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审计工作底稿子编制要求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50KB
约14页
文档ID:473258510
审计工作底稿子编制要求_第1页
1/14

word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了解:按照审计准如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X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与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2.1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通常包括:(1)审计业务约定书(2)总体审计策略与审计总结(3)具体审计计划(4)程序表(5)客户填报明细表与提供的未审财务报表、审计报告(6)审定表(7)调查访谈问询表或记录(8)分析表与分析程序,如交易和余额分析,重要比率和趋势分析等(9)核对与计算表(10)抽样检查表(11)询证函回函客户声明或说明(12)观察与监盘或抽盘记录(13)问题讨论与沟通(14)咨询记录(15)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函件(16)客户文件记录摘要与复印件〔如合同协议等〕,这些文件包括:企业法律和组织结构信息,重要的法律文件、协议和会议纪要等(17)项目组与所内部审批文件(18)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的过程记录,如对执行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X围和结果的记录;由其他审计师审计的对财务报表组成局部所执行的记录;同其他审计师、专家和其他第三方交流的记录等(19)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关于了解会计和内控系统的证据、重要审计领域审计结论(20)其他有助于形成审计结论的资料 本底稿包括的审计程序系标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经理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裁剪审计程序表,审计助理人员根据裁剪后的审计程序表实施审计程序,即不需要实施的审计程序应当删除,追加的审计程序应当补充至程序表中。

如何选择实施审计程序非常重要,总体原如此是质量与效率并重,即执行的程序恰到好处,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能够支持审计结论的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程序表中列举的程序执行的详略程度取决于:——风险评估结果——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明细表系会计科目审计的总导引底稿,由被审计单位提供,地位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明细表尽可能填列详细些对于客户已经编制了明细表的,取得项目经理分拆的本科目明细表,并转换为底稿版;对于客户未编制明细表的,按照项目经理下发的模板填写各科目明细表本所“企业填报明细表〞单列于工作底稿中,便于审计人员进场前或进场后将该空白明细表提供给审计客户,由被审计单位填报,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1)未审数:未审数应确保与被审计单位最终提供的已盖章未审报表数据相一致2)调整数: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如客户已确定是否调整,如此应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在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前,客户尚未确定是否调整,如此应先假设客户同意调整,再将调整情况写到调整数当中如底稿编制人移交底稿至项目经理后,客户不同意进展调整,应修改相关底稿,以与最终审定报表一致。

3)审定数:根据未审数、调整数确实定而确定4)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事项:即审计调整分录过入,并简要说明错报调整的原因5)审计结论: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对某一审计事项所作的专业判断就内部控制测试而言,审计结论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是否有效,以与是否对其依赖程度的判断;就实质性测试而言,审计结论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认定层次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所作的判断审计结论应当使用专业术语,例如:①经审计,未发现重大异常情况②或者,上述发现的问题涉与金额较小且低于 SAD,对审计结果无重大影响除上述问题未发现其他重大异常情况③或者,除上述问题需进展相应调整外或除上述程序无法执行外,未发现其他重大异常情况下面是审计结论的示例:示例1:控制测试审计目标:测试报告期内以下控制运行是否有效采用审计抽样检查销售合同是否经过批准,签订人是否经过授权,即在权限列表之内,对于超出一定金额的销售合同,是否经由上一级授权人员批准审计过程:略审计结论:没有发现销售合同未经管理层适当批准的情况,报告期内该项控制运行有效示例2:细节测试审计目标:测试应收账款的存在与计价和分摊选取单项应收账款余额超过XX元的项目进展函证,对于收到的回函,检查对方确认金额是否与账面金额一致;如果有不符事项,分析产生不符事项的原因,考虑该事项是否构成错报与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审计过程:略审计结论:测试结果没有发现误差,基于以上获取的审计证据,应收账款的存在与计价和分摊认定没有重大错报示例3:实质性分析程序审计目标:分析应收账款实际周转情况,考虑坏账准备计提和分摊审计过程:略审计结论:基于以上分析,应收账款的实际周转情况与预期数据之间没有重大异常情况即财务报表的编制单位,假设财务报表编制单位为某一集团的下属公司,如此应同时写明下属公司的名称,被审计单位名称可以简称本所底稿中均有“表头信息设定〞,被审计单位名称等规定底稿要素信息将自动至该审计项目底稿指某一资产负债类项目的报告时点,或某一损益类项目的报告期间例如:审计人员负责审计20X5年度财务报表,如此资产负债类项目审计时点为:20X5年12月31日,损益类项目审计期间为20X5年1-12月〔或20X5年度〕审计人员应当在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名和签署日期,各级复核人员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名和签署日期签名可用简签、缩写,但应当前后保持一致假设有多级复核,每级复核者均应签名和签署日期审计人员〔含复核人员〕应当在每一X审计工作底稿中签字,包括被审计单位或其他第三者提供货编制的工作底稿如为多页同一个文件,只需在第一页签字即可,但该文件应当连续编号。

