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89.01KB
约51页
文档ID:501277884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说明_第1页
1/51

江西省乐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 规划说明 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 1第二章 总则 4第三章 乐平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5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第五章 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2第六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24第七章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25第八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9第九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31第十章 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3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旧城有机更新与整治规划 34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规划 35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与综合防灾规划 38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发展设想 41第十五章 建设控制规划 4243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乐平市位于赣东北腹地,处于东经116°53′36″—117°32′46″,北纬28°42′14″—29°13′14″之间。

东邻婺源、德兴,西毗波阳,南接弋阳、万年,北靠景德镇市昌江区和浮梁县乐平市共辖14个建制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理局,1个农业高新园2008年底乐平市全市总户数24.85万户,总人口约84.58万人,比上年增长1.37万人二)自然条件乐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冷暖交替,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3摄氏度,最热月份为7月,月均温为29.5℃、极端最低温为-9.1℃;常年无霜期219-313天,多年平均为247.2天,年平均降水量1672.3毫米;年蒸发量1220.7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766.3小时不利气候主要是晚春有寒潮袭境,中夏多暴雨洪涝,伏秋少雨干旱,晚秋有寒露风入侵以东北风为主,冬季西北风较大三)地形地貌乐平市地处黄山和怀玉山余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境内以丘陵山岗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大致呈三个梯级:北、东、南三方边缘为低山丘陵梯级,高程在海拔200~500米之间;中部是平原与丘陵交错梯级,高程在海拔100~200米之间;西部乐安江及大支流沿岸为平原梯级(亦称“乐平盆地”),高程在海拔20~60米之间市境内地形地貌多样,低山丘陵地带多石灰岩,有不少岩溶山洞,如洪岩、汪家岩、中堡岩、梅岩、涌山岩。

四)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乐平市全市国土面积1973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量约360亩,森林覆盖率为41.9%2、水资源乐平市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十分之一乐安河由东向西贯穿全境,东汇婺江和洎水,蜿蜒83公里,西流出境在境内南纳长乐水(南港河)、建节水(众埠河)、安殷水(礼林河)北汇磻溪(鸣山河)、三溪水等大小河流,形成羽状分布各大小支流的上游,在新中国建立后建成了数以百计的水库其中以车溪河上游的共产主义水库最大,集水而积达155平方公里,库容为一亿六千二百立方米,干渠总长83公里,灌溉面积近14万亩境内地表水多年平均水量为20.57亿吨,丰水年降水量为26.7亿立方米,枯水年降水量为15.0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分三大类:即孔隙水、岩溶水、溶隙水,地下水径流量每日为46.769万吨,年总储量为1.7123亿m3,乐安河下游为蓄水区含水层厚度为3.34—12.5米,水位距地面深度为36—3.8m,中游为中小区,含水厚度为1.0—5.28米,塔山、接度、乐平镇周围为贫水区,水位距地面1.5—11.8m,单井日涌水量为6—26吨,水层厚度为3.5—4.5m。

3、生物资源乐平市内生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主要是牛、猪、狗、猫、鸡、鸭、鹅、鸽、蜜蜂、鱼、豹、豺狼、黄鼠狼、野猫、獐、麂、野兔、野猪、豪猪、狐狸、穿山甲、斑鸠、雉、画眉、翡翠鸟、田螺、甲鱼、泥鳅、黄鳝、棋盘蛇、壁虎、蝴蝶、蜈蚣、蜗牛等较多的植物品种有杉树、樟树、松树、枫树、椿树、楮树等,同时还有猕猴桃、油菜、乌桕和蕨萁、葛、板栗、苦株等野生植物,经济价值很高野生中药材有半夏、南星、枸杞、香附、麦冬、白术、黄枝子、金银花、木香、益母草、苦栋子、五倍子、乌梅、菖蒲、石蒲、山苍子、七叶一枝花、夏枯草、夏天无等数十种,另外还有青黛,具有产品多,品质优的特点4、矿产资源乐平、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海泡石、陶粒岩、花岗岩、锰、金、瓷土、陶土和膨润土等尤以煤、石灰石在省内外颇负盛名,其中煤储藏量达27亿吨,石灰石12亿立方米,大理石1.5亿立方米以上,石英石2000万吨,海泡石2090万吨乐平市是江西省三大产煤基地之一,境内煤主要分布在涌山、乐港、双田、浯口、接渡、礼林、后港和科山等地其中以涌山煤藏量最丰,产量最多,煤质以鸣山最优石灰石储最大,品位高,适于生产石灰和水泥,石灰质量优良,是乐平大宗出口的传统产品之一,以涌山,双田生产最多。

