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新世界岛理论 说到地缘政治确定要提到麦金德(以下为转载背景资料):麦金德于190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提出了地缘政治学领域的全新课题麦金德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对付 世界地理构成和世界历史进程,认为世界是由几个大岛构成的,其中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是最大的“世界岛”,美洲大陆是另外一个岛屿,澳洲那么是较小的一个岛 屿由于欧亚大陆是世界上主要政治、经济气力的集中地域,也是人口众多、面积浩瀚的连贯性区域,加之欧亚大陆是世界性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诞生地,因此 欧亚大陆成为世界进展的地理枢纽地带 麦金德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下面几句话 \谁操纵了东欧就操纵了心脏地带; 谁操纵了心脏地带就操纵了世界岛; 谁操纵了世界岛就操纵了世界\ 注:地理概念上的东欧是指东欧平原,大至就是苏联的欧洲片面; 理应说麦金德的“欧亚大陆枢纽”说是现代地缘政治的开山之做,他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是蒙古和俄国(那时美国还不够分量) 他的这一学说影响甚大,可以说德国就是依照他的学说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两次联合了几乎全体的日耳曼人向占据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发动进击,企图成为欧亚大陆的仆人。
在麦金德的理论出来之前,欧洲最起码还有一位宏伟的战略家拿破仑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最终这三次努力都没有能告成 之所以没有告成并不是日耳曼人不够强大,而是孤悬于欧洲大陆以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保证欧洲大陆的平衡而不容许一个强大的欧洲展现事实上在英国流失了他在欧洲的全体领土之后,它的根本国策就是防止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国坐大 地缘上的特点虽使英国不成能成为欧亚大陆的仆人,但却让有机遇他透过海洋将视线投向了一片更大的世界,成为一个海权强国(美英联盟就是这个海权强国的升级版) 做为英国人的麦金德提出“欧亚大陆枢纽”的动机个人觉得很值得质疑,1904年的英国已经是日不落帝国了,英国对于世界的熟悉理应足以让他的视线越过东欧平原当然做为一个英国绅士,我们可以认为是他大脑中的“欧洲中心论”在做怪 不管麦金德的动机是什么,在美国兴起之前,他的理论确实解释了欧亚大陆上的大量问题而刻板的日耳曼人也依英国人所愿陷在了陆权为王的怪圈当中,一次又一次的向东欧洲平原挺进试想一下,假设日耳曼人假设能与斯拉夫人战略和解,把战略重心投向西线,我并不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确定能笑到结果) 所以说麦金德的世界岛一有他的局限性,最起码从结果看世界岛上的人为了这所谓的世界霸权争的你死我活,暮然回首却察觉世界的中心已然转到了美国。
当然假设东西欧真的能够和解,并非没有将形势逆转但正如英国原来所做的那样,美国也决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察觉你可以试想一下假设有一天俄国要求参与欧盟,美国会有什么样的回响 我之所以认为麦金德学说有局限性,还有一个理由是由于在他之前美国人马汉已经提出了“海权论”做为英国人的麦金德理应更明白“谁操纵了海洋,谁就操纵了世界”道理 马汉的海权论 — 谁掌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水道和航线,谁就掌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 — 谁掌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就掌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好命脉; — 谁掌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好命脉,就(变相)操纵了全世界 == 看着是不是眼熟?美——英联盟就是照着这个干的 麦金德的理论是以欧亚大陆为启程点,重视的是陆权;而马汉的理论那么是以海洋为启程点,突出的是海权这时就需要有理论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了,做为一个以海权立足的国家,美国并不敢轻视欧亚大陆的能量 1942年美国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 — 谁(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管了世界最有潜质的地区; — 谁掌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 — 谁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美国世界超强的有力挑战者。
应当说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学说奠定了地缘学的根基美国根本是按照马汉的“海权论”在操纵海洋的战略要点(冷战时期苏联的海军无法同美国对抗,就是由于这些要点大都在美国手里);另外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那么使得美国一方面将亚欧大陆的西边缘地带——西欧操纵在手中,另一方面封锁另一头的东边缘地带——中国这样做就是防止展现一个与之对抗的世界强国 至于俄国,尽管麦金斯的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但美国还是花了45年的时间(1945——1990)将俄国的世界霸主梦彻底打破 明天我将依据以上三个学说作出确定修正提出一点新的观点,以让大家更领会中国的战略地位和潜力一般我不在贴中转载背景资料,只是以上三个学说对于地缘政治来说太过重要,因此把三个学说的结论贴了出来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三个学说,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更细致的资料,在这里就不细说 理应说麦金德将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概括成“世界岛”,用来解释全球地理大察觉之前的历史是很有道理的需要补充的有两点: 1、非洲由于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其实理应分成两片面:一是北部非洲,或者说阿拉 伯非洲;二是南部非洲,或者说黑非洲世界岛”内的非洲理应是仔北部非洲。
