 9.初次启动最好向泵里注满油,并用手转动联轴节,旋转力量 应感觉均匀、灵活 10.在初次工作或长期停车后再启动时,会产生吸空现象。
故应 在输出口端安装排气阀,或稍微松动出口法兰,以排除空气,并尽 可能地在空载情况下进行试运转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1.用户购回油泵后,如不及时使用,应将内部注入防锈油,并 将外露表面涂防锈油脂,然后盖好油口防尘盖,妥善保存 2.配管时,残留在油箱与管道中的铁屑与残渣,尤其是布条, 往往会引起油泵发生故障,必须注意清除 3.安全阀调节压力不应过高,一般为泵额定压力的 1.25 倍 4.保持油温在 10-60范围(最佳为 35-50)内,尤其避免 高温连续运转,否则油泵寿命将大大缩短必要时设置加热器和 冷却装置 5.保持正常油面高度应在油箱中设置油面计,以便经常观察 和补油 6.要定期检查油液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时要及时予以更换并 清洗油箱 7.滤油器应经常清洗,以保证油液吸入通畅 8.油泵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振动)安装螺钉或进出油口法 兰螺钉可能松动,要注意检查,并拧紧防松 9.同于 PV2R 系列叶片泵内脏组件采用组合式结构,因此正常 维修只需要更换机芯即可更换时要小心,应注意检查密封圈是否 平整,防止切边,拧紧外壳件联接螺钉时,应按对角线方向逐渐拧 紧,用力要均匀。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