审计工作底稿中编制人、复核人、审批人等签署名章,以明确各自完成的任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系工作底稿的重要组成局部此外,有的底稿还需要客户、咨询人员等项目组外的相关人员签名签名不得代签,也不得使用签名章,重要签名应当手签1)项目经理与以下人员签名:可自动生成或计算机打印签名(2)部门经理:亲笔签名(3)项目合伙人:亲笔签名(4)项目组外人员〔独立复核人、风险委员会成员、主任会计师等〕:亲笔签名(1)监盘表〔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监盘人员亲笔签名(2)非邮寄式函证:亲笔签名(3)项目组讨论记录:参与人员亲笔签名(4)重要项目访谈问询:访谈人员亲笔签名(5)重要项目复函〔如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集团组成局部审计〕:责任人亲自签名(6)与管理层、独立董事等沟通:参与人员亲笔签名(7)发文稿纸:相关人员亲笔签名(8)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亲笔签名(9)反响意见、声明与承诺:相关人员亲笔签名(10)监管部门调查笔录:被调查人亲笔签名资产盘点人员:亲笔签名非邮寄式函证陪同人员:亲笔签名咨询:被咨询人亲笔签名与管理层、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等沟通:相关人员亲笔签名管理层声明书:亲笔签名,或加盖名章均可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应当表现审计实施的先后顺序,不当的日期可能反映出审计思路的混乱,或者逻辑颠倒,不符合审计应当按照一定的先后逻辑顺序开展工作的要求。

例如,审计业务约定书签署时间晚于审计开始日、管理层声明书早于审计报告签署日等均不恰当下面是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先后顺序示例:序号审计程序与内容底稿编制时间底稿常见错误1被审计单位业务环境、诚信调查,本所职业道德情况调查等2015/2-10至122业务承接或保持评价表2015-2-12项目合伙人签字时间在调查阶段之前,编制日期晚于该项目预审开始日期3业务约定书2015-2-13签订日期晚于项目进点时间4独立性声明2015-2-14在项目构成人员审批之前;签署日期晚于项目审计开始日期5总体审计策略2015-2-15编制日期早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签署日期、晚于审计开始日期6具体审计计划2015-2-15计划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不一致,审计计划也未修改7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含控制测试〕、未申财务报表分析2015-2-16至18晚于风险评估、控制测试8一般风险评估汇总表2015-2-18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9特别风险评估2015-2-19至20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10特别风险评估汇总表2015-2-20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11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应对、实质性程序计划矩阵、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2015-2-21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早于一般风险评估和特别风险评估12控制测试2015-2-22至25早于了解内部控制13实质性测试2015-2-26至3-5早于控制测试14其他项目2015-3-6至715错报汇总表2015-3-816试算平衡表与调整分录2015-3-817已审财务报表分析2015-3-818与治理层、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沟通2015-3-919管理层声明2015-3-9晚于审计报告日20审计总结2015-3-9在项目复核之前21项目经理复核意见2015-3-1022部门经理复核意见2015-3-1123项目合伙人复核、独立复核意见2015-3-12至1324项目整改回复2015-3-14至15在项目复核之前25审计报告2015-3-16 审计目标是经过审计后所要达到的目的,得出审计结论,而审计程序如此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具体措施。

即审计人员的审计轨迹与专业判断的记录审计人员应将其实施审计而达到审计目标的过程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记录应当:(1)审计记录应简洁、准确、完整,着重表现审计过程与专业判断;(2)对所获取的资料应记录来源,例如数据来自账簿、合同等,事实来自其他文件等审计工作底稿中由被审计单位、其他第三者提供代为编制的资料,审计人员应将审计轨迹连同专业判断记录于审计底稿中;(3)在审核抽查时应对选择的资料与选择方法进展记录;(4)审计工作底稿应预留一定空间以便复核与根据复核意见进展补充对于如下事项记录,对于形成审计证据和支持审计结论非常重要:(1)记录重大事项与相关重大职业判断在某些例外情况下,如果在审计报告日后实施了新的或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者得出新的结论我们应当记录的重大事项通常包括:——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明确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形,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情形; ——导致我们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可能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涉与重大职业判断时,需要编制与运用职业判断相关的工作底稿,例如:如果审计准如此要求我们“应当考虑〞某些信息或因素,并且这种考虑在特定业务情况下是重要的,记录审计人员得出结论的理由;〔2〕记录审计人员对某些方面主观判断的合理性〔如某些重大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得出结论的根底;〔3〕如果针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导致其对某些文件记录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的情况实施了进一步调查〔如适当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实施函证程序〕,记录对这些文件真实性得出结论的根底。

2)记录与管理层、治理层与其他人员就重大事项进展的讨论审计人员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