2、在最初的理论中并没有将青藏高原包括进去,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相对独立,在古典时期根本上只对东方的历史进程起过作用,作为西方人的麦金德最初没有将他包含进去也正常修正过的理论是包含了青藏高原 马汉的海权论是海权国家的立国之本,其对战略要点和交通要道的操纵论更多的是从戎事角度,仅仅依照这个理论施行并缺乏以真的统治世界打个比方,抗日战役时期日本在中国占领了华北地区的在城市和交通线,但在这之外的地区日本人并无优势,而一旦时机成熟,这些点线之间的地区所积蓄的气力可能会瞬间将这些战略要点摧毁 美国人并非没有意识到单纯依靠这些战略要点并缺乏以操纵世界,他需要找出潜在的对手合纵连横,以让事态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展横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国当仁不让的是第一对手但对手只有俄国一个吗?当然不是 斯皮克曼适时的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在欧亚大陆两端为美国找出了两个潜在的对手,假设用现有的政治概念来给这两个对手贴标签的话,一个叫“欧盟”,一个叫“中国 麦、马、斯这三位地缘政治奠基人的学说可以说从地缘的角度为我们开展了一个多极世界的舞台美、俄、欧、中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可以说在过去的100年中,从一战、二战、冷战,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欧洲一体话,中俄战略伙伴关系。
等等,都是这四个国家(地区)之间在合纵连横,只不过前期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的西部,而后期的开头偏向东部 不过世界是在一向变化的,即使是结果成型的“边缘地带理论”距今也有60多年了在新千年中,世界的貌似变得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假设留心研究你会察觉,这三位大师的研究无一例外是将视线投向北半球,或者说是更侧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这不能怪他们厚此薄彼,实在是在过往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确是其中在北半球,或说是发源于麦金德所说的“世界岛”而北半球低纬度国家由于环境理由,很轻易创造文明,但在与高纬度国家的对抗中却从来无法占据上峰(北非、印度、中南半岛莫不如引)在古典时期高纬度民族依靠武力一次次的从低纬度地区所创造的文明中吸收养分最终成为了世界的政治中心 不过我前面说过,随着技术的进展,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体质区别所能起的做用越来越小而人类已经能够至少变更自己所处的小空间里的环境了(譬如空调)因此有理由相信,低纬度地区将有可能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并登上世界的政治舞台 另外随着北半球进展空间的饱和和过度的开发,人类向南半球拓展生存空间和索取资源的行为,必将提升南半球地区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
不过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南部非洲——澳洲——南美也只能处在配角的地位 就目前来说我们最起码可以修正对低纬度地区的看法,既然麦金德的“欧亚大陆地理中心”已经扩展到青藏高原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忽略青藏高原南侧的南亚次大陆 假设斯皮克曼能够了解中国人的“华夷五方”论,那他在欧亚大陆东西各划定一个边缘地区后,可能会将视线上下再看看当然即使他现在看也只能在北面看到北冰洋,不过南面的处境就完全不同了我不能确定为什么斯皮克曼为什么没有将印度划入边缘地区,可能还是那该死的纬度偏见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印度(或说南亚次大陆)都理应升级为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尽管由于历史理由他有可能是最弱的一环,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他的提升空间最大 做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也是最有潜力的地区),理应具有以下的共同点 1、都理应处在大陆的边缘,一面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或说心脏地带)相连 这一条三个地区都符合,所不同的是中国在古典时期终止将自己的幅员扩展到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使自己额外获得了比其他两地区更多的战略空间; 2、在另一面都应当面对海洋,有足够的海岸线 中国面对的是太平洋,欧盟面对的是大西洋,而印度面对的是印度洋。
在这一点上印度表达出了确定优势,最起码在视线所及范围内,并没有邻国能直接挑战它的海权而中国和欧盟那么要面对日本和英国有可能的挑战(这一点在下一篇会细说) 3、在历史上都不断的受到“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游牧民族的压迫这一点很重要,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说是一场灾难,但也是文明的碰撞和交流无论是古代和现代,交流都是进展的第一要素,看看地理大发生之前的美洲你就会知道封闭的恶果了有人可能会问中南半岛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边缘地带有一个理由就是他处在中国和印度两个边缘地带中间, 不用承受来自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压力反过来也就无法介入欧亚大陆的中心事务 对于承受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入侵,从历史上来看西欧做的最好,历史上没有被游牧民族完全得手过;中国稍次之,曾短暂的失守过(蒙古),后急速的实施了反攻;印度做的最差,只能被动的将这些高纬度民族融入,这也是它一向被地缘政治家们轻视的一个理由好在他在古典时期终止前完成了统一(在英国的扶助下),因此才有登上大国的舞台 4、要有相对独立统一的主体文化 要想成为一个重量级大国,作为精神气力象征的主体文化是必不成少的由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地理分割,三个边缘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体文化。
假设从宗教上划分那么是基督教(广义),印度教,儒教从主体文化(宗教)的渗透力来看,欧洲占优,中国次之,印度最差 ========================================================= 做过以上分析后,不成否认,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印度已经有才能成为欧亚大陆的另一个边缘地区了换句话说就是它有资格登上大国的舞台了 以欧亚大陆为中心分析过后,你会察觉中国最起码有成为地区大国的潜质,或者说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个副极不过做为中国人,好多人关切的是中国有没有可能世为世界的中心我前面说过,目前尚无法挑战美国的战略地位,地缘是一方面,经济也是一方面当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进展经济,用经济手段来拓展中国的地缘空间我可以试着从地缘角度做一个分析,以为这个艰辛无比的“目标”划一个路线图 在为中国的进展画出可能的路线图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一点目前地球的权力中心已经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转向〈以美国为中心的海洋国家〉了换句话说获取权力的气力已经从陆权转向海权了因此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需要从本质上得到修正你可以无视海洋和陆地的区别(就是把海洋也定位成国土),这样你就会察觉谁才是这个世界的心脏地带。
上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