锰矿主要分布在众埠附近的大小铁山和众埠以南的鸡公山以及南港附近的天子堂一带十里岗和礼林盛产资土小陂等地出质优质耐火泥乐平历来出产沙金,远在晋代就有史籍记载,产地主要在乐安河中上游乐平陶土多伴生于煤矿附近,含镁量高,能耐高温洺口等地有花岗岩、长石、沙页岩等岩石可作建筑材料和碾磨器具材料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经勘探查明的市西牯牛岭海泡石矿,为全国首次发现,世界稀有五)文化资源乐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洪公气节,马氏文章” 享有一定的声誉,诞生了<<文献通考>>这样的学术巨著和毛泽东一生珍爱的<<容斋随笔>>.还有得到周恩来以“美、秀、娇、甜”高度评价的赣剧饶河戏和建筑、雕塑、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的古戏台.近年来,我们在大力弘扬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十分注重引进和移植沿海地区先进文化,努力塑造具有乐平特色、富有时代特征、充满活力的创业文化.一方面通过挖掘洪马文化内涵,搭建优势文化平台,夯实了和谐创业的思想、道德和社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宣传全民创业典型,进一步倡导了创业是先进、招商是功臣、致富是能人和创业有功,合法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良好风气和时尚.乐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洪马文化、奇溶秀洞、湖光山色、红色资源和戏台神韵”等五大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古学府儒学里、观音阁、东山寺、乐平古戏台、红十军建军旧址等,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文山石林景区、历居寺、洪公祠、洪岩风景名胜区、翠平湖、砚山风景区等六)社会经济2007年,全市围绕“铸就工业强市,建设特色城市,打造江南菜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真抓实干,攻坚破难,强势推进,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5.68亿元,增长15.6%,增速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12亿元,增长6%;二产44.44亿元,增长18%;三产29.24亿元,增长16.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8∶50∶34.2调整为14∶51.9∶34.1二、与上位规划衔接(一)与《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衔接《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目前正处于调整修编中,因此本规划将《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作为衔接对象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根据《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为了节约用地、集约用地,规划城乡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逐年下降,2020年控制在人均122m2以内其中,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 m2以内,县城及其以下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 m2以内;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40 m2以内。

城镇等级结构:江西省规划的五级城镇等级体系中乐平市处于二级二类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远期为30万人左右发展策略定位:根据江西城镇发展特点和城镇空间演化趋势,全省将以中心城市为节点、现代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一核(南昌都市区)二轴(京九线和浙赣线城镇发展主轴)、三片(赣北东城镇群片、赣西城镇密集带片、赣中南点轴城镇片)、六个城市分区(昌九景、上鹰、新宜萍、吉安、赣州、抚州)和多中心的总体布局框架其中,乐平市位于昌九景区内充分利用毗临长江、邻近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发挥南昌省会城市的主导作用,加强与邻省邻近城市的合理分工与协作,以京九铁路和昌九、九景高速公路为发展主轴线,重点发展信息网络、新医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及汽车、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化工、纺织、服装等工业和以生产服务、旅游服务、高等教育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昌九景城市密集带,使之成为全省重要的增长极核丰城、高安、瑞昌、乐平四市具有交通和资源优势,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应积极培育使之成为区内新兴中心,规划期内,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0万人左右二)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衔接以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四大区域节点,以环湖交通干线为纽带,形成包括抚州在内的南昌一小时经济圈、九江沿江城镇带两大城镇组团。

加强与邻省邻近城市的合理分工与协作,重点发展信息网络、新医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及汽车、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化工、纺织、服装等工业和以生产服务、旅游服务、高等教育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对景德镇市定位:努力打造赣东北工业重镇,做大旅游产业,建设现代瓷都和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城市到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55万人以上到2010年底,各设区市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对乐平市定位: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二分之一的县城(含县级市)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到2012年,三分之二设区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五分之四的县城(含县级市)达到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 (三)与《景德镇市总体规划(2006~2020)》的衔接对乐平市城镇职能等级定位:乐平市属于景德镇市域二级中心城区;城镇等级规模定位:乐平市为景德镇市域Ⅱ级人口20-50万人空间结构定位:景德镇城区犹如一个大功率的发动机,乐平和浮梁将成为南北两翼,形成一核两翼、比翼双飞之势 三、上版乐平市总体规划评价与解读(一)上版乐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综述1、规划期限:近期:2003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20年;2、城市性质: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西省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商贸重镇,景德镇市的经济次中心,环境优美的花园式中等城市。

3、人口规模:2005年末城市人口规模为18万人;2020年末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4、用地规模:2000年18.38平方公里,2015年31.44平方公里5、总体布局:(1)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概况为“一城二园”,一城:指依托建成区拓展的江北主城;二园:指江北新建高农业科技园和江南塔山工业园的两个城市组团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本规划以“主城+组团”的形式构筑了“一城二园”的结构形式同时依托206国道、乐德省道新线,同时在主城与城市组团之间规划快速干道,构筑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使他们形成城市有机整体其中主城功能分区结构概况为“一城六片、三横四纵、三主四次“,一城六片是指主城为六个片区组成,即为乐港片区、后港片区、老城片区、大连片区、东湖片区、接渡片区;三横四纵:是指依托南北向的安平路、洎阳路、民电路、东风路(原名威海路)、湖滨路拓展形成五条纵向城市发展主轴,依托东西向的一号路、人民路、迎宾路拓展形成三条横向城市发展主轴;“三主四次”是指三个市级城市中心和四个片区级城市次中心二)上版乐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实施评价规划一直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引